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济日报坚持并深化“评论立报”理念,拓展主流舆论阵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评论作品。笔者3年来撰写发表百余篇经济新闻评论,多数稿件被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转载,有些还登上热搜,成为网络爆款。根据评论写作和编辑经验,笔者认为当前一些经济新闻评论存在以下四个方面误区,并相应提出了改进办法,以提升稿件传播力。
一、博而不专,杂而不精
抓住有价值的“点”,胜过铺陈浅层次的“面”
一些评论稿件泛泛而谈、蜻蜓点水,停留在浅层次对问题的描述、批判层面,空话套话连篇,造成博而不专、杂而不精,读来味同嚼蜡、索然无味。泛泛而谈,就是不深入、浮在表面。究其根本,还是对问题缺乏深入调研和专业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评论稿件浅尝辄止,往往缘于没有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自然就难以进行前瞻性思考和深刻表达。
实践出真知,调研察实情。2023年5月,笔者在南方某省调研采访发现,部分地区民宿偏离基本定位,同质化现象严重;有些地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急功近利苗头,推出不规范的缴税等优惠政策;还有些地区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流量误区……针对这些现实问题,笔者和专家深入沟通,梳理思路,形成观点,于2023年6月18日至20日在《经济日报》2版连发3篇评论,分别为《乡村民宿应避免同质化》 《“内卷式”招商引资要不得》《乡村振兴要摆脱流量误区》,谈问题、找症结、话对策,该组稿件在互联网上引发热烈反响,获得经济日报月度“A级”好稿。
守正创新,往往需要从细节着手,而不是全方位发力。从形式上看,经济新闻评论的创新,既可以是论点的创新,也可以是论据的创新,还可以是论证的创新。无论哪一种创新,都有其价值和意义。从内容看,经济新闻评论既可以呈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也可以针对老问题提供新思路,还可对趋势性、苗头性现象作出前瞻性预判。总之,抓住有价值的“点”,胜过铺陈浅层次的“面”。
二、诉诸情绪,缺乏理性
看待复杂的经济热点事件,要客观理性辩证,不能止于情绪化宣泄
一些评论稿件把经济现象诉诸非理性,以简单是非判断煽动大众情绪,干扰正常的舆论走向。有些作者对市场经营主体运营模式、转型方式、发展方向进行道德绑架,以市场发展的一般标准作出是非判断,全盘否定另辟蹊径的创新;还有些作者缺乏基本同理心,手持道德指挥棒,把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不分青红皂白推给经营主体……
在非理性情绪影响下,网络上不时就会出现一些奇谈怪论。比如,“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淘汰传统产业”“所有地方都要尽快上马新质生产力项目”……这些观点在社会上引起了负面影响。对此,《经济日报》连续刊发四篇评论,予以坚决回击。其中,2024年3月14日头版刊发《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放弃传统产业》指出,传统产业不代表落后生产力,而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3月16日头版刊发《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高度警惕“先是一哄而起,最后一哄而散”,各地要因地制宜把握自身在区域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总体布局中的定位。这套评论立意精准,问题意识强,从客观角度辩证说理,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累计传播量过亿次。
坐井观天,是价值判断的禁忌。价值判断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篇评论质量的优劣。看待复杂的经济热点事件,要客观理性辩证,不能止于情绪化宣泄。需要看到,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观察中国经济发展,增长速度是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短期波动中看到大趋势。
三、混淆概念、本末倒置
只有把概念弄清楚、把道理说清楚,才有可能引发共鸣
部分作者缺乏相应的基本经济常识,没有搞清楚专业术语的真正含义,混淆概念,论述混乱,难以自圆其说;还有些作者不掌握经济现象背后的深层规律,逻辑不清,本末倒置,难以给读者提供有启发的观点。
不同于其他领域,经济新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说理过程中需要更加严谨深入。比如,针对部分房产中介声称可以“负首付”买房乱象,笔者在《经济日报》2023年5月28日2版《“负首付”看似馅饼实为陷阱》一文提出,“负首付”属于偷换概念的文字游戏,是对法律底线和制度红线的公然挑衅;针对节假日旅游市场价格水涨船高,甚至出现“抱团涨价”现象,笔者在《经济日报》2023年4月22日2版《跟风涨价往往得不偿失》一文提出,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才是长远之计,如果商家想走捷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针对牙膏价格过快上涨、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现象,笔者在《经济日报》2023年11月1日12版《十元以下的牙膏去哪了》一文中指出,标签化溢价作为商品营销手法,近年来大有泛滥之势……
有理走遍天下,但有理未必能服人。只有把概念弄清楚、把道理说清楚,才有可能引发共鸣。对此,首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积累,切实提高认识水平;其次要把经济生活中的现象讲透彻、讲明白,有事实有支撑,有数据有依据,既能够给人启发,又引人深思;第三要慎思明辨、至善穷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四、一概而论、纸上谈兵
从理论源头厘清相关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经济新闻评论中,在面对如何解决经济社会中存在的诸多具体现象时,经常会看到“加强监管”之类的观点,将产生问题的原因简单化、绝对化,给出的建议对策偏离实际,有悖于市场经济理念;还有些作者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部分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臆测,以结果导向作为评判准则,纸上谈兵,脱离实际。
比如,一些网红主播蓄意设计剧本和话术,通过直播带货虚假营销,欺骗消费者。笔者在《经济日报》2023年10月9日2版《直播带货不可消费“信任”》一文中指出,乱象屡禁不止,不仅仅是由于职能部门监管缺位,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平台把“流量为王”奉为价值追求,长期不作为;对于部分房产中介屡屡泄露公民信息的问题,笔者在《经济日报》2023年9月10日5版《房产中介泄露个人信息于法不容》一文中建议,对于重点领域问题的整治,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推进全链条综合治理。
需要看到,市场经济中必要的监管不能缺位,但监管并不是万能的。从经济学上看,监管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现象而采取的行政干预行为。产生市场失灵的原因较多,包括但不局限于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垄断或不完全竞争等。要有的放矢解决相关问题,从理论源头厘清相关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泛化通过行政监管的方式进行干预。一些市场乱象的出现,并不是因为缺少监管,有时候反而是由于监管太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管制过多,不仅影响公平和效率,也会冲击收入分配,最终出现更多市场乱象。
最后,再好的评论作品,只有让用户真正阅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正向价值。在互联网语境下,好的观点和内容,如果缺乏表达技巧,整篇文章会黯然失色,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越高,市场预期、市场信心等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就越大,舆论引导就越重要。发展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实现的,解决问题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只有善于转变落后思维,加快创新步伐,才能让更多优秀评论作品精确抵达受众,真正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来源 《中国记者》
编辑 冯路玉
二审 曾敏
三审 陈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