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敏
近年來,随着單親家庭的增加,人們對單親子女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但就目前而言,研究似乎顯示出一種明顯的傾向,即誇大單親兒童的"問題",甚至将單親家庭的孩子描述為一無所有。有人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冷漠,溝通傾向被動,溝通心理異常,了解和接受程度低,溝通水準低,溝通缺乏溝通、協作能力,社會發展較差"。有人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情緒不穩定,喜怒無常,......品質差,表現為在學習和做事上缺乏自我意識和獨立性,行為松散、固執、無法控制、放蕩不羁",甚至說自己"辨識事物的能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等方面的認知能力較差"。大多數人不關心集體,不愛參加集體活動,不愛溝通,更是孤立、冷漠,"不尊重老師,欺負學生,撒謊和欺騙,不接受紀律"。"想想單親家庭的孩子"在性格發展中的缺陷主要表現為自卑、孤立、自控力差、意志薄弱、喜歡撒謊、欺騙、冷漠、焦慮等。一些研究人員将單親家庭的兒童與犯罪聯系起來,得出的結論是"問題青少年大多來自單親家庭","家庭破裂與青少年犯罪有直接的因果關系"。有人說:"調查顯示,80%失去雙足的年輕人來自單親家庭",而另一些人則說:"'問題青少年'中有90%來自單親家庭:在超年輕犯罪的情況下,90%的單親家庭的孩子是孩子。在采訪中,有研究者談到"如何避免單親孩子的人格缺陷",看來單親家庭的孩子一定有"人格缺陷"。
雖然這些"研究成果"意在"對孩子有好處",但其客觀效果是要對單親家庭的孩子産生負面影響。如果有些學校拒絕接受自己家庭的孩子,理由是"在現實生活中,80%的'問題學生'是單親家庭的孩子",《華西都市報》不斷報道"四川一所外國華語學校拒絕了離婚學生,并要求所有在校學生的父母和學校簽訂學生不能離婚的協定, 比如家長離婚,學生必須轉學",引起了全國數十家媒體的關注。
是以,有必要重新審視單親家庭子女的教育情況。我們發現,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複雜多方面的,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單親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也就是說,單親家庭有其教育優勢。
中外古今教育史表明,單親家庭子女的成功是曆史上不容忽視的現象。換句話說,要讓孩子變得有才華,單親家庭不僅有消極因素,也有積極因素。
在我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教育現象,就是喪偶的母親要撫養孤兒,也就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成為人才。單親家庭的優秀人物至少有:孔子(2歲父親)、孟子(早期父親)、張恒(早期父親)、王沖(年輕父親)、于康(早期父親)、陶淵明(7歲父親)、禅宗族長惠能(2歲父親兼嶽父)、(2歲父親14歲嶽父)、韓宇(2歲嶽父)、歐陽秀(早期嶽父)、 周敦軒(年輕的嶽父)、範忠敦(兩歲的失父)成吉思汗(兩歲失父)現在是當代作家,來自單親家庭,如魯迅、胡石、于大福、巴金、老舍、毛敦、丁玲、田涵、夏岩、沙田、陰陰、魯羽等,錢牧,都是從年輕的父親、寡婦拉大。小紅是一個七歲的母親,爺爺把她撫養長大,朱翔從兒時父母去世,由弟弟撫養長大,馮到九歲媽媽,小軍七個月喪親媽媽,吃百奶長大。
