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繼周
《紅樓夢》聞世以來,讀者無數,影響深遠,愛好者從各個方面去研究,形成了日益廣大的顯學‘’紅學‘’及其隊伍。紅樓夢的作者、版本、本事、原型、藝術、方言等等都成為紅學領域的研究方向。但從地域文化角度來觀察研究《紅樓夢》的尚不多見。筆者研讀多年,提出了《紅樓夢》的原作者可能是明末中州名士張民表(字林宗)的觀點。(見2015年7月15日《開封日報》本人著《石破天驚說紅樓》)本文試圖從《紅樓夢》裡的河洛文化角度論述該書的作者可能是中原人的概念。
凡認真仔細通讀過《紅樓夢》的,應該不難發現,書中的河洛文化元素十分豐富,貫穿始終,并且是書裡極為重要的‘’石頭故事‘’發生與發展的地域背景。研究書中的這些文化元素和資訊,對于正确解讀《紅樓夢》具有一定的意義價值,現撮要述錄于下,以就教于方家。
一、女娲補天
《紅樓夢》開篇第一回‘’甄士隐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寫道:你道此書從何而來?原來女娲氏煉石補天之時,于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娲皇氏隻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隻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衆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才,不堪入選,遂自怨自歎,日夜悲号慚愧。……一日正當嗟悼之際,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那僧便念咒書符,大展幻術,将一塊大石登時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拿……(然後攜那頑石)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去安身樂業。後有個空空道人從這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将石頭上字迹分明、編述曆曆,攜入紅塵曆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态的一段故事即《石頭記》,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
這就是作者描寫的石頭記也就是後來的《紅樓夢》的來曆,卻從女娲補天的神話開始下筆,無疑增加了書的神秘感。
衆所周知,女娲補天是個遠古時代的神話故事。神話的發生地在上古世紀的‘’中國‘’,即今天的中原地區。神話的典籍出處《山海經》、《列子》、《淮南子》等都是古代河洛文化典籍的代表性著作。《列子.湯問》:‘’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在女娲氏煉五色石以補其阙,斷鳌之足以立四極。……‘’而書的作者列子正是鄭國原圃即今天河南鄭州人,與張民表同故裡。張民表自稱原圃獵徒,其詩集就以《原圃集》命名。
《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于是女娲煉五色石以補蒼天……‘’。而民間傳說,女娲補天的地方是河南省濟源市邵原鎮,這裡至今仍可見許多五彩石,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确定為女娲補天神話之鄉。而濟源與洛陽隔河相望,也屬于河洛文化之區。
所謂的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是紅樓夢作者借助神話虛構的地名,原型地域雖難确考,但女娲補天神話的文化淵源來自于中原河洛文化,卻是不争的事實。
二、北邙山
《紅樓夢》第一回寫甄士隐抱着女兒英蓮在街上,遇一僧一道,意欲問他們來曆。隻聽道人說:‘’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幹營生去罷。三劫後,我在北邙山等你,會齊了同往太虛幻境銷号。‘’此語大有深意。試想,作者既然借道人之口說二人在北邙山會齊同往太虛幻境銷号,則作者心目中的‘’太虛幻境‘’自然距離北邙山不會太遠,當屬中原河洛地區吧。
北邙山,在現實中确有其地,即今河南省洛陽市北黃河岸邊之邙山,又叫芒山。這裡是魏晉時期許多皇帝和王侯将相的墓葬之地。唐宋以來就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之說,後來又常用來泛指墓地。其實,在《紅樓夢》裡北邙山就是墳墓的象征或代稱。在該書本回破足道人口中所念的《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句中的荒冢正是北邙山的生動注解。接着甄士隐解說好了歌,其中一句‘’昨日黃土垅頭埋白骨‘’也是這個意思。
該書第六十三回借邢蚰煙之口,說,妙玉常說,古人中自漢晉五代唐宋以來,皆無好詩,隻有兩句好:‘’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是以她自稱檻外之人,又常贊文是莊子的好,故又或稱為‘’畸人‘’。這裡的土饅頭也是荒冢的意思,或北邙山的意象。
巧合的是,張民表《答周減齋》劄中也有‘’記得前修有言,隻管嚷嚷甚磨(什麼),二十年後各各有一土饅頭在。‘’之語。似乎張氏文化對土饅頭的意象也是甚為深刻!
