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传人涂继成(退躬)
著名文化学者涂继成:号退躬,唯识学传人。生于1953年9月9日。少读古籍,师承唯识一脉。随韩文畦修学世间行。平生依实业文化立身,文思广涉儒释道科哲五学。近三十年在川内外公益教学中华传统学术课题。文稿近六百万字。曾与许广清先生共同主编《韩文畦文化思想存稿》。退躬先生文化观点有“正慧”、“共生慧”等。
十六、《佛无四相》
佛无四相不生嗔,无即还无契道真。离幻先(需)从知幻入,洞明三界总微尘。
这首七绝诗二十八字,可以说把佛家宗下的禅心、教下的四谛、般若智慧、唯识智慧、圆觉智慧全部包含其中了。所以,我们要进入这首诗的内涵,那是用一生的修为恐怕都体验不完。为了简明,下面分句进入,略作展开。
退躬(涂继成)先生
书法作品
第一句,佛无四相不生嗔。
嗔者,嗔恨,贪嗔痴的嗔。不生嗔,也就是不生贪嗔痴,嗔代表三毒,哪三毒?贪嗔痴三毒。全部佛法作为药,所要医的病,就是众生病,众生所有的病,都可以用贪嗔痴三毒来概括。
“佛无四相不生嗔”,就是说要把众生的病,把人间所有的病医好,就叫不生“嗔”。怎么才能医得好?“无四相”。“谁”“无四相”?“谁”把这个病医好了?“佛陀”,他医好了,他没有“四相”。
什么是“四相”?哪“四相”?谈“四相”,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谈。首先,从“色”的方面,“四相”分为地相、水相、火相、风相。在佛教经典中称为四大相,也称四大种。由这四大种构成宇宙,构成物质世界,构成器世界。所以世间是由这四大相、四大种构成的。由这四大相产生了空间、时间,产生了万事万物以及万事万物的差别与变化。
什么是“佛无四相”?这个“无”字,就是没有对这“四相”的执着、对这“四相”的断灭。也就说对这个物质世界、对宇宙时空、对自然万物的一切存在、运动、变化,佛既没有执着,也没有断灭,就称为“无”。这是从“色”的角度讲“四相”。
从另一角度,从“生”的角度,“生”第一指生命;第二指“产生”与“消灭”,简称“生灭”。从“生命”和“生灭”的角度讲“四相”,哪“四相”?就是《金刚经》里讲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称为“四相”。前面讲的是物质色相的“四相”,现在是讲的是精神生命的“四相”;简称前面是从空间的角度讲“四相”,现在从生命、生灭的角度,是从时间来讲“四相”,空间上“无四相”,时间上也“无四相”,“佛无四相”主要是指这两个方面。当然,在佛经里“四相”还有很多种表达,就不一一列举了。
“佛无四相”,是指的从物质世界空间的角度,没有地、水、火、风这四大相;从精神、生命、时间的角度讲,无我人众生寿者这四相。色心二法,时空二义,就把“四相”超越了,这个超越就是既不断除它,也不执着它,那么这个“佛无四相”,就不生贪嗔痴了。由此对宇宙的一切变迁,时空万物中的一切风云变换,人间沧桑的无数成败得失,生命中的一切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老病死,都不贪、不嗔、不痴。而贪嗔痴展开的各种精神、病痛,也就统统的化解了,这就叫“佛无四相不生嗔”!
