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传媒观察 | 四维发力,让主流叙事可感可近可亲

摘要

浙江日报在头版开设“第一视点”专栏,对栏目报道机制、工作流程进行系统性重塑;深入开展蹲点调研,到基层和群众中“淘金”,在火热的实践里“识珠”; 创新语态、改变文风;在增强产品“网感”上做文章,在拓宽分发渠道上动脑筋,让“主流叙事”变得更加清新畅达、可感可近可亲。

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习近平同志曾在浙江工作6个年头,留下了巨大的思想和实践富矿,这是浙江的宝贵资源和巨大财富。

为充分用好这一资源宝库,做好总书记报道、从省域层面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3年8月起,浙江日报在头版开设“第一视点”专栏,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素材挖掘、内容语态、传播模式,将宏大叙事与动人细节融合起来,让“主流叙事”变得更加清新畅达、可感可近可亲。

一年来,专栏共推出长篇通讯、评论、短视频、H5等115篇(个)融媒体产品,总传播量超17亿,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成为省域层面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传播的全新探索和生动实践。

聚“精兵”建“战队”,打好报道“协同战”

新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革。重大主题报道检验着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和舆论引导力,是主流媒体必须做好的必答题。省域层面系统性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的报道,更需要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大格局研究谋划、创新突破。对此,浙报集团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好“第一视点”专栏报道作为工作“置顶项”,对栏目报道机制、工作流程进行系统性重塑。

集中优势兵力,组建专班战队。浙报集团大胆破除机制束缚,组建工作专班。专班打破部门藩篱,抽调集团内部各个采编部门的精兵强将组成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共4支战队,集团社长和集团总编辑担任队长、靠前指挥,集中优势兵力打好“协同战”。同时,为进一步规范采编流程、严守安全底线,制定完善包括选题策划、采访写作、审核把关、传播推送、考核激励在内“全流程、闭环式”的专班运作机制,为做好“第一视点”专栏报道提供制度保证。

围绕中心大局,创新选题策划。4支战队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总书记重要会议活动、重要时间节点,提前两三个月梳理摸排出本领域相关重大事件、重要节点等,谋划相关选题;集团工作专班每月集中召开选题策划会,讨论确定选题。一年来,先后策划推出一系列聚焦中心大局、紧贴新闻热点的选题报道。比如,去年8月15日,全国首个生态日到来之际,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余村十八年》;围绕首届良渚论坛,策划推出《良渚纪事:文明的实证与对话》;结合改革开放45周年,策划推出《“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义乌故事:何以勇立潮头》;围绕党纪学习教育,策划推出《记者手记:打铁必须自身硬》;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策划推出“习近平在浙江的改革故事”系列报道……这些选题推出后引起广泛关注,为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全新案例和丰富佐证,也迅速打响了栏目的品牌知名度。

传媒观察 | 四维发力,让主流叙事可感可近可亲

2023年8月14日,浙江日报在头版推出“第一视点”栏目首期报道。

抓“活鱼”挖“独家”,充实新闻“素材库”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强调“了解情况的渠道千条万条,但是调查研究要放在第一条,这是不可替代、不会失真的一条”“现在通信很发达,通过打打电话、发发微信、看看材料也能了解很多情况,但毕竟隔了一层,没有现场看、当面听、直接问和‘七嘴八舌式’的讨论来得真实鲜活”。

新闻采访,同样如此。今天,万物可“上云”,万事可“搜索”,记者可以通过更便捷、更轻巧的方式获取信息,但“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任何一种方法都难以代替深入一线、深入生活的调研采访。“七分采,三分写”“出门摔一跤,也要抓把泥”,这是新闻采写的通理,也是“第一视点”专栏创作的要求和常态。一年多来,集团专班成员围绕选题,深入开展蹲点调研,到基层和群众中“淘金”,在火热的实践里“识珠”,挖掘新故事、新人物、新细节,为写好“第一视点”专栏报道搭建了丰富的“素材资源库”。

“沾泥土”“带露珠”。脚下沾有多少泥土,笔下才会有多少精品。为采写“第一视点”专栏开篇之作《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余村十八年》,记者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蹲点调研,几乎走遍了余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户人家,先挨家挨户摸底“海选”,再一个一个登门细访。“好几次,胡加仁都会去村里那棵百年老银杏树下,看着枝丫上新发的嫩芽,默默地发问:你说我们的路到底怎么走啊?”“春日的阳光洒在汪玉成身上。35岁的他到余村不足一年,本就稀疏的头发又少了,成了别人口中的‘光头老书记’。”这些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和感受,没有大量扎实细致的采访,是很难观察感受到的。同样,采写《良渚纪事:文明的实证与对话》一文时,记者在杭州良渚蹲点近两周,考古所、街道、乡村、博物院、遗址公园等一个个走过去。仅时任良渚管委会领导陈寿田,就采访了两次,还听了他作的三场讲座。为了采访“行程满满”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记者专程赶到萧山机场接机,“见缝插针”一路访谈。文章见报6000余字,但采访记录却有10万余字。