三、洛神
洛神即洛水(河)之神,與黃河之神(河伯)同為河洛文化中的水神,古籍多有記載。但讓洛神真正出名的,還是三國曹魏著名的文學家曹植的《洛神賦》,賦以優美的語言形象的比喻刻畫了一個永恒的洛神藝術形象。
《紅樓夢》第四十三回‘’不了情暫撮土為香‘’,寫賈寶玉到水仙庵偷祭金钗。寶玉說:這水仙庵裡面供的是洛神,故名水仙庵。殊不知古來并沒有個洛神,那是曹子建的謊話,誰知這起愚人就塑了像供着。今兒卻合我的心事,故借他一用。寶玉進去,也不拜洛神之像,卻隻管賞鑒。雖是泥塑的,卻真有‘’翩若驚鴻、婉若遊龍‘’之态,‘’荷出綠波,同映朝霞‘’之姿。寶玉不覺滴下淚來……
中國傳統文化曆來有兩大文化淵源,一是河洛文化,二是長江流域文化,兩者之間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元素符号。河洛文化裡有河神洛神,長江文化裡也有江神即江妃。
試想,如果《紅樓夢》的作者,是所謂出生于長江之畔南京的曹雪芹的話,書中所寫的水仙庵裡面供奉的水仙應該是江神,何以要把洛神供在裡邊?要知道書中神話人物的意象,都有作者的寄托在裡面。所謂以他人之酒,澆自己胸中之磊塊也。無獨有偶,張民表《原圃集》裡《松江見牡丹》詩中有句‘’休誇羅绮吳宮好,試把江妃比洛神‘’,說明洛神與江妃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是以我想,在書中念念不忘洛神的作者,也許應該是中原人或者說是河洛人吧。
四、牡丹
牡丹,作為今天洛陽的市花和代表性文化符号,是有着深厚的文化曆史淵源的。隋唐以來,洛陽就盛植牡丹,達官貴人文人雅士以植賞牡丹為尚。民間傳說,唐時武則天将牡丹仙子從西京長安,貶到東都洛陽,雖然荒誕不經,但牡丹自唐代興盛于洛陽,則是不争的事實。遍覽《全唐詩》,吟詠洛陽牡丹的詩篇比比皆是。到了宋代,洛陽牡丹又引種且興盛于汴京開封,象歐陽修這樣的文學大家還著有種植觀賞牡丹的專著《牡丹譜》。到了明代,開封周藩王府更是喜種植觀賞牡丹,不但著有《牡丹譜》,周憲王朱有燉還創作有雜劇新編《洛陽風月牡丹仙》、《天香圃牡丹品》、《十美人慶賞牡丹園》等反映牡丹題材的作品。更有意思的是,開封周王的牡丹園即以‘’天香圃‘’命名,令人想起《紅樓夢》裡的天香樓來。
牡丹的意象,在《紅樓夢》這部書裡也有直接的描寫和表現。該書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寫諸钗行酒令抽簽占花名。寶钗先抽得簽,上畫一枝牡丹,題着‘’豔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詩‘’任是無情也動人‘’。又注着此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之語。……最後林黛玉抽的芙蓉簽,題着‘’風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舊詩道是‘’莫怨東風當自嗟‘’,注雲:自飲一杯,牡丹陪飲一杯。衆人笑說:這個妙極。除了她,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
