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一条河隔开的2个国家,一个跻身准发达国家,另一个穷得叮当响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东欧的广阔腹地,普鲁特河静静流淌,沿岸风景如画。然而,这条河流不仅是自然的划分,更是两个截然不同命运的分界线。北岸的罗马尼亚,经历了剧变后逐渐稳定,现在已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定的准发达国家,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城市摩登,乡村繁荣。

南岸的摩尔多瓦则截然不同,尽管曾是同一国的一部分,现在却因为苏联解体和经济基础薄弱,成为了欧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这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形成这个局面?

被一条河隔开的2个国家,一个跻身准发达国家,另一个穷得叮当响

普鲁特河与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的形成

全长950公里的普鲁特河,从起源地开始蜿蜒流经欧洲的心脏地带,包括奥地利、德国和匈牙利等国,最终到达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的交界处,成为这两个国家间的自然边界。

河流的流域面积达到27,000平方公里,这使得普鲁特河拥有广阔的水系和丰富的水资源。在这条河流沿线,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地貌和生态系统,从密集的森林到广阔的平原,每一处都显露出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普鲁特河作为边界,见证了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数百年的历史变迁。这条河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分界线,它的存在对于两国之间的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普鲁特河既是交流的桥梁,也是冲突的前线。两岸的居民在这条河的注视下,经历了从友好交往到紧张对峙的各种局面。

被一条河隔开的2个国家,一个跻身准发达国家,另一个穷得叮当响

罗马尼亚的分裂与兄弟情

罗马尼亚历史上的长期和平与独立,在20世纪初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的统一受到了严峻考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尽管一开始声明中立,但最终还是加入了协约国一方,希望通过战争来实现国家的领土完整。战争的激烈程度及其带来的破坏,使得国家资源极度耗竭,社会结构也遭受重创。

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罗马尼亚的处境更加复杂。1940年,随着苏联的强迫要求和其他轴心国的压力,罗马尼亚被迫割让包括北布科维纳和贝萨拉比亚(后来的摩尔多瓦)等地区。

被一条河隔开的2个国家,一个跻身准发达国家,另一个穷得叮当响

尽管失去了重要的领土,但在摩尔多瓦成为苏联一部分后,两地之间并没有因政治的变迁而完全断绝联系。

相反,因为共同的语言、文化和历史背景,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之间在民间层面保持了较为紧密的联系。在摩尔多瓦,虽然官方政策推行俄化,但许多民众仍然保留着与罗马尼亚的联系,特别是在文化和家庭层面。

被一条河隔开的2个国家,一个跻身准发达国家,另一个穷得叮当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转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的关系确实经历了剧烈的转变,尤其是在战略和政治联盟方面。随着战争的展开,罗马尼亚在1940年被迫与德国结盟,成为轴心国的一员。

这一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和领土回收的希望,尤其是希望收回苏联占领的贝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即现今的摩尔多瓦地区。

与此同时,摩尔多瓦地区在战争期间的命运则与罗马尼亚截然不同。1940年,随着苏德非侵犯条约的秘密附加协议生效,苏联红军占领了摩尔多瓦地区,并迅速将其并入苏联构成的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战争期间,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之间的关系因各自的政治立场而变得复杂。罗马尼亚的加入轴心国和随后的苏联反攻,使得两地在战争结束时的国际地位截然不同。罗马尼亚在战争后期改变立场,加入了同盟国一方,而摩尔多瓦则深入融入了苏联的政治和经济体系。

被一条河隔开的2个国家,一个跻身准发达国家,另一个穷得叮当响

战后,摩尔多瓦作为苏联的一部分,其社会经济结构开始迅速转变。苏联政府在摩尔多瓦推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包括集体化农业、工业化建设和俄语的推广。这些改变深刻影响了摩尔多瓦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身份,同时也加剧了与罗马尼亚的文化和政治隔阂。

在罗马尼亚,战后的重建同样艰巨。国家在摆脱纳粹德国的影响后,逐渐走向了由共产党主导的政治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摩尔多瓦的政治轨迹相似,但两国在苏联的影响下仍有不少矛盾和摩擦。

尽管政治上存在分歧,但两地人民之间在文化和历史上的联系并未完全断裂。战后的几十年里,尤其是在冷战的背景下,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的官方关系可能时冷时热,但民间的互动仍然时有发生。

被一条河隔开的2个国家,一个跻身准发达国家,另一个穷得叮当响

苏联解体后的独立与对立

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的历史大潮,摩尔多瓦宣布独立,成立了摩尔多瓦共和国。这一事件标志着摩尔多瓦在苏联枷锁下数十年后重新获得国家主权。