“涉深水”,强“四力”。人在现场,蹲在一线,不仅会有最真实深刻的感受,更可以获得很多独家的线索。这些材料和线索,让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故事更加真实动人,成为提高“第一视点”专栏报道原创度、生动性和传播力的关键因子。

比如,2023年12月22日浙江日报刊发《“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义乌故事:何以勇立潮头》一稿,其中一个故事讲述习近平同志如何推动义乌强县扩权改革。而此前的书籍和报道中,关于这一故事仅有三四百字。当时的义乌发生了什么?对于改革,大家的意见统一吗?改革推进顺利吗?通过为期一周的蹲点,记者层层追溯、抽丝剥茧,从改革办到政研室,从时任干部到现任干部,从本地居民到外来创业者等,一个个问过去、聊过去,还翻阅资料反复求证,不仅得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还发掘了“外商上访”等此前从未写过发布过的新故事和新场景,丰满了整个章节。一位学者说,自己虽然熟悉“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12个字,但读完报道后,看到了前所未闻的故事,知晓了义乌二次改革的来龙去脉,从全新的视角再次认识了“义乌发展经验”。又如,记者在采写《人才聚 事业兴——浙江人才强省二十年故事回眸》时,采访到很多习近平同志当年关心鼓舞中科院院士毛江森、帮助他渡过难关的动人细节。这一个个在蹲点采访中获得的独特的、原创的、珍贵的优质信息,也在后续帮助“第一视点”专栏报道打破了简单化的材料堆砌,跳出了扁平式的表态铺陈,实现了更高品质的呈现。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一年多来,从确定选题到拟定提纲,从实地蹲点到补充“复盘”,战队成员全身心地投入一篇篇报道的采访,用脚走,用嘴问,用笔记,用眼睛观察,用大脑思考,挖掘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也探寻素材背后的本质意义,成为新闻记者转变作风、强化“四力”的生动案例。

接“地气”抵“人心”,增强叙事“亲和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新媒体时代,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介形态层出不穷,人们被海量资讯包围,一方面渴望原创优质内容,一方面又对一些主题报道中“高大上”的叙事方式不感兴趣。因此,重大主题报道要吸引受众关注,需要创新语态、改变文风,更善于叙事,更加接地气,才能“好看”又“耐看”,成为在舆论场争夺话语权的拳头产品和重要砝码。

“第一视点”专栏的开设,旨在循迹溯源,深入讲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和传播。一年来,许多“硬核”的主题报道获得年轻受众认同,引发较大反响,比如《民呼我应 民呼我为——浙江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20周年》一文,全网传播量超6500万,《记者手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全网传播量近6000万,展示了主流叙事可感可亲、触达人心的力量。

坚持用故事“说话”。一个好故事,胜过一堆大道理。故事的尽头是思想,探索省域层面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不仅要讲好理念,更要讲好故事,以故事来反映实践中的思想伟力,增强报道的吸引力。一年来,浙报集团各战队记者用心讲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让读者从中感受跨越时空的思想力量。

比如,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是一个宏大的主题。《记者手记:春节的故事 温暖的牵挂》一文,聚焦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度过的5个春节,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坚持下到湖州长广煤矿1000多米深的矿井,和矿工一起吃饺子、解决矿工住房难等感人故事,以小见大,展现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起到了“一滴水里见阳光”的效果。再如,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对于老百姓尤其是年轻读者来说,理解相对困难。在2024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记者走进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诞生地——金华市武义县后陈村,回溯“后陈经验”萌发、实践的过程,深度挖掘习近平同志在后陈调研、推动“后陈经验”制度化并走向全省全国的故事,对抽象概念予以具象呈现,从而抵达更多受众。