就这一句,佛如何无四相,如何灭掉贪嗔痴,佛陀逝世后的小乘佛教,总共用了五百年,专讲“无四大之相”,所以不要小看这句话。
第二句,无即还无契道真。
一首诗里面用了三个“无”,第一句有个“无”,“佛无四相”的“无”。第二句又用这个“无”,“无即还无”,两个“无”了。加前面那一句一共三个“无”,就可知这个“无”字的重要性。
“无”在道家是核心概念,有无相对的阴阳终极中的一半,有一半的终极称“无”,还有一半的终极称“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这个“无”在《道德经》八十一章中,是灵魂概念,核心概念,直接就代表“道”。
在佛家,这个“无”代表“空”,“空”是般若智慧的灵魂。佛门简称“空门”,佛学简称“空学”,佛性简称“空性”,佛道简称“空道”。可见“空”是佛家的灵魂,而“空”和“无”是一个内涵的不同表达而已,所以这个“无”既是道家的灵魂,也是佛家的灵魂。
但是无论道家谈“无”也好,佛家谈“无”谈“空”也好,都是从对治的角度来谈的。佛家谈“空”是针对“色”,《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所以“空”是针对“色”而言。道家谈“无”,是针对“有”来谈的,刚才谈到《道德经》第二章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有”和“无”相对。所以佛家在其它学说中谈“有无”,“有”称为“妙有”,“无”称为“慧无”或“空无”等等。因此无论是道家谈“无”,都从“有”的角度对着来谈“无”。
从这里我们就看出,“无”也好,“空”也好,虽然是灵魂、是本体、是道,但却是在对治的角度来谈的“无”、谈的“空”。所以要达到究竟的圆满,要达到道体的全然,就需要超越对治。站在产生对治或回归对治的角度来进一步使这个道、使这个究竟,达到圆满程度,就还需要超越对治,要超越对治就涉及到对“无”的超越了,所以“无即还无”这句话就必然体现出,如果只谈“无”,那就还在“空”的层面,还在“无”的层面,还在“道”的对治层面,还在宇宙本体的对治层面,简称《易经》所说的,还在阴阳的层面,从佛性讲还在对治的层面。
那么,阴阳背后是什么?对治背后是什么?阴阳背后是太极,佛家色空对治的层面背后是不二,叫色空不二,也叫真如。所以超越对治,对“无”进行进一步圆满、究竟、升华,这就叫“无即还无”!“无即还无”就是把对治本身都超越了,把前面这个“无”字都去掉了。就像得道的人把道去掉了,成佛的人把佛去掉,得空的人把空也去掉了,一个道理。我们就可以简称说“无即还无”,“空即还空”,“道即还道”,“佛即还佛”等等,都可以这样说。这样就超越对治,达到究竟圆满。
达到究竟圆满的时候,就叫“契道真”,契合的契,契就是相应。就像我们的合同,撕下来半边,今后相遇,要想把这个契约,把这个合同合拢,就把撕下来的半边契合。这个“契”就是相应的意思,相合、相符、相应就称为“契”。“契道真”就是把道的本真、把佛的真如、把宇宙的终极本体,进行最彻底、最究竟、最圆满的相应,这就叫“契道真”。
怎么来“契道真”?“无即还无契道真”,超越对治,学道为了得道,得道以后连道就丢了;学佛是为了成佛,成佛以后连佛的名字都不要了,这就叫“无即还无”,这就“契道真”了,契大道之真。契大道,达到道法自然;契真如,一真法界,本来无二。没有佛、菩萨,也没有众生;没有觉悟,也没有迷惑;没有贪嗔痴,也没有戒定慧;没有真善美,也无没有假丑恶,这就叫“契道真”。
第三句,离幻先从知幻入。
说起这一句啊!是我爱上韩老两百首《闻希庵寂居泛咏》的一个趣旨所在,契机所在。我为什么深深地爱上这两百首七绝,就与这句话有最大的关系,曾经为这句话我自己作了一副对联,这幅对联就是从这句话里面直接化出来的。
上联是“离幻先从知幻入”,下联也用韩老的另一诗句略变一下:“随潮何碍共争潮!”
