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在民间称之为鬼月,很多人可能会比较好奇,它是一年12个月之一,为啥单独要把七月称之为鬼月呢?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大家也不要一看到“鬼”字,就觉得它一定是迷信,我们要坚决杜绝这种情况出现,其实你可以转念想一想,为啥这种说法,可以流传这么久,还一直盛行,那么必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一方面。
到底什么是“鬼”?
这个字最早是在商代的甲骨文当中出现,其古字形像人身大头的怪物,本义是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按照书中的记载:“鬼,归也”,人死为鬼,指人回到原来的地方,也就是落叶归根。
古人认为,人逝去之后,鬼魂还会存在。像《礼记·祭义》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这里很明确地指出了“鬼”来自哪里。“鬼”既然是人死后的灵魂,又生活在阴间黑暗的世界中,因此从“鬼”引申出一种神秘的、不光明的含义,于是就有了“鬼怪”“鬼鬼祟祟”“神出鬼没”“心怀鬼胎”,等等。
为啥要把七月称之为“鬼月”,是在《说文解字》当中也有介绍,人所归为鬼。从人,像鬼头。鬼阴气贼害。这里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那就是阴气。而七月,正好是金气旺盛,火气隐藏的一个阶段,金属阴,因此七月也是阴气比较重的一个月份。
那么从这一点来考虑的话,七月被称之为“鬼月”也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了。它代表着阴气的兴盛,以及阳气的衰弱。
老人说“鬼月有三怕”,分别指的是什么?
鬼月,也就是我们说的农历的七月,那么结合这个时候的一个天气来看,此时处于阴阳交替的一个阶段,同时还是祭祀的一个重要阶段,那么民间讲究自然也会比较多,怕,是害怕,或者也是担心会发生,影响到生活的一些事情。
1、 鬼月怕水
对于鬼月怕水,很多人都认为只是迷信,因为在老辈人眼中,七月乃是鬼月,鬼从水中而来,这个是经常告诉后辈们的,也就是说在农历的七月,要远离江河湖泊,以免给自己带来祸端。
在笔者看来,这个也是无奈之举,因为鬼月,是一个丰收的月份,它正值孟秋,以前家庭当中,孩子会比较多,这个时候恰巧又是农忙的时候,一些孩子就喜欢去玩水,那么老辈人,就只好通过以这样的方式,对其进行恐吓,从而让孩子有忌惮之心,母的也是为了孩子的安全。
2、 鬼月怕远行
在鬼月,也就是农历的七月,很多地方都会有祭祀的一个仪式,而且七月它不是坟祭,而是家祭,或者是路祭,如果在这种月份出门,尤其是晚上的时候,确实容易给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正所谓人吓人吓死人,你本来走的好好的,突然看到有人低头烧纸,并且还是在黑灯瞎火的情况之下,对于内心无疑会造成很大的压力,这个也是人们不希望看到的。
3、 鬼月怕偷吃
鬼月,也就是孟秋,这个时候是收获的时候,另外人们会用一些新收获回来的食物,用气招待自己的祖先,那么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孩子比较的淘气,然后去偷吃这些供品。
在老辈人看来,祭祀的时候,就如同祖先在场一样,内心要虔诚,如果冒犯他们,就容易给自己带来不顺,这个也是孝道的一种体现,也不能把它看做是迷信,何况,祭祀之物,容易被污染,吃进肚子当中,很有可能出现腹泻或者是中毒的一个情况出现。
鬼月有三怕,怕水,是因为怕孩子小水,自己忙于庄稼,无暇照看,以至于出现祸端;怕远行,则是害怕路途当中遇到不顺的一个事情,怕偷吃,则是在告诉我们,祭祀的时候,内心要虔诚,不要冒犯祭祀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