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仁市屯脚镇鲤鱼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守好自然人文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同频共振,如今,苗寨“火”了,乡村美了,鲤鱼村里也开出了民族团结“幸福花”。
图为鲤鱼村航拍
鲤鱼村是以苗族聚居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正值秋收的苗乡鱼跃稻香碧水流,当地绣娘杨国青除了忙秋收,还忙着赶苗族服饰订单。
图为杨国青接受采访
屯脚镇鲤鱼村绣娘杨国青说:“这个是我们拿来做围裙的,绣前面带的那块裙,我绣的是平针绣,还有十字绣,我们还要干农活,平时有时间就做,我们这个是手绣的,卖得贵一点,卖一万多。”
图为田锦华接受采访
屯脚镇鲤鱼村党委书记、村主任田锦华说:“鲤鱼村少数民族人口占92.62%,其中苗族人口占比超70%,鲤鱼村的苗家姑娘从小都会织布、刺绣,在我们村经过培训的绣娘就有200名左右,大家能通过刺绣吃上手艺饭。”
图为苗族妇女正在刺绣 熊庭波 摄
这些年,鲤鱼村走出家门学习技艺、开办民族服饰店的妇女越来越多,绣娘们带火了鲤鱼村的苗绣,也让日子红火了起来。村里的农家小院、种植养殖、饮用水企业厂房、特色民宿客栈、游乐项目越来越多,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鲤鱼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田锦华说:“几十年前,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语言不通,无法对外形成交流交往,群众长期生活在穷困潦倒中,为了改变鲤鱼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们深入群众中去走访调研,去取经,借鉴别的村寨发展经验,就四处跑项目,要资金,以强基建、促开发、引商企的理念,开始了鲤鱼村的‘改头换面’之路。”
经过调研,鲤鱼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凝聚民族团结发展意识,推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文化传承,让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田锦华说:“我们坚持把‘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关键就是抓发展’作为工作理念,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鲤鱼村现有党员109名,90%的致富带头人已加入党的事业中来。将‘办好一个节、演好一台戏、唱响一首歌’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来抓,重点打造苗族服饰、手工刺绣、蚕丝被等特色产品,在发展中传承民族特色。重点挖掘鲤鱼村悠久、古朴的民族文化,每逢‘八月八’活动,苗乡儿女都会用舞蹈、歌声等宣传党的好政策。”
图为苗族舞蹈表演
农历八月初八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是苗族同胞的盛会,省内外各民族群众齐聚于此,在“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文化氛围中交往交流交融。
屯脚镇鲤鱼村文艺队队员杨安秀说:“苗族是一个很好客的民族,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年八月八都是我们苗族的节日,群众都特别喜欢,很兴奋,很多人通过歌舞,表达我们苗族的情意,有了这个平台,外面的朋友就可以互相交流。”
依托鲤鱼村自然人文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优势,鲤鱼村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广场、民族团结文化长廊、民族团结食堂、乡村振兴展览馆等设施,建立村级文艺队伍,开展民族文化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参与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奋斗,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田锦华说:“现如今的‘八月八’民族广场,不仅是鲤鱼村群众的文化广场,更是党建广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也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红色阵地。”
鲤鱼村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下,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各族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田锦华说:“下一步,鲤鱼村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攻坚克难,砥砺向前,继续以党建为引领,继续抓好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按照做精一条线、盘活一颗米、拉长一根线、唱响一台戏、激活一潭水的‘五个一’建设思路,将鲤鱼村打造成‘山水鲤鱼·韵味苗乡’乡村休闲旅游体验胜地,让各民族同胞共同团结奋进、共同繁荣发展,建设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兴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黎凤花 郑书彩 报道)
编辑:吴林洁 刘明霞
责编:潘飞 陈合丽
编审:周星松
总监制:赵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