這回花簽上的詩句,都是引唐宋詩作。作者借此巧妙地把抽簽人的性格命運隐寓其中。其情節安排,誰抽何簽,誰與誰同飲,誰又陪誰等等,都是有意為之。而以有國色天香之稱的牡丹,比作大觀園裡豔冠群芳的薛寶钗,自然也不是作者的随意安排。
五、三生石
按《紅樓夢》第一回所說,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和赤瑕宮神瑛侍者,先後脫胎下世為人,引出一樁風流公案。绛珠仙草是林黛玉的前身,神瑛侍者是賈寶玉的前身,寶玉出生時口中所含靈通寶玉則是一僧一道夾帶投世的頑石蠢物的幻化。《紅樓夢》通篇故事主要就是圍繞着他(它)們之間的愛恨悲劇而曲折離奇發展的。
雖然‘’西方靈河‘’的原型有待考證,但三生石的故事确有出處。那故事起源發生地就是唐代洛陽的惠林寺。據唐代文學家袁郊(字之儀,又字子乾,蔡州郎山即今河南确山縣人)的《甘澤謠.圓觀》記載,唐洛陽惠林寺僧與皇室公卿之子李源是患難忘言之交,相處三十年,約遊蜀州。行之南浦,見有婦人在井邊汲水,圓觀望之而泣下,對李源說,其中孕婦姓王,是他托身之所。懷孕三年未分娩是因為他沒到這裡。今日既見,即命所歸。十二年後秋月夜,将托生到杭州天竺寺,與李相見。
後十二年秋八月,李源到杭赴約。見天竺寺前有牧童歌《竹枝詞》,正是圓觀模樣,即上前問詢。牧童對曰:真守信之士,然我與你殊途,慎勿相近;俗緣未盡,但願修得正果,即可相見。李源見無由叙話,望之潸然淚下。圓觀又唱着竹枝詞漸漸遠去。剛到寺前,歌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
三年後李源拜谏議大夫,又一年,身亡。
上述圓觀投胎托生的故事,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三生石雖成就于杭州天竺寺,但它的源頭在洛陽,即三生石畔舊精魂的前身圓觀是洛陽高僧。二是圓觀投胎後與李源相見相約在十二年後,而十二在紅樓夢裡是一個最神秘的數字。
這一切,也不會是偶然的。
六、潘安與子建
文學作品中的潘安,即潘嶽,是西晉著名的美男子和詩人。因字安仁,後世文人為詩詞格律和行文之便簡稱潘安,遂稱定格。子建即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魏國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能七步成詩,世稱才高八鬥。洛陽是魏晉首都,曹子建和潘嶽主要活動和影響地即在河洛地區。某種意義上說,潘安子建都是洛陽才子,文學作品中把他們二人,作為男子才高貌美的并稱,是頗有道理的。
《紅樓夢》第一回,借石頭之口告訴讀者作石頭記的初衷和作者的著述觀:‘’曆代野史……更有一種風月筆墨,其淫穢污臭,荼毒筆墨,壞人子弟,又不可勝數。若至佳人才子等書,則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終不能不涉于濫淫,以緻滿紙潘安、子建……是以我這一段故事,也不願世人稱奇道妙……亦令世人換新耳目,不比那互拉亂扯,忽離忽遇,滿紙才子淑女,子建文君,紅娘小玉等通關熟套之舊稿,我師意為如何?
