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地方風味名優特美食展示:鎮江肴肉

作者:聽雨軒道友

肴肉是鎮江著名的傳統肉制品,久負盛名,因其肉皮色潔白,晶瑩碧透,鹵凍透明,肉色紅潤,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具有香、酥、鮮、嫩四大特點,故得名。食用時佐以鎮江香醋和姜絲,更是别有風味。

工藝流程:原料選擇及整理――腌制――煮制――壓制――成品。

配方:(以100隻豬腳膀計,每隻平均約重一公斤)食鹽13.5公斤,八角0.075公斤,姜片0.125公斤,紹酒0.25公斤,大蔥0.25公斤,明礬0.03公斤,花椒0.075公斤。

加工工藝:1.原料選擇與整理。将豬腳膀去骨,刮淨殘毛洗滌幹淨,然後置于案闆上,皮朝下,用鐵簽子在豬腳膀的瘦肉上戳小洞若幹。2.腌制。用食鹽均勻揉擦整理好的豬腳膀表皮,用鹽量占比為6.25%,務求每處都要擦到,然後将豬腳膀諜放在缸中腌制,冬季腌制需6至7天,春秋季腌制3至4天,夏天腌制6至8小時,腌制的要求是深部肌肉色澤變紅為止,出缸後用15至20度的清潔冷水浸泡2至3小時,同時刮除皮上污物,用清水洗淨。3.煮制。取清水50公斤、食鹽四公斤,明礬15至20克放入鍋中,加熱煮沸,撇去表層浮沫,使其澄清,加入黃酒、白糖,另取花椒、八角、鮮姜、蔥分别裝在兩隻紗布袋内,紮緊袋口,然後将腌好洗淨的豬腳膀放入鍋内,用竹篦蓋好,使豬腳膀全部浸沒在湯中,用旺火燒開,撇去浮在表層的泡沫,用重物壓在竹蓋上,改用小火煮,溫度保持在95度左右,時間為90分鐘,再将豬腳膀上下翻轉,重新放入鍋内再煮3至4小時,撈出香料袋,肉湯留下繼續使用。4.壓蹄。取長寬約為40公分、邊沿高4.3公分的平盤,每個盆内平放豬腳膀二支,皮朝下,每五支盆疊放在一起,上面再放空盆一隻,20分鐘後,将盆内的油鹵倒入鍋内,再用旺火把湯鹵煮沸,撇去浮油,放入清水和剩餘明礬,再煮沸,将湯鹵舀入盆中,使湯汁沒肉面,放置于陰涼處冷卻凝凍,即成晶瑩透明的淺琥珀狀水晶肴肉。

鎮江肴肉宜于現做現吃,通常配成冷盤作為佐酒佳肴,食用時一般均佐以鎮江香醋和姜絲。

關注頭條關注美食,盡享美味人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