与此同时,罗马尼亚在1989年经历了反共革命后,已经较早一步结束了共产党的统治,开始了向市场经济和民主政体的过渡。独立初期,摩尔多瓦面临的是苏联体制遗留下的众多挑战,包括经济的依赖性、工业的落后以及国家身份的模糊。

摩尔多瓦的经济高度依赖于苏联时期建立的经济体系,特别是在农业和轻工业领域。因此,苏联解体对摩尔多瓦的经济打击尤为严重,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和生产力下降的问题。

被一条河隔开的2个国家,一个跻身准发达国家,另一个穷得叮当响

罗马尼亚虽然也面临转型期的经济困难,但由于其较早开始市场经济的转型,并逐渐融入欧洲经济体系,因此在经济发展上显示出更多的活力和恢复能力。

罗马尼亚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并开始寻求加入欧洲联盟等国际组织,以期获取更多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在政治关系方面,独立后的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虽然共享着相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但两国的关系却逐渐复杂化。

在摩尔多瓦,亲罗马尼亚的立场和亲俄罗斯的立场在国内政治中形成了明显的对立。摩尔多瓦的政治舞台上,一方面有力量主张进一步与罗马尼亚和欧洲接轨,希望通过加强与罗马尼亚的关系来推动国家的欧洲化进程;

另一方面,亲俄派力量则强调摩尔多瓦的独立主权和与俄罗斯的历史联系,反对过度依赖西方。

被一条河隔开的2个国家,一个跻身准发达国家,另一个穷得叮当响

这种内部的政治拉锯使得摩尔多瓦的外交政策呈现出摇摆不定的状态,有时候看似向西方倾斜,有时又显著地回归到与俄罗斯的传统联系上。

而罗马尼亚虽然在文化和民间层面上支持摩尔多瓦的欧洲化道路,但也必须小心处理两国关系,以免在摩尔多瓦的内政中扮演过于突出的角色,引起摩尔多瓦内部的反感或进一步的政治对立。

在经济互动方面,罗马尼亚成为摩尔多瓦一些重要商品的出口目的地,同时也是资本和投资的来源之一。两国在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有着合作,尤其在罗马尼亚加入欧盟后,通过一些跨国项目,罗马尼亚试图帮助摩尔多瓦加强其经济基础设施和市场经济体系。

被一条河隔开的2个国家,一个跻身准发达国家,另一个穷得叮当响

经济发展的不平等

经济差距是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之间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从2000年代初开始,两国的经济发展路径开始显著分化。罗马尼亚,凭借其更早期的市场改革和较强的工业基础,逐渐成为东欧地区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

到了201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将罗马尼亚归类为准发达国家,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罗马尼亚的经济增长受益于多个因素。

首先,其加入欧盟后,大量的欧盟资金流入国家,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以及教育和卫生系统的改善。此外,罗马尼亚的地理位置也使其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热点,尤其是在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

多家国际公司在此设立了生产基地和服务中心,带动了就业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摩尔多瓦的经济情况则大不相同。虽然摩尔多瓦在苏联时期曾获得一定的工业设施,但这些设施多半陈旧且以重工业和军工业为主,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被一条河隔开的2个国家,一个跻身准发达国家,另一个穷得叮当响

苏联解体后,这些工业基础设施的支持网络消失,摩尔多瓦经济迅速陷入困境。尽管政府试图通过改革吸引外资和改善经济结构,但进展缓慢。

摩尔多瓦的经济高度依赖于农业,这一部门虽然占据了相当比例的就业人口,但由于缺乏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生产效率低下,难以产生足够的经济增长。此外,摩尔多瓦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使得国家外汇收入有限,经济增长乏力。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两国在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上的差异。罗马尼亚的社会福利制度相对完善,公民可以享受到较好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服务。而摩尔多瓦,由于财政收入有限,政府很难提供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这进一步加剧了人民的生活困难。

到了2018年,摩尔多瓦的人均GDP仅为3189美元,与罗马尼亚的1万美元以上的人均GDP形成鲜明对比。罗马尼亚的城市和乡村看起来更为现代化和繁荣,而摩尔多瓦则还在努力克服经济落后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参考资料:

[1]赵会荣.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摩尔多瓦——兼议“德左”的走向[J].俄罗斯学刊,2023,13(6):67-85

被一条河隔开的2个国家,一个跻身准发达国家,另一个穷得叮当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