韩老的原句“离幻需从知幻入”,我把它改了一个“先”字。这是在御马挂历上有的,我做了十九年的文化挂历,全国当时在任何一个地方找不到用十九年时间全部做中国传统文化古典诗书画三位一体的这种挂历。
“离幻先从知幻入”魅力之深,首先解“幻”字,全部佛家智慧唯一的落脚点,就落到这个“幻”字上,佛家智慧就是为了让你“知幻”,“知”什么“幻”?《红楼梦》的“梦”字就是“幻”,《红楼梦》造的“太虚幻境”那个“幻”。“幻”不仅仅指的人生,而且也指人间;不仅仅指人间,还指天地间;不仅仅指天地间,甚至还指宇宙间。“太虚”二字指宇宙,太虚也是幻境,就是宇宙,也是幻境、幻相。
佛家智慧,道理究竟、圆满、彻底,也就是“契道真”,“无即还无契道真”,也就知道整个宇宙全部是一片幻觉、幻境,居无定所,法无定法,无常,就是幻境。佛家就为了“观”这个无常,“观”这个梦境、幻境、无常境。苏东坡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后来的版本是:“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两种版本长期流传都是不二的,是一样的道理,都可以用。所以《红楼梦》,一个“梦”字,为什么《石头记》不为人们所用?《红楼梦》却被人们所记住,就是因为这个“梦”字,就是这个“幻”字。
全部佛家智慧用“观照”;不仅仅用眼,而且用心;不仅仅用心,而且用心之究竟的密码来观照、来体认、来修持这个“幻”字。“幻”不是没有,一部《妙法莲华经》讲了二十多年,最后说的就是三个字,哪三个字?“空、假、中”,“空、假、中”三个字中“假”就是“幻”,假者就是宇宙万相、生命万相、物质万相、精神万相的全部,只要是相,《金刚经》说的“凡所有相(就是指的这三相),皆是虚妄。”虚妄就是幻,幻就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既见如来”。如果真正认到这个“幻”字了,就成“如来”了。如果真看成一个“梦”了,看成一个“幻相”了,看成一个假了,那么就真正成为“如来”了。所以说“幻”字实在是在全部佛经的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各种各样的经典派别里面,无一不说这个“幻”字。
“离幻需从知幻入”,真正要离开这个幻相,达到佛陀的境界,在没达到佛陀境界之前,都生活在幻相中,都生活在一个“假”字里面。这种假,不是物质的假,就是精神的假。用庄子的话说,就是“三弃”,“弃世”、“弃形”、“弃知”。无论是哪一个人,不是活在世界的假象中,就是活在身体的假象中,否则就活在心灵、精神世界的假象中。所以真正要达到“逍遥”,就要对这三种假象进行超越、弃掉,弃掉物质世界的假象,包括社会世界的假象。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合起来称为“世”,因为是假的,所以要“弃世”。第二要“弃形”,“弃形”指的就是肉体、身体,《养生主》专讲这个道理。用佛家《心经》讲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肉体是假的,肉体里各种感受喜怒哀乐、善恶美丑都是假的,这就称为“弃知”。
“弃形”、“弃知”把肉体、精神中的所有现象、所有作用、所有功能、所有结构都看透看穿,达到最后一个 “空” 字。用庄子的话说就是一个气,气组成这一切,由气组成心灵世界,由气组成肉体世界,由气组成环境世界,所以讲“三弃”就是这个道理。
用佛陀大小乘、显密教、教下宗下所有的说法,就是把它看空,因为它是虚假的,是幻的。《圆觉经》有一个号称“无上大法”的法门:“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所以“离幻”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叫你“离幻”?因为真正学佛就落到“离幻”这两个字上,离开这个幻觉般的、梦一般的精神世界、肉体世界和物质世界。所以《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幻”,所以“离幻”就讲完了。怎么才能“离幻”?“先从知幻入”或“需从知幻入”。而我们现在把人生看成梦、把人间看做梦、把物质世界、精神世界都看成梦,只是一种理论上、文字上或者口头上,把它看成了梦,看成了幻。当进入这个思想境界时,自己觉得已经得道了,已经离开了,而这恰恰是千古学佛的最大误区,也是最大悲剧。一切口头禅、文字禅、狂禅、呆禅、野狐禅、葛藤禅等等都从这里出来了。
原因是什么?没有从“知幻入”。你说它是假的,你进入假的了吗?你说人间是梦,你真正进入人间深处没有?有很多书呆子,在书房里坐一辈子,两耳不闻窗外事,风声雨声全然不顾,家事国事根本不管,天下事充耳不闻。说人间如梦,这个梦,入都没入,连知都不知道它是梦,又何谈离开这个梦?就像有的人说,我不要名利,我早就超越了名利,结果说钱钱没有,说名名没有、说功功没有,什么都没有。没有功何谈抛弃功?没有名何谈抛弃名?没有利何谈抛弃利?所以,没有“幻”,又如何“离幻”?没有“假”,又如何离开“假”?
