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存量隐性債務、支援樓市止跌回穩、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支援國有大行增資……在10月12日的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财政部部長藍佛安與三位财政部副部長現場公布的一攬子增量财政政策針對目前經濟運作堵點,圍繞穩增長、擴内需、化風險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受訪專家認為,一攬子增量财政政策既利當下又利長遠。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依然保留了較大的增量政策空間,提到中央财政還有較大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同時明确更多政策工具正在研究中。今明兩年,财政部有望集中推出一批條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深化财稅體制改革舉措。
隐債置換力度加大
特殊再融資債規模或超去年
在每年安排一定規模新增專項債限額用于支援化解存量政府投資項目債務之外,财政部将出台近年來最大力度化債舉措——拟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存量隐性債務。
作為一攬子化債方案的其中一項舉措,債務置換重在以“時間換空間”,即由高息的、剩餘期限較短的債務轉化為低息的、剩餘期限較長的債務,進而盡快緩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藍佛安在釋出會上表示,較大規模隐債置換将大大減輕地方化債壓力,可以騰出更多的資源發展經濟,提振經營主體信心,鞏固基層“三保”。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認為,用于償還“存量隐性債務”的地方政府再融資債券(下稱“特殊再融資債”)有助于剝離城投公司的曆史債務包袱,使其輕裝上陣,加快城投轉型的步伐。同時,相較于隐蔽性較強、管理難度更大、融資成本更高的隐性債務而言,将其置換成地方政府債券後,實際地方債務風險是降低的。
過去一年,地方政府累計發行特殊再融資債約1.39萬億元。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随着本輪一攬子增量财政政策出台,2024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将從目前46.79萬億元的規模水準進一步上調,進而支援四季度地方政府發行較大規模的特殊再融資債,發行規模有望超過去年。
促進樓市“去庫存”
取消“豪宅稅”或在路上
在支援推動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方面,增量财政政策為地方政府回收閑置存量土地、收購存量商品房引入增量資金,支援保障性住房供給。
土地儲備曾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主要投向領域。财政部于2017年起啟動發行土儲專項債,用于支援地方政府依法收購、置換、回收等方式取得土地,進行前期開發、儲存以備供應土地,但2019年9月後土儲專項債暫停發放。天風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孫彬彬此前在研報中指出,随着地産政策進一步優化調整,對于土儲專項債的限制性前提本身已不存在。重新開機土儲專項債可以緩解地方政府資金壓力,推動土地收入加快回籠。
本輪增量财政政策允許專項債用于土地儲備重在“閑置未開發土地”。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向證券時報記者指出,該舉措主要是考慮到目前各地閑置未開發的土地相對較多,有助于加快閑置存量土地的收回收購節奏,促進市場“去庫存”,推動房地産市場供需平衡。
在此前中國人民銀行推出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用于已建成未售商品房後,本次财政部引入專項債資金支援收購存量商品房,同時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也将有所側重。陳文靜表示,此舉有望加大已建待售存量商品房的去化力度,進一步促進房地産市場供需平衡。
此外,财政部副部長廖岷在釋出會上透露“目前正在抓緊研究明确與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準相銜接的增值稅、土地增值稅政策”同樣引發房地産業内人士廣泛關注,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此舉釋放出“豪宅稅”相關細項有望逐漸取消的信号。
中央财經大學财政稅務學院副教授孫鲲鵬對證券時報記者說,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差別主要包括面積和容積率等因素,兩者在增值稅上的稅負差異較大。是以此次政策研究方向或有助于降低非普通住宅大戶型的交易稅負。
更大力度支援基本民生保障
加大民生保障尤其是更大力度支援學生群體是本輪一攬子增量财政政策中的重要一環。不論是國家獎學金獎勵名額翻倍,還是提高本專科生獎學金獎勵标準、提高本專科生國家助學金資助标準等,均展現出财政部不斷完善覆寫全學段學生資助體系,持續加大投入力度的決心。
藍佛安在釋出會上強調,做好基層“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工作,是保障人民群衆切身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财政的基本職能。目前基層“三保”呈現總體平穩、局部偏緊的态勢。局部地區“三保”壓力增大,主要是受财政收入增長放緩、土地出讓收入下滑以及地方政府債務負擔等影響。
他還表示,較大規模增加債務額度,支援地方化解隐性債務,地方可以騰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間來促發展、保民生。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近年來大陸政府投資回報率出現減弱态勢,财政支出重點由基建投資向民生的轉變有助于财政提質增效,提升市場信心,促進短期增長,也将改善人力資本,提升中長期增長。
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教授曲紹衛認為,推進教育公平一直是中國政府長期堅持的基本教育政策,不斷豐富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内容和路徑,有效提高了學生資助工作的力度、深度和效度,進而極大促進了中國不同學段教育公平的實作。
加強财政貨币政策協同
提升國有大行經營能力
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是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也是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近日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在國新辦釋出會上宣布“國家計劃對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加核心一級資本”後,部分市場機構就曾預測财政部将發行特别國債支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曆史上,财政部曾于1998年向國有四大行定向發行2700億元特别國債注資。
王青預計,本次用于補充國有大行核心一級資本的特别國債規模有可能達到1萬億左右。随着特别國債發行,四季度新增人民币貸款将扭轉此前較大幅度同比少增狀态,恢複同比多增态勢。
“通過這一舉措,可以提升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廖岷在釋出會上介紹,目前,相關工作已經啟動,财政部正等待各家銀行送出資本補充具體方案。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章俊在研報中指出,結合目前财政、貨币協同政策機制和銀行補充商業銀行資本金情況來看,未來應該是财政、貨币、金融三方合力化債。商業銀行的資本金充足也有利于未來其他增量财政工具(如提高赤字)順利落地,幫助打通财政、貨币協調配合的“任督二脈”。
(來源:證券時報)
風險提示:本資訊僅用于鵬華基金投資者教育宣傳。本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資訊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資訊做出決策。我們力求本材料資訊準确可靠,但對這些資訊的準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資訊而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