天天看點

烏梅丸化裁治療腰椎骨質增生(一)

烏梅丸最早記載于東漢時期著名醫家張仲景所著《傷寒論·辯厥陰病脈證并治》篇,由烏梅、細辛、幹姜、黃連、黃柏、人參、花椒、桂枝、附子、當歸組成,具有清熱祛寒,益氣補血,安蛔止痛之功。主治蛔厥,兼治久痢。因烏梅丸治療蛔厥療效确切,後世奉為治蛔之祖方。

晉朝。王叔和所編排和整理的《傷寒論》裡的厥陰病篇,是将烏梅丸作為治療厥陰病首要藥方。

唐朝。孫思邈将《傷寒論》的部分内容,記載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卷九與卷十。他指出瘧疾所引發的肝病,将使病患蒼蒼然,常太息,狀态看似将死,就得服用烏梅丸。

宋朝。許叔微《傷寒百證歌》卷四,第七十四證,蛔厥歌,記載“胃冷仍加發汗重,因成蛔厥吐長蟲,病原本屬厥陰證,宜用烏梅與理中。”

烏梅丸化裁治療腰椎骨質增生(一)

清朝。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中記載,靈活化載烏梅丸,廣泛用于肝胃不和,胃陽衰弱,肝風内動以及厥陰病寒熱錯雜和暑熱傷陰所緻之嘔吐、胃痛、洩瀉、痢疾、久瘧、痞證、蛔厥、消渴以及暑熱傷陰等病證。

一女63歲,發病節氣:處暑,運氣特點:壬寅年,不運太過,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四之氣,主氣太陰濕土,客氣陽明燥金。主訴:反複腰痛伴雙下肢疼痛、麻木1年餘,加重2周。CT提示腰椎骨質增生;腰5/骶1椎間盤變性;腰1/2、2/3、3/4、4/5,腰5/骶1椎間盤膨出,繼發椎管狹窄;腰4椎體向後Ⅰ度滑脫(假性滑脫);腰1、2椎體上緣及腰3椎體上下緣許莫氏結節;腰1/2前縱韌帶局限鈣化。

近2周患者腰痛伴雙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發作頻繁且加重,嚴重影響生活和休息,伴胸悶、口幹、惡風、怕冷等不适。服用中藥治療後,症狀仍反複發作,遂來診。刻下:神志清楚,精神可,腰痛伴雙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部位以雙下肢後側、足背為主,行走、夜間及翻身時加重,平卧休息後可減輕,時有胸悶,口幹不欲飲水,夜間口幹明顯,喜冷飲,惡風,寒冷熱氣不能受,上腹部脹滿,腹冷,煩躁,無胸腹痛,無嗳氣,無反酸,無頭暈,無頭痛,無心悸,納可,眠一般,大便2日一行,幹結,夜尿1~2次。舌淡,苔白膩水滑,脈沉細弦。

診斷:痹證(厥陰證)。

治法:溫阖厥陰,燮理陰陽,順調陰陽。

方用烏梅丸改湯化裁:烏梅30g,熟附子6g,細辛6g,黃連10g,黃柏6g,花椒4g,幹姜10g,當歸4g,黨參6g,桂枝6g,赤芍12g,茯苓15g。2劑,每日1劑,加米醋60ml、大米50g同煎,加水1000ml,煮取300ml,去滓,兌入50ml蜂蜜混勻,分2次溫服。

烏梅丸化裁治療腰椎骨質增生(一)

二診:神志清楚,精神可,腰痛及雙下肢疼痛麻木明顯緩解,夜間口幹減輕,喜冷飲,惡風,怕冷怕熱,無上腹脹滿,納眠好轉,夜尿2次,大便未解。舌淡轉淡紅,苔白膩水滑減輕,脈沉細弦。守方3劑續進,靜待機轉,陰證出陽。

三診:患者神清,精神佳,腰痛及雙下肢疼痛麻木完全緩解,納眠可,夜尿2次,大便調。舌淡紅,苔薄白膩,脈沉細弦。守方7劑。

四診:患者出現晨起口幹口苦,少許惡風寒,腹冷,無腰痛等不适,大便質稀爛,每日2~3次,小便調。舌淡紅,苔薄白膩,脈浮細弦。治以樞少陽、運太陰、開太陽。方用柴胡桂枝幹姜湯:柴胡40g,桂枝15g,天花粉20g,幹姜10g,煅牡蛎10g,黃芩15g,炙甘草10g。2劑,以水800ml,煮取400ml,去滓,再煎取200ml,分2次溫服。“虛則厥陰,實則少陽”,服藥後,考慮裡邪出表,陰證轉陽,邪欲從少陽樞轉而出,靜待機轉太陽。

烏梅丸化裁治療腰椎骨質增生(一)

五診:服藥後,患者出現雙下肢後側、足背疼痛明顯,惡風寒,無腹冷腰痛等特殊不适。舌淡紅,苔薄白膩,脈浮細,右寸浮滑稍大。治以開太陽、降相火。方用桂枝加葛根東加味:桂枝30g,赤芍30,葛根40g,生姜30g,大棗30g,黃芩30g,炙甘草20g。3劑,加水1000ml,煮取300ml,分2次溫服(9點至15點間),藥後法如桂枝湯将息,加服熱粥。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考慮服藥後裡邪繼續外透出表,病在太陽,可汗而解之,同時兼顧目前相火不降的運氣特點。

患者經過辨證治療,腰痛、下肢疼痛、麻木、腹冷等症狀均消失,随訪半年,無特殊不适,生活起居正常,腰痛、下肢痛等不适未再發作。

按 患者年過六旬,髒腑功能虧虛,腰部經絡失養,氣血不榮,久之氣機不暢,局部氣滞血瘀,故見腰腿部麻痹。胸中陽氣不得舒張,故見胸悶;太陰裡虛寒,故見腹冷;太陰裡虛,津液不能上承,故見口幹;痰飲内停,故不欲飲;裡陽虛,内有虛熱,故見喜冷飲、煩躁、寒冷熱氣不能受等;裡虛導緻表衛不固,故見惡風怕冷;腹部脹滿,大便幹結為太陰不運,陽明燥結之象。舌淡,苔白膩水滑,脈沉細故為裡虛寒伴水飲之象。綜上所述,本病病機為兩本虧虛,痰飲内生,中焦虛寒,虛熱内擾,厥陰失阖,寒熱錯雜。病位在腰背部,病性屬寒熱錯雜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