韩老在这个地方是用了一生的心血和无量无边的心酸说出了这句话,这句话是透骨透髓的话。这是跟韩老的百年沧桑、一生遭遇,可以说是打落牙齿合泪吞,得出的杜鹃啼血般的心得体会,是用这样的心得体会写出了“离幻需从知幻入”。
真正看空这个人生、看空这个人间,那是要饱经沧桑,是要磨砺人生,把人间沧桑,把人间遭遇吃透、尝尽后,才知道人生如梦啊!人间如梦啊!所以“离幻需从知幻入”,这个时候再来谈一个“空”字,那才是货真价实的一份“空”的智慧和一份“空”的内涵。这才是真正的“空”。
最后一句,洞明三界总微尘。
“洞明”,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下联是“人情练达即文章”。“洞明”二字,透彻地洞察,明白晓畅,一览无遗,这叫“洞明”。所以说真正“洞明三界”,哪“三界”?佛经的正规定格,“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老百姓有句俗话,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有的人解释“三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这个话也可以作方便解。但是正规的定格,“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所有的生物,凡有情感、有欲望的生物,都在第一界欲界里面。比如食欲、睡欲、性欲,由这三欲派生的一切其他欲望,包括钱的欲望,情的欲望,各种真善美的欲、假丑恶的欲等,一切的欲都欲界里。所以,人是欲界中的最高精英,人就活在欲界中。要以欲界为代表就以人的生命为代表,生命中有各种各样物质、精神的欲望。
第二界,色界。色界就超越欲界了,超越了情感,超越了各种意志和追求。就纯粹是形形色色,有形状、有挚爱、有色相的这样一个阶段。这就在无生命、无情感、无欲望的阶段,包括我们精神世界的有些现象,比如纯科研、纯哲学这一类似的都是纯物质的、无机物的,这都属于色界范围。
无色界,当然更包括那些无形、无相,有为的各种精神智慧、精神理念、精神现象中生生灭灭、千变万化的存在。重重无尽的功能作用,如能量世界、量子世界、四大作用力(万用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它没有欲望,它没有形色,但它是能量的一种层次、能量的一种存在的千变万化,这叫无色界。
所以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是佛家智慧对整个宇宙分的三个基本层面。韩老说“洞明三界”,能不能洞明?如果不能洞明,“离幻”就做不到,要回到真如本性,要说得空,也只能说说而已,得不到,做不到。
“洞明三界总微尘”,这个“总”字,总是,总不过,总扩下来,就是洞明三界总不过是微尘。空间上讲就是微尘,时间上讲就是刹那。所以微尘,刹那,是佛教智慧的用语。“洞明三界总微尘”,三界总是微尘,刹那而变化出来的东西。什么叫微尘?量子力学所说的比中子、质子、夸克还小的、微妙的这种所谓“邻虚尘”、“极微尘”,在《大道问学》中专门讲到这个,由邻虚、极微到微尘,微尘乘以七倍就是金尘、水尘、耗尘等。用现代话讲比基本粒子还小的,比波粒二象性还要微妙的真实存在。并不是“空”就是没有存在了,“空”就是指的这种存在,“空始教”说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指的“邻虚尘”的微尘。所以“洞明三界”这种微尘就是所谓道真,所谓的宇宙真如、佛性真如、大道本体都是指的这个。一切假象最后的真,都在这个地方。所以“洞明三界总微尘”啊!
这个时候同体大悲了,无缘大慈了,众生平等了,到这个地步,就是得道了。从这个角度,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所以“空”并不是指的没有,“空”是指存在,真实的存在。这种真实的存在,表现为各种差别、各种变化、各种山河大地、虫鱼鸟兽、人间万象,而各种无数的你争我夺都是假、都是幻、都是梦。所以要离假、离幻、离梦,先从知假、知幻、知梦入。所以“离幻先从知幻入,洞明三界总微尘”。就是这个义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