外國也是如此:蘇庫馬蘭、穆罕默德、耶稣、亞裡士多德、哥白尼(10歲父親)、牛頓(幸存者)、馬丁·路德(早期父親)、麥克斯韋(9歲父親)、叔本華(17歲父親)、拜倫(三歲父親到喪親之痛))、安徒生(早期父親)、格林兄弟(早期父親)、馬克·吐溫(12歲喪親之痛)、愛默生(童年父親)、莫波桑(10歲的父母已婚,母親陪同), 尼采(早期的父親),紀德(11歲的父親),霍桑(早期的父親和兩個孩子的父親),高爾基(4歲的兩個孩子的父親),卓别林(一歲的父母離婚),門捷列夫(13歲的父親喪親之痛),加缪(一個孩子的父親),薩特(兩個孩子的父親),川口(兩個孩子的父親,3歲的鳏夫)和大川賢三(九個孩子的父親)。
這告訴我們,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不一定是"問題青少年",甚至像今天一些研究人員所認為的那樣是罪犯,但有許多傑出的孩子。對他們來說,單親家庭發揮着積極的作用,是他們成功的積極因素。
單親家庭的教育優勢,首先在于這樣的家庭讓孩子從小就面對逆境,在逆境中長大。
生活既有好的時候,也有壞的時候。一般來說,好時光意味着幸福,逆境意味着不幸甚至痛苦。但就人類的成長和發展而言,好時光和逆境其實有其自身的意義。甚至可以說,人的許多品質在逆境中更容易形成。比如朱格良,人們都知道"朱歌人生隻有謹慎",當然,他不僅謹慎,而且有着非凡的毅力和自制力。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性格特征?有研究者認為,這與他的生活經曆有關。朱格良早年失去了母父,正是在面對人生的逆境中,形成了謹慎的性格。同時,對于一個家族權力可以依靠他的年輕人來說,很難在一夜之間完成他的職業生涯,這就需要他有非凡的毅力和自制力。
現代各個領域的人才往往都是如此。也就是說,他們為了自己的成功而形成自己的品質,不是在順境中,而是在逆境中。
根據相關資料,美國資本主義的早期發展,相當數量的富人,即來自單親家庭。香港十大最富有的人,也是童年時就多為貧困家庭,從小就喪父離異的父母并不缺乏。他們童年的生活環境,客觀地形成了他們自我推銷的性格。因為沒有人可以依靠,早期形成自力更生、獨立的意識。比如李嘉誠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家庭貧苦,母親早年貪得無比,包括辛苦打工辦家務,在家撫養孩子。在母親的教育下,他培養了勤奮、自我完善、堅持不懈的品質。這是他未來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曾憲玄與李嘉誠相似,李嘉誠也早年喪父,形成了一個吃苦耐勞、吃苦耐勞的性格。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也是一位13歲的父親。
政治也是如此。例如,林肯總統失去了他的母親,他的父親是伐木勞工,他貧窮的家庭沒有給他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但他自學成為美國曆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
溫斯頓·丘吉爾曾經說過:"名人通常是童年不幸的産物。在沒有堅持不懈地堅持目标和無情的先天智慧的情況下,宏偉是很少實作的,對于這種承諾和智慧,強烈的抑郁,悲傷的不幸,對童年環境的蔑視和蔑視是必要的。"他主要指的是政治家。丘吉爾本人出生在一個不尋常的家庭:他的母親第一次再婚,他的繼父隻比丘吉爾大兩周;
一項研究發現,多達61%的英國首相在童年時期曾因父母一方去世而痛苦,導緻人們相信童年時期缺乏"正常感覺"會刺激不同尋常的野心的增長,或者在某種意義上,刺激其原因。在家庭圈子裡被剝奪愛心的兒童有權追求公權力和恩惠。
科學家的成長經曆也是如此。一些研究人員随機選擇了96名科學家,然後對他們進行了檢查:那些在童年時期失去親人的人和那些在成年後失去親人的人。結果,39.6%的科學家在童年時期(15歲之前)至少失去了一位父親或母親。著名的美籍華裔學者、數學家邱承軒也是早年失去父親的父親,家庭貧窮,但他努力學習,後來被陳先生關注,被研究所學生錄取。在陳的指導下,他僅用了2年時間就獲得了博士學位。他在25歲時擔任副教授,28歲時成為正教授。他後來成為斯坦福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進階學術研究所的終身教授。
