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西北部,黄土高原覆盖的地方,有一个名叫敦煌莫高窟的地方
,这个地方每年都会吸引全球各地数不胜数的游客,在这里保存着大量的佛教文化的经卷、雕塑以及壁画。
这个地方是所有研究佛教的学者都心驰神往的地方,敦煌的名字就像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
而敦煌的壁画更是享誉全球,甚至被称为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
在敦煌壁画中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痕迹,也可以非常明确地感受到佛教文化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的演变过程,尤其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
“飞天”其实就是佛教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而佛画指的就是佛教绘画,是佛教思想的一种暗示图画,也是崇尚佛教的教徒经常要参拜的画像。
虽然佛教参拜的更多的是佛像雕塑,但是佛画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的。
佛像雕塑虽然更加地雄伟立体,可是佛画所能表达的却是更加细致的,更能表现佛的神态和姿势的表现形式,
因此在佛教美学中佛画同佛像是同等重要的
因此也不难看出“飞天”在敦煌壁画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想要研究敦煌美学以及敦煌文化,“飞天”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一、印度佛教中“飞天”艺术传入中国以后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飞天”
提到敦煌就会想到莫高窟,想到莫高窟就会想到人类文明的伟大,就会想到佛教的瑰宝,其中“飞天”更是为大众所赞叹。
随着近几年的敦煌题材的文化产业兴起,很多关于敦煌的东西被大家所熟知,尤其是“飞天舞”更是惊艳众人。
可以说“飞天”技法所能代表的是敦煌艺术的一个标志,也是敦煌最突出的一个特色
,“飞天”形象所代表的也不仅仅是绘画艺术的高超,更是一种文化融合以及中外民族文化的交流结晶。
“飞天”形象并非中国创造出来的,而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
,众所周知印度是佛教文化的发源地,而“飞天”正是佛教中一种存在于想象中的神,在佛教中代表着传送幸福和快乐的使者。
“飞天”虽然是一种飞翔的状态,但是与西方文化中的天神不一样的是,“飞天女神”并没有翅膀
,也就是说“飞天”形象并不需要借助翅膀的存在就能够让人们感受到那种翱翔的感觉。
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与“飞天”的绘画技法有着很大的关系,“飞天”虽然不依靠翅膀,
但是在绘画的时候画工们会借助其他的事物来形成一种对比,从而达到一种视觉上的女神飞天的感觉。
比如说
“飞天”
身上穿的飘带就是最好的对比对象,飘带的缥缈感以及不受重力限制的飘逸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飞翔的感觉,再加上画工们在绘制
的时候总会把女神的体态画得非常的轻盈,这样也能达到飞翔的感觉。
二、印度佛教“飞天”艺术的中国化演变过程
西汉时期因为张骞出使西域而出现了一条沟通中西方文明的道路“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是带动了中西方互通有无,更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互相融合。
而敦煌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各种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从这里流向不同的疆域,
印度的佛教文化也是在这一时期逐渐传入了中国境内,“飞天”自然也一同在中国大地上落脚。
佛教和“飞天”传入中国以后并不是直接就适应了中国大地,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被中国文化渗透,不断地被中国文化所融合。
经过了漫长的适应期以后才发展成为了现在的中国“飞天”文化以及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1、“飞天”最初进入中国时的情况
有史书记载公元265年印度佛教“飞天”文化就已经传入了中国,在“飞天”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数十个朝代的兴替,历时千余年的发展。
“飞天”文化最初引进和突破的时期被认为是北凉和北魏时期
,在这一时期“飞天”的影响刚刚进入中国,各方面所展现出来的表现也是水土不服。
因为早期的“飞天”自然是没有经过融合的,纯正的印度佛教文化,因此早期“飞天”多是浓郁的西域风情,但是这两个时期的“飞天”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
在北凉时期由于“飞天”刚刚传入中国,所以说“飞天”的形象无论是从造型、用色、衣着等都偏向于西域