坚持以细节“传神”。故事精不精彩、生不生动、感不感人,细节见真章。真实传神的细节,能够启发丰富的联想和共鸣。捕捉和表达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正是“第一视点”专栏报道创新文风、写好故事的重要一环。比如,《良渚纪事:文明的实证与对话》一文,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听到影响良渚遗址安全的湖州德清县6家石矿场关停有困难后,亲自协调“关矿”的故事。“习近平同志当机立断:‘明天,就去湖州。’”文中这句简短的话语,一个有力的细节,彰显了习近平同志对良渚保护的高度重视,胜过大段的铺陈。再如,《民呼我应 民呼我为——浙江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20周年》一文中,写了缙云县长坑小学学生傅金杰吃上“爱心营养餐”的故事,其中有两个细节:一是“博士菜”,“几乎每个教室的最后一排,都是瓶瓶罐罐依次排开。铁茶杯、玻璃瓶,里面装的,都是被称为‘博士菜’的梅干菜。”“天一热,梅干菜发霉长毛,舍不得扔,霉掉的也接着吃。”二是喝牛奶,“红烧肉、蔬菜,居然还有牛奶!傅金杰心急忙慌打开包装,喝了一口,却差一点吐了出来。”“从没喝过牛奶的他,过了好几天才习惯。”两个细节,一组对比,以小见大,让人们感受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山区实施“爱心营养餐”工程的重要性。

坚持与读者“共情”。新闻报道只有在情感上最大程度抵达读者内心,才能真正做到舆论引导。“第一视点”专栏强调将厚重主题进行柔性表达,用人民群众的视角,用平实朴实的话语,贴近读者,引发共鸣。几乎每篇报道,都有重要的笔墨用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小人物”和“新实践”上。《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余村十八年》里的潘春林、俞小平、汪玉成,《“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义乌故事:何以勇立潮头》里的张吉英、穆罕奈德,《民呼我应 民呼我为——浙江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20周年》里的蓝燕红、傅金杰,《大陈岛的时代问答》里的张寿春、王宗楣、陈招德,等等,一个个普通人就生活在读者的身边,在时代浪潮中实现命运变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创造精彩人生。这些平凡人物的故事,让受众愿意读下去,拉近了读者与总书记的距离,于自然而然处,恰到好处直抵人心。此外,在“第一视点”专栏报道采写过程中,专班成员还有意识地打破以往重大主题报道写作的“惯性”,讲家常话,用接地气、年轻态的词汇,将宏大叙事转化为与时代特点相适应的新闻表达。比如,“习近平同志亲自上阵‘吆喝’”“他在会上脱稿讲话,给领导干部细算了‘三笔账’”等表述,朴实自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强“网感”勤“吆喝”,提高产品“到达率”

俗话说,酒香还要勤吆喝。好的思想、好的内容,既要通过生动、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也要以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渠道传播出去。“第一视点”专栏开设以来,在增强产品“网感”上做文章,在拓宽分发渠道上动脑筋,在持续不断的“吆喝”中,提高产品的“到达率”,扩大栏目覆盖面、提高栏目影响力。

丰富产品“样态”。在“第一视点”系列报道中,以故事化手法,持续推出受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不断增强报道互动性、趣味性、可读性,让报道更有“网感”。目前,我们已经探索形成“1+N”多样态的报道形式,“1”是指栏目主稿,以报纸长篇通讯为主;“N”则是围绕主题制作推出的,包括特写、评论、长图、微影像、H5等在内的多种形态的产品,以新媒体产品为主,便于互联网传播,扩大栏目传播面。如《融媒长图|余村十八年》以插画形式描绘安吉县余村绿色发展历程,画面优美灵动,叙事有趣生动,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转变。同时,集团所属新媒体平台还积极配合当期稿件,在微博等社交平台开设话题、加强互动,进一步放大报道影响力。

奏响传播“合唱”。省市县三级媒体转载推送,在首页首屏等显著位置突出呈现。对于重点融媒体产品,加大分发推送力度,积极联系并推荐给中央级媒体、“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头部商业平台等。比如,前不久策划推出的“习近平在浙江的改革故事”系列报道,经省市县三级媒体分发传播,并被央媒及主要商业平台转发,全网传播量破2亿,形成了强大的传播合力。这些有故事、有温度的融媒体报道,让受众深切感受到总书记改革为民的领袖风采和深厚情怀。

目前,“第一视点”专栏已有包括《抓出好作风 改出高效率——机关效能建设的浙江故事》《记者手记: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20周年之际再访后陈——一村之计 一国之策》等20余篇主稿,被人民日报客户端、央广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新闻网、环球网、中国经济网等20余家中央媒体转发,进一步提高了重大主题报道的“到达率”,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入脑入心。

来源 《新闻战线》

编辑 冯路玉

二审 曾敏

三审 陈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