第六十五回‘’尤三姐思嫁柳二郎‘’一節,寫尤三姐看到尤二姐感情不堪之狀,決心自主婚姻,道:‘’……既如今姐姐也得了好處安身,我也要自尋歸結處,方是正理。但終身大事,一生一死,非同兒戲。我如今改過守分,隻要我揀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憑你們揀擇,雖是富比石崇,才過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裡進不去,也白過了一世。‘’這段泣心之訴,真切表達了尤三姐的婚姻愛情觀,其實也是作者的真實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尤三姐口稱的三個代表性男人的著名故事,石崇鬥富、子建逞才、潘安貌美,都發生在魏晉時期的洛陽一帶。還有該書第四十三回賈寶玉在水仙庵裡面的一段高論,都讓人覺得,《紅樓夢》的作者對曆史上河洛才子在河洛地區發生的故事如此熟悉,信手拈來,多次在書中用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不會是沒有緣故的吧。
七、水月庵與蒲蘆亭
筆者提出《紅樓夢》的原創人是明代開封府中牟人張民表(字林宗),那麼,書中有沒有直接記載作者家鄉的地域文化的内容呢?答案是肯定的。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中牟名勝水月庵與蒲蘆亭。
水月庵地處中牟開封之間,西距中牟二十五裡、東距開封三十五裡的汴洛驿道旁,在今天中牟官渡鎮倉寨、韓莊和小李莊三村之間。天啟二年,開封周藩王朱恭枵為僧人淡如和尚修建。據清乾隆、同治中牟縣志記載,一日周王夜夢水月争輝,有僧來府。次日淡如至,果如夢中之僧。周王遂在淡如栖止地中牟池家墳大建叢林,名水月庵,而由淡如主持。中牟名士張民表為庵題寫匾額并撰《建立水月庵記》,天啟四年,又作《水月庵命名記》。清初順治四年,開封知府周荃(字靜香,号花溪老人,蘇州人)作《水月庵記》,并為庵施田數頃。順治七年,河南副使鄢陵人鄭二陽亦作《水月庵記》,一時水月庵名聲大噪,達官貴人名人雅士或到此遊覽停息,或來此唔僧參禅。明末清初名人,象丁耀亢、王士祯、沈荃、陳爌、許菼、張學林、談允謙、鄂順安等都在此留有詩作。這座中原名刹至到民國中期,馮玉祥督軍河南破迷信打神胎時才被拆毀。後來又被百姓重建于倉寨村,至今遺址和張民表所題石匾尚存。
在《紅樓夢》裡,水月庵又叫饅頭庵,多次作為人物場景出現。如第十五回‘’秦鲸卿得趣饅頭庵‘’,第七十七回‘’美優伶斬情歸水月‘’,第九十三回‘’水月庵掀翻水月案‘’,等等,所寫事件情節對刻畫書中人物和推演故事發現都有重要作用。
蒲蘆亭也是中牟明清時期的名勝。為萬曆年間中牟縣令南直隸臨城進士、一代廉吏喬璧星所建。亭在南湖(又叫南陂)之中,之是以命名蒲蘆亭,出自《禮記.中庸》‘’夫政也者,蒲蘆也‘’之意。這裡湖水與附近海子河、漁津渠等水域相通,水植荷花,岸列垂柳,風光宜人。邑先賢張民表與王損仲、周亮工、闵伯宗等名士常在此泛舟雅集,飲酒賦詩。張民表有别墅‘’榴園‘’也在附近,弟子周亮工曾随其在此讀書。許多外地達人名士先後慕名而來,拜訪張林宗,或在其死後追慕憑吊。葛震甫、王士祯、周亮工、喬璧星、張民表、韓荩光、曹之錦、蔡玄龍、冉觐祖等明末清初曆史人物都有詩詠。清初康熙雍正年間知縣韓荩光、魏士健等先後重修,後來才廢。周亮工《渡河望中牟讀書處》:圃田郭外葦蘆新,艇子從人泛早春。記得南陂榴園事,廿年不敢怨風塵。王士祯《蒲蘆亭》詩:南郭孤亭野水濱,菰蒲獵獵水粼粼。林宗未遠風流在,不愧名亭是墊巾。最為著名。
《紅樓夢》第五十回‘’蘆雪廣争聯即景詩 暖香塢雅制春燈謎‘’,寫諸钗從四書中制謎,相猜取樂。李纨出一謎語:一池青青草何名?湘雲猜道,這一定是蒲蘆也。也讓人相信,寫《紅樓夢》這部書的,應該是對河南開封府中牟的地理風物十分熟悉的人。
總之 ,仔細檢閱《紅樓夢》,書中有關河洛文化的的印記遠非這些。而僅就述及的這些文化符号和資訊,就已經可以讓人對這部書的作者是曹雪芹的結論産生懷疑,而相信這部奇書的作者可能是中原人的觀點了!
2020.06.15于中牟老城慕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