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君一般被称为“某某公”,比如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等。奇怪的是,春秋诸侯是“五等爵(公、侯、伯、子、男)”,而绝大多数诸侯都不是公爵。既然如此,很多诸侯为什么都被称为“某某公”呢?本鬼说说一家之言。
首先要纠正一个常见的历史认识误区,我们现在熟悉的“五等爵(公、侯、伯、子、男)”是春秋初年建立的,而西周是没有“公爵诸侯”的,具体可见本鬼的前文《为什么有人认为周朝所谓的“五等爵”真正出现于春秋时期?》。简单来说,西周时期的“公”是荣誉称号而非爵位。
正因如此,春秋时期的“公”就有两种含义:第一是“公爵”;第二是荣誉称号。而且作为荣誉称号的“公”对于使用者没有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将别人称为“公”。不过“公”的使用限制不是体现在使用者上,而是承认者上。也就是说,当时的人能管任何人叫“公”,但别人不一定承认。
比如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承认的“公”便得到了天下公认,比如周公、召公、宋公等等。而诸侯国内的人会将本国国君尊称为“公”,但诸侯国外的人就不会承认了,比如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春秋》将鲁国国君称为“公”,将晋国、秦国等诸侯的国君称为“侯伯”。
到了战国中期,七雄全部称王并且互相承认。七雄在称王前的国君也就一律都被称为“公”并且同样得到另外六国的承认。赵、魏、韩三国同出于晋国,晋国国君在战国时期也就被七雄承认为“公”,姜姓齐国也是类似的道理。如此一来,各主要诸侯国的“公”在外也得到了承认。
到了《史记》和《战国策》等记载春秋战国历史的重要史书出现的西汉,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统称为“公”已经成为修史的习惯了,特别是影响力最大的《史记》沿用了这个习惯。这样一来,不是公爵的很多诸侯都在后世史书中自然都被称为“某某公”,直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