許多大教育家都有糟糕的童年經曆。例如,瑞士偉大的教育家Jostelozzi在5歲時失去了父親,并在母親的照顧下長大。德國教育家弗魯佩爾在母親不到一歲時去世,父親再婚,但他沒有繼母的愛。日本政治家和教育家福澤來自一個單親家庭。由于家庭貧困,母親無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他直到十四五歲才進村。日本教育家小原的母親在11歲時因過度勞累而去世,他的父親在兩年後去世。現代中國教育家陳鶴琴6歲喪父,8歲入民校,15歲時由姐夫資助在杭州玉蘭中學。氣功1歲時失去了父親,10歲時失去了曾祖父。他曾經形容自己是一個"高中生,一個副教授",他自學了在逆境中成為一個有才華的人。
單親家庭環境有助于孩子形成一定的特殊心理素質。
我們發現,在文學藝術活動領域有不少單親家庭。今天,香港和台灣文藝界的許多明星都來自單親家庭。比如張伯志和梁榮琦在國小時父母離婚。李薇是最後一個孩子,小亞軒在幼稚園時父母離婚。張萬宇, 關林, 梁超偉, 周星馳, 尹靜, 範曉軒...它也來自破碎的家庭。還有,燕成旭、周玉敏、朱曉天和吳建浩這四位帥氣的F4,其實都是單親家庭長大的。
在外國文學史上,但丁、博加丘、莫裡哀、斯特林堡等都來自破碎的家庭。左拉七歲時失去了父親,莫波桑的父母在孩提時代就分居了,托爾斯泰的母親在一歲時去世,父親在九歲時去世。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母親英年早逝,由祖父撫養長大。蘇裡科夫11歲的父親去世了。利維坦的父母在十幾歲時就去世了。拜倫在三歲時失去了父親。馬克吐溫的童年父親去世了。安德森在11歲時失去了父親。格蕾特·嘉寶在14歲時失去了父親。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在3歲時失去了父親,在12歲時失去了母親。日本的卓别林、鄧肯、索菲亞·羅蘭和山口由紀都來自單親家庭。
研究人員對20世紀偉人的發現表明,家庭創傷在作家、畫家、音樂家和演員中比在那些成為科學家、實體學家和政治領袖的人中更常見。89%的小說家和劇作家,83%的詩人和70%的藝術家都有艱難的童年,而科學家的這一比例為56%。在比較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和文學獎獲得者時,可以發現類似的差異,他們更多地來自不穩定的家庭環境。文學獎獲得者在童年時期喪親的可能性是科學獎獲得者的八倍。
為什麼在文藝圈,單親子女的"成功率"如此之高?恐怕重要的是要考慮到單親家庭有一些有利于藝術家成長的因素。
一是家庭提倡敏感氣質,這正是藝術活動所需要的。許多單親家庭的孩子在童年時沒有父親,這些孩子遭受了很多痛苦,這使得他們幼小的心靈更加細膩和敏感。在研究單親家庭時,許多人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很敏感,并認為這是單親家庭孩子的一個缺陷。但在實踐中,敏感性并不是一個缺點。對于某些領域的工作來說,這是一種優勢,甚至是一種要求。
其次,單親家庭中,孩子往往要早日獨立,走向社會,因而有豐富的生活經驗。例如,美國作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他在十二歲時流浪,獨自謀生,曾經在密西西比河上當過水手和航海家,有很多社會經曆。高爾基尤其如此。他把下層階級的鬥争看成是他自己的"大學"。自然,這不僅是豐富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們對生活有了更深層次的體驗。比如魯迅十幾歲的父親因病去世,家庭陷入困境,後來他在《尖叫的自我秩序》中說:"誰從小康家庭跌入困境,我以為這樣,我大概能看到世界的真面目。
