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江浦地名的由来与演变
清江浦运河文化悠久而灿烂,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研究、发掘清江浦的运河文化,当然应该从清江浦之“名”开始。自古以来,人类多是依山傍水而居,江河湖海沿线更是人类首选的聚集地。人类发展的历史说明,很多地名的出现都是依托于水名而产生的。比如:淮阴、洛阳、临沂、靖江、海口、浦东等。故而,对于因水而立的清江浦而言,就应当从清江浦的水名开始。清江浦古已有之,是滨水之地、淮泗及其支流汇合处,随着历史变迁,清江浦又成为自然地名及后来的行政区划名称。
清江浦的史前史非常久远,清江浦史前史应该是从东夷的一支——淮夷人开始的。淮夷人并不局限于今天的清江浦范围,也远不止今天的淮安地区范围,清江浦之地不过是淮夷部落在淮河下游比较集中的区域而已(今清江浦区境内发掘的六七千年前的黄岗遗址,就是重要佐证)。秦国扫灭六国,清江浦之地才第一次出现地名:淮阴。这既是缘淮水而生的自然地名,也是秦朝郡县制下的一个县级行政地名。中国历史进入秦汉以后,清江浦的历史(也是今天淮安市的历史),开始进入了名重天下的淮阴时代。可以说,清江浦的第一个地名叫淮阴;淮阴是清江浦最早的地名。
淮阴,淮水南岸之意。秦所设置的淮阴县治(今淮阴区马头镇)地与今天废黄河(即古淮河)之南的清江浦方位大体契合,今天的清江浦区域就是古淮阴县之地的主体。可以说,清江浦区就是秦汉时期淮阴县的正宗嫡传。
进入明代,由于朝廷在清江浦之地开建清江船厂,后来陈瑄又开清江浦河、置闸、建常盈仓等原因,原本“闲旷之地”的沙河故道两岸,渐渐被人们称之为“清江”或“清江浦”。明《天启淮安府志》中,其条目云:“清江浦,运河由此出清口上黄河,水陆孔途,商货丛集,夹岸人居二十余里。河之南有管仓户部,督造漕船工部,河北主簿各衙门驻扎,实重地云。”这一段文字,不仅说明清江浦的建置地位,而且显示其地官府机构林立,商业发达,居民众多,已是一个被官府承认的枢机重镇。
明代清江浦开埠后,一直到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九月,江苏巡抚陈宏谋奏请移清河县县治于清江。浦第二年(1761),朝廷批准了陈宏谋奏请,移清河县治至清江浦。此后,清江浦转由清河县管辖,并成为国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县城。
清江浦老县城
二、淮阴——清江浦辉煌历史
自从永乐年间开埠以来,到了清朝,清江浦依旧是繁华的都市。乾隆时期,清江浦进入全盛阶段,以清江浦为核心的淮安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康熙十六年(1677年),河道总督衙门由山东济宁迁至江苏清江浦。位列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是淮阴(淮安)、扬州两地风味菜的总称。淮安与扬州是淮扬菜的两大发源地,清江浦,作为淮安地区的核心,江北地区的核心,是淮扬菜——淮安菜的最主要起源地。清末民初的美食家杨度在其所著的《都门饮食琐记》一文中说:“淮扬菜种类甚多,因所代表之地域亦广,北自清江浦,南至扬镇,而淮扬因为河工盐务关系,饮食丰盛,肴馔清洁。清江浦,清代作为全国重要的运河交通枢纽,高官进驻,商贾云集,从此成为江淮一带的政治中心。各大官署机构纷纷驻节清江浦,带来巨大的社会消费需求。河道总督从朝廷领的银子一部分用来治河,大部分都用来贪污行贿,大吃大喝。河道总督在衙门里大摆筵席,大吃大喝,网交名流。于是,由山阳县迁移来的的漕运总督也不甘落后,与河道总督你邀我请,你来我往,争奇斗法,“脂膏流于街衢,珍异集于胡越”,淮安地区的厨子糅合南北、满汉、中外共同创造出了具有淮菜特点的河漕总督官署菜。比如,号称淮扬第一菜的软兜长鱼。史载清乾隆十八年,河道总督高斌在河帅府衙门(今清江浦区清晏园)以鳝制宴,苦于想不出菜品命名的名称。此时黄河突发大水,乾隆皇帝特使前来责怪高斌,厨师听得口谕中有吃不了兜着走一段话,就以软兜命名,软兜长鱼实则是高斌家私房菜。清江浦从明初到清末,一直是国家巨型粮仓的所在地。清江浦因为其明清时期是运河漕粮重要的储存、中转之地,因而有“天下粮仓”之称。清江浦拥有常盈仓、丰济仓两个巨型粮仓。存储着清朝一半以上的粮食,掌握着王朝的命脉。为了保证漕运的畅通,朝廷规定:四品以上官员车船及运货船只才可以在清江浦以上的河道通行。所以,南方客人到达清江浦会换成车马,在这里歇脚消费,带来了高度繁荣的市场经济。当时的清江浦大闸口、御码头、花街、慈云寺是极繁荣的地方。乾隆四十年,清江浦人口超过54万,超过当时的汉口和南京,其繁华程度远盛于当时的扬州。
清江浦所在的淮安地区,位于古淮河南岸,在中国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由于其清代在运河交通中的枢纽作用而被称为“南船北马,九省通衢”。
