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经评价他“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能当得起这八个字称赞的人,我们很难想象,那个人对中国的文化界,到底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中国确实有这样一个人,他以一己之力,让中国的教育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能够不落后于西方,甚至中国之所以能够在阵痛中前行,更是离不开他的教育影响。那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到底做了什么,能让今天的我们想起来仍充满敬佩?
蔡元培,这个人的名字或许没有,鲁迅、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名字响亮,但他凭借自己的一股“执拗之力”,让北大成为了闻名中外的名校,也正是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北大学子,让他们不论是在探寻中国的出路,还是在建设新中国的时候,都能奋不顾身,毫不畏惧,勇往直前。蔡元培到底在北大做了什么?这不得不让人充满了好奇。
鸦片战争中,英国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带来了不少西洋玩意儿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思想,但软弱的清政府在面对洋人的欺辱时,不是选择奋起反抗,而是苟且求和,妄想在腐朽不堪的封建统治上,开出一朵虚伪的和平之花,京师大学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的。其在建立之初是打着为朝廷培养“新式人才”的旗号,当然也确实涌现出了一批,在当时来说是引领风潮的人物,如严复、詹天佑等。但世事变幻,清政府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慈禧太后无暇顾及其他,此时的她正在筹划着,如何搞垮梁启超等人发动的戊戌变法,企图将权利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在守旧派的打压下,很快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就宣告失败了。不幸中最大的幸运是,这位垂帘听政的老佛爷,没有对这所在当时来说是高等学府的,京师大学堂痛下杀手。可即使是这样,京师大学堂还是受到了八国联军的破坏,一度停止办学长达两年之久。
战事结束,京师大学堂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艰难前行。在这所当时堪称太学正宗的学府中,学生多为官宦子弟,这些人上学有随从,有侍婢,派头之大前所未有,甚至这些学生在学校被称为老爷,而教这些“老爷”们的教师则是在官府任职的官员,他们既是教师,也是官员,这有点类似于西周时的“学在官府,政教合一”。这些纨绔子弟只需要在学校混几天日子,便可以获得一个官职,不需要付出努力,而老师更是只会攀附在学生中,那些有着深厚家底和广泛人脉的子弟,可想而知,当时京师大学堂的校风有多么的糟糕,即使换了好几任校长也无济于事,根本无法改变这种情况,所以在当时人的眼中,京师大学堂早已经沦为了一个官僚机构,是官员们相互勾结的藏污纳垢之地,根本不是什么学校。这种状况即使是在清政府灭亡,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后,甚至民国初期都还在一直延续。
而此时的蔡元培正在干什么呢?他正时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在连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都没有的情况下,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制定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等,这也为之后他大刀阔斧的改革北大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无奈当时时局动荡,袁世凯专权,耿直的蔡元培知道继续留任也并不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所以毅然决然的辞职了。四年之后,也就是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的校长。由此,拉开了他对北大改革的序幕。
国家的希望在于青年人,青年人的希望在于教育,作为教育家的蔡元培深谙这个道理,所以在他接任之初,虽然好朋友曾多次劝他,不要跳入北大这个火坑,否则一世英名将要毁于一旦了,但是怀抱教育救国理想的蔡公还是“固执”的北上了。在他进入北大的那一刻,他的低调谦逊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北大学子的心中。这位新任校长没有仆人随从,没有锦衣华服,更没有小轿车代步,有的只是一身不知道穿过多少次洗得都有些发白的西装,一顶旧的礼帽,站在礼堂里发表着他的就职演说,而这演说的内容听过之后更是让人热血沸腾。“诸君来此须抱定宗旨,是为求学而来,学商科的不是为了个人致富,学法科的不是为了做大官.....”。就算是时至今日听来仍能让人感觉到蔡公的良苦用心,不为北大的名声,只是单纯的为中国的教育在振臂呐喊,为莘莘学子在指明前进的方向。
蔡元培曾在北大任教,他深知北大亟需改革的关键在于先改变学风,所以在他上任不久之后就积极聘请那些热心且对学术研究充满热忱的学者来北大任教。最为知名的就是请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陈独秀来北大担任文科学长。关于蔡公延请陈独秀来北大任教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小故事,陈独秀原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但为了筹得办报的资金而来到北平,他在当时已经是青年人所崇敬的人物了,而且颇有学识,所以当蔡元培听说他到北平了,就赶紧来到他下榻的旅店来请,没想到此时的陈独秀正在睡觉,蔡公为了不打扰他休息就在门外的雪地里生生等了好几个小时,并且为了能够请到陈独秀来任教还答应将北大作为《新青年》杂志宣传的前沿阵地,而陈独秀看到蔡公如此诚心,于是决定将《青年杂志》迁到北京,改名《新青年》,短短十几天时间就来到了北大上任。
不得不说,陈独秀的到来为北大带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而且在他的感召下,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接受过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年轻学者们纷纷加盟北大,此时的北大颇有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姿态。当时的北大不仅有像胡适那样一批留学归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也有中国传统的文人学士,比如有“怪才”之称的辜鸿铭、刘师培等。但伴随而来的新旧教师之争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蔡元培及时的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一举措一经实施马上让北大成为了当时研究学术的沃土,学生既可以向新式教师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技术,同时也可以向老式教师学习中国本国的文化精髓,这样的思想碰撞为当时黑暗的社会带来了前进的光亮,为苦难的中国培养了众多救国的优秀人才。
但遗憾的是,在当时那个军阀割据,列强欺辱,民不聊生的年代,蔡元培的教育救国理想还是破灭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但那时候的政府软弱无能,任人欺压,竟然接受了其他国家提出的由日本接手德国在青岛的一切特权这个无耻的决定。
当巴黎和会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时,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在这样的背景下1919年5月4日,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的五四运动爆发了。这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而在那些游行的青年学生中,深受蔡公“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影响的北大学子占了多数。他们冲破军警的阻挠,云集于天安门前,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一系列爱国口号,但腐败无能的政府并没有给这些热血青年他们想要的答复,于是当游行队伍走到曹汝霖家时,这些爱国学生再也忍不下被列强欺压却不能还手的怒火,于是冲进曹宅,火烧赵家楼。
事态进一步扩大,军警出面逮捕了32名学生代表。当北大学生代表被捕的消息传到蔡公耳中时,这位老校长既欣慰又心急,于是联系各方想方设法让政府释放那些爱国学生,但过程是那样的曲折,最终蔡公只能递交辞呈以表明自己的态度。但在北京各大高校校长和北大学子的集体挽留下,蔡公答应只做北大学子的校长。时隔不长,蔡元培深感腐败黑暗的政府无法实现他的教育理想于是毅然辞职。
永远的校长
这位被北大学子称为“永远的校长”,让杜威发出“一个校长,能对民族、时代起转折作用的人,除了蔡元培,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这样的感慨的翩翩学者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他教育救国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