,而且这一时期中国的画工对于“飞天”的绘画技法掌握得并不是很好,因此这时期的“飞天”大多用笔豪放,用色大胆粗狂。
到了北魏时期“飞天”已经有了中国化的迹象
,尤其是在“飞天”女神的面容上的改变,这时的画工就已经试图将西域面容改成是中国的清秀女性面容,身材也变得更加贴近中国女性的身材比例。
2、“飞天”与中国文化融合的阶段
“飞天”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时期是从西魏开始的,一直到隋朝才算结束
,在这一时期主要出现了两种形式的“飞天”形象,一种是沿袭了西域的飞天形象,一种是改进后的中原飞天形象。
“飞天”融入中国文化所代表的含义其实就是一种宗教上的互相融合
,“飞天”来源于印度佛教,其融入的对象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因此敦煌飞天实际上就是佛教天人和道教羽人的融合与创新。
西魏时期的两种飞天形象正好就是两种宗教文化融合的重要阶段
,而中原飞天形象其艺术特点就是来自中国平原的河南洛阳。
因为在西魏首次出现的中原飞天就是东阳王荣从洛阳带过去的艺术画风,这种画风结合了敦煌的原有飞天形象创新出了独特的中原飞天。
到了北周时期“飞天”的艺术追求就变成了怎么融合中国的笔触和线条技艺
,这样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北周
区别于其他朝代的一个突出特点。
而且北周时期的“飞天”还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其绘画风格又回到了北凉时期刚刚引入“飞天”时的技法,不过在造型上比北凉时期丰富多彩得多。
并且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飞天U型身姿”,
这样的造型设计其实就是为了在视觉上更加的栩栩如生,
“U型身姿”
给人的感觉更加地不受重力影响,因此使得这一时期的
更加地飘然若仙。
“飞天”艺术发展到隋朝时是“飞天”形象最多的时期,也是莫高窟中种类最多、姿态最丰富的时期,而且隋朝更加地讲究“飞天”的动态之美。
隋朝与其他朝代最大的不同在于“四种不一样”
,其一为脸型和身材有的丰满有的清瘦,更加的包罗万象;其二是衣着风格有长袖有短袖有裙装更加地丰富多彩;其三为飞行姿势有向上飞和向下飞、单飞和群飞的变幻万千;其四为飞行身姿已经不再是“U型身姿”。
3、“中国飞天”的独特新形象时期
到了唐朝以后
迎来了创新时期,也进入了成熟期,在唐朝时期可以说最鼎盛的时候,无论是色彩运用还是艺术形象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可以说在唐朝“飞天”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大唐本就盛世繁华,这种繁华表现在唐朝的方方面面,敦煌文化的发展自然也是受到了唐朝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壁画就表现为描绘了大量的大型佛陀说法的场景。
在“飞天”造型的设计上也有了改变
,飘带变得更加地长,有一些已经长到需要卷起来,在线条上也更加地讲究圆润,色彩也比以往更加地艳丽。
总体上和大唐的社会审美有着很高的契合度,
所以说唐朝“飞天”形象已经展现出了完整的中国文化形态
三、中华文化对于“飞天”的锤炼才成就了举世闻名的敦煌文化
“飞天”的艺术原型虽然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
但是现如今在敦煌壁画中留存的“飞天”艺术,甚至可以说整个敦煌文化都已经极度地中国化,是属于中国敦煌本土的一种艺术形式,与印度佛教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中华文明是“敦煌飞天”的基础也是催生的动力,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结晶,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的其中之一。
之所以说“飞天”是中国文化的基础,是因为在“飞天”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着“龙飞凤舞”的中国艺术精神。
而且“飞天”发展到成熟时期无论是面容神态、衣着样式还有飞行姿态都是中国式的艺术表达。
尤其是中国的点线艺术对于敦煌飞天的影响是极大的
,这一点从世界美术特色上就可以看出来,西方讲究的是面和肌肉的分解,像敦煌飞天那种圆润的线条和“S型”的曲线都是中国画所特有的。
综合来看“飞天”是一种复杂构成,是多文化的融合体,
在艺术上有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的所有特点,再经过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才成就了这个世界美术的瑰宝。
无论是敦煌文化还是“飞天”文化都将永远流传于世,受到世人的赞赏。
参考文献:
[1] 《敦煌艺术美学》 易存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2] 《敦煌莫高窟史研究》 应助 甘肃教育出版社
[3] 《对于中国佛画壁画所用的颜料》 段修业 宫田顺 熊谷纪子
[4] 《韩国佛教美术大典》 俞圣雄 韩国色彩文化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