許多藝術家和作家都有不正常的童年,父母的早逝與此有關。如果韓宇,他的哥哥比他大三十多歲,他們就不會生母親,他的父親在他三歲時就去世了。白居儀的父親比母親大26歲。然後他的母親患上了精神疾病。歐陽秀的父親比母親大二十九歲,五歲的父親去世。明朝的徐文昌也是如此。他比哥哥徐淮小33歲,比二哥小20歲。他是父親最大的孩子,在家庭最富有的時期,他生來就是小康的待遇。但他剛過了一百天,父親因年老病去世,徐的家務由徐文的婆婆主持。他10歲的時候,因為哥哥徐淮在生意上丢了錢,苗夫人把徐文的親生母親送出了家門。不難想象,上述家庭孩子的内心世界一定與其他人不同。首先,這樣的經曆豐富了他們的情感,其次,他們沒有父親可以依靠,隻能靠自己的努力,來培養自我奮鬥的精神。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沒有父親,雖然缺少人生導師,但同時,也可能讓他們不受父親思想的束縛,而在面對現實的刺激下,可能形成獨立甚至叛逆的性格特征。韓宇的獨立精神非常強大,他在《博一松》中說:"特立獨行,适合正直,不管是非,所有和傑管道的人也都有自知之明。"這正是丈夫說的。
有些家庭充滿了沖突。比如拜倫的父親約翰一生都在賭債,讓家裡不和,吵架。拜倫第一次想起的時候,他看到了家庭生活的場景,是父親追着母親,可以說,他長大後沒有父愛,沒有母愛。高爾基的情況也類似,他的父親在他五歲時去世,他的母親把他帶回祖父的喀什林家,在那裡"欺淩,欺淩和醉酒"是司空見慣的。後來,高爾基回憶起喀什林一家的生活,說這"就像一個善良而極其誠實的天才講述的悲慘童話故事"。"但家庭沖突對未來藝術家的精神成長并不完全不利。對此,法國作家莫洛亞寫道:"一個快樂的孩子以簡單明了的方式生活,接受父母的真相,但在争吵中長大的孩子卻是為了評判父母,建立對世界的想象。"
未來的藝術家在童年時期往往還有其他異常。例如,許多藝術家在童年時被寄養,這相當于失去了親人。現代詩人艾青出生後,算命先生說自己是"父母",于是被一個名叫"大妖怪"的窮女人送出家門。德國詩人海涅的境況并不富裕,年輕時他被安置在漢堡叔叔的房子裡。斯圖達早年失去了母親,當他7歲時,他的父親把他送到一個牧師家寄養。日本的Shimishi有三個姐姐,四個哥哥,家庭一直在衰落,他出生後不久,被寄養到一對貧窮的夫婦,靠賣舊家具生存。出生九個月後,由于母親精神錯亂,Mustagawa被他的叔叔Mustagawa寄養。在被叔叔接受為養子後,他改姓了慕田川。
這些單親家庭和非常正常的家庭的孩子,往往由于經濟和其他原因,沒有多少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但這對他們來說也可能有積極的一面,即使他們在幻想中被推遲了。心理學研究表明,幻想與個體的缺失有關。根據弗洛伊德的說法:"一個快樂的人從不幻想,幻想隻發生在那些願望沒有得到滿足的人身上。幻想的力量是不令人滿意的欲望,每一種幻想都是對欲望的滿足,是對不滿意的現實的糾正。""渴望...利用現在的場合,根據過去的風格設計未來的圖景。"當人們無法擺脫現實生活中的痛苦時,他們用幻想來擺脫它。藝術家的童年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由于巴爾紮克的父親比不喜歡孩子的母親大33歲,他在童年時非常孤獨,并在孤獨中發展出一種熱愛幻想的性格。馬爾克斯的兄弟姐妹隻有15歲,是以他從小就被寄養在祖父家,他養成了聽祖父故事時幻想的習慣。不難看出,這種奇特的性格特點,也有利于藝術活動。順便說一句,今天的城市家庭隻是富裕的父母,他們立即滿足了孩子的所有需求,這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人的成長需要"延遲滿足",希望的過程對孩子的精神成長是有意義的,而"缺乏"是形成人重要能力的必要條件之一,即想象力和幻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