淮安御码头南船北马石碑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河道漕运中心的清江浦,船舶是内河航道时代的最重要的工具。陈瑄开埠后,受命扩建清江漕船厂,称“清江督造船厂”,每年造漕船一般在五百六十多艘,最多在六百七十多艘。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船只大部分就是清江浦造船厂建造的。以清江浦河轴心的两淮城市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进入鼎盛时期。由于漕运的畅通与水陆的繁荣,使淮安迎得了城市繁盛的机遇,清江浦迅速成为长江以北的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夜火连淮水,春风满客帆”;“灯影半临水,筝声多在船”成为当时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到了明朝中叶,整个淮安地区都紧密的围绕在以清江浦为核心城市周围。明代清江浦的繁荣令人瞩目,每届漕运“帆樯如林,百货山积”。舳舫蔽水,络绎不绝,江南水手、居民乘船北上往来频繁。清朝末期黄河夺淮,周遭河道堵塞,运河通行压力变大,朝廷规定四品以上官员和漕运用船才能同行清江浦以上航道。南方游客到达清江浦及以北的王家营以后,纷纷抛弃船只,换上车马踏上通京大道。
三、行政中心
康熙十六年(1677年),朝廷设河道总督驻扎清江浦。河道总督署是清代全国最高的治水机构,是国家在京城以外专设的治河决策、指挥和管理机构,管辖着黄、淮、运河。从1678年始,清代常驻清江浦的河道总督有72任,共58位,历时183年;咸丰六年(1856年),漕运总督府由山阳县移驻清江浦,自此山阳县彻底衰落。清朝末年,朝廷分江苏长江以北地区新建江淮省,省会驻清江浦。民国二年(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废府存县,改设省、道、县三级管理体制。全国共分22个省。淮扬道隶属江苏省,辖区约当今江苏省扬州市(除仪征外)、盐城市、泰州市全境及淮安市(除盱眙县外),全境超过半个江苏省,治淮阴县城(今清江浦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设淮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清江浦。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日军入侵江苏,江苏省政府由镇江北迁于此。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抗日战争终于胜利,淮阴城又回归到祖国的怀抱。9月,新四军攻占淮阴城,取清江浦的简称成立清江市,苏皖边区政府成立,驻清江市淮海南路。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9月,国军复占清江。1948年12月,解放军第二次淮阴城,淮阴城区与淮安城区合并为两淮市,市府驻地清江浦。1983年3月,江苏省撤销淮阴地区专员公署,设立淮阴市以里运河为界析清江市为清河、清浦2区,市政府驻清河区。2001年起,淮阴市改名淮安市,市政府驻地不变。从清江浦诞生以来地位就一直在稳步上升,从一个小镇成为朝廷一品大员驻地,清末民初又是省会所在,国共和谈期间中共中央都差点迁到淮阴清江浦,成为红色首都。建国后又是淮河地区,淮阴市、淮安市的行政中心,数百年来一直是地区的核心,是当代努力奋斗的典范。而于此同时淮安府山阳县由府城变成县城,又由县城变成淮城镇,没落的令人吃惊,或许也是天命使然。
古淮阴,是淮河流域的第一座城市,她的名字就因为地理方位而命名。淮河是大陆地理南北分界线标志。古老的淮阴城因为历史,地理的选择而被淘汰了,新的淮阴城清江浦继承了古淮阴的历史底蕴,文化风俗,名人。古淮阴的文化大抵包含漕运运输、河道治理、风土名人、风俗方言等方面。自战国先秦以来至南宋,淮阴的名称一直延续不断,后九百年间至民国使用清河的名称,后又复名淮阴。清江浦横空出世与永乐年间,成为后来的淮阴县县城,是古淮阴的正宗嫡传。是河道总督,漕运总督驻扎地,集漕运指挥、河道治理、淮盐集散、漕粮储运、榷关征税、漕船制造“六大中心”为一体,是近代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镇,作为全国最高的治水机构,清江浦发扬光大了古淮阴的运河文化。近代又文人辈出,著名作家陈白尘、戏曲大师周信芳、摄影记者郎静山、范尉增、范绍增、范希增三兄弟、中国工程院院士程莘农、著名导演谢铁骊,台湾知名作家司马中原,金马影后胡慧中,著名的新闻学者、书法家谢冰岩、知名《易经》研究学者程铖、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等,他们与韩信、枚乘、步鸷、陈琳共同出生于淮阴大地,几千年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共同谱写了这波澜壮阔的历史壮卷。
新时代下,清江浦紧抓历史机遇,与淮阴区一道继承古淮阴的灵魂以交通枢纽中心为条件,打造长三角北部高品质中心化城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道,成为拉动苏北经济引擎的新动力,重回巅峰时代的伟大使命件使我们倍感振奋,向着美好生活品质的道路上努力奋斗。
古老韵味与现代都市交相辉映
作者简介
刘星雨,清江浦人,淮阴师范学院本科在读,共青团员,2000年生,历史文化爱好者。
往期荐读
▼▼▼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友情提示:
1.散文、微小说1200字以上;诗歌成组,现代诗每组不少于五首,格律诗不少于十首。投稿时请附个人百字以内简介和照片1张。(简介字数太多请自行删减)2.投稿请自己校对好,不要有错别字,小编不负责校对;3.投稿务必原创且未在其他公号发表过,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