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龙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言龙骨能“主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初步记述了龙骨的主治病证。在张仲景著作中,已有多方伍用龙骨,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至《名医别录》则详论了龙骨之效用,曰:“疗心腹烦满,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惊,恚怒,伏气在心下不得喘息,肠痈内疽,阴蚀,止汗,缩小便,尿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脏。”又曰:“白龙骨疗梦寐泄精,小便泄精。”其在《肘后方》、《梅师集验方》等方书中还用于久痢、遗尿淋沥的治疗。
中医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骨骼的化石。主产于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甘肃等地。全年均可采挖,但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与考古单位联系,不得任意滥采。采得后,除去泥沙杂质,贮于干燥处。本品无臭,无味。以质硬、色白、吸湿力强者为佳。生用或煅用。
本品性味甘、涩,平。归心、肝、肾经。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功效。
注意:湿热积滞者不宜使用。
《本草备要》
龙骨。涩,泻,固肠,镇惊。
甘涩微寒。入手、足少阴(心、肾)、手阳明(大肠)、足厥阴(肝)经。能收敛浮越之正气,涩肠益肾,安魂镇惊,辟邪解毒。治多梦纷纭,惊痫疟痢,吐衄崩带,遗精脱肛。
利大、小肠,固精止汗,定喘(气不归元则喘)敛疮,皆涩以止脱之义(《十剂》曰∶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白地锦纹、舐之粘舌者良(人或以古矿灰伪之)。酒浸一宿,水飞三度用,或酒煮、酥炙、火 ,亦有生用者。又云水飞,晒干,黑豆蒸过用(否则着人肠胃,晚年作热)。忌鱼及铁。畏石膏、川椒、得人参、牛黄良(许洪云∶牛黄恶龙骨,而龙骨得牛黄更良,有以制伏也)。
现代药理
中药龙骨主要含碳酸钙、磷酸钙、氧化镁。另含铁、钾、钠、氯、铜、锰等多种机元素、氨基酸等。
龙骨含丰富的钙,内服遇胃酸可变为可溶性钙盐,吸收入血后可促进血液凝固力,增强血管壁的致密性,以阻止白细胞及血清渗出血管外;同时又有减轻骨骼肌兴奋的作用。龙骨水煎剂可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的睡眠时间,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的入睡率,有对抗硝酸士的宁惊厥发作的作用。促进损伤神经组织的功能恢复,并可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时间: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