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毕业那一天,很多同学抱头痛哭,难舍难分。
毕业多年后,有人拉一个群,让同学们在网络相见,一起聊过去的故事。
就在我们以为“同学请,一生情”的时候,却陡然发现,每次聚会,都聚不齐。
更现实的是,第一次大聚会,人数还算多,后来的聚会,人数越来越少了。
到底是什么情况,导致很多同学,在群里,却不说话,又没有打算退群,参加聚会呢?
01
混得不好的人,在老同学面前显得没面子。
人要脸,树要皮。在任何场所,人都希望自己是一颗闪耀的星星,一开口就被大家点赞。
若是一开口,就被大家耻笑,或者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这就让人很尴尬,浑身不舒服。
也许同学之间,并没有各种攀比,也不会嘲笑谁,但是人爱面子的一面,无法彻底抹去。
尤其是一些曾经做了班干部,在班里很出风头的人,后来到社会上,混得很糟糕,面子就更是碎了一地。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说:“世界本身并不复杂,是我们把世界看得复杂。”
确实,人与人交往,我们会忍不住在乎他人的眼神,咀嚼他人的话,从而给自己带来精神内耗。
群聊、聚会一开始,就想到自己卑微的样子,有一种“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滋味,那么还不如隐身,闭嘴。
02
看透社交本质的人,不会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利益、遥不可及的人身上。
离开学校,同学们开启了四海为家的工作模式。
经历了多年的社会磨砺,同学们的经济和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人的三观,也变得大不一样了。
真正能够为自己所用的同学,已经转换成“朋友、合作人”之类的关系,大家都习惯私下交流。此外,一大群同学,都是可有可无的人。
撇开利益的因素,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同学并不在本地混,他们去了外省。
从外省赶到家乡去聚会,也单纯是为了一次聚会,其概率有多大?想一想,就是不太可能的。
多少人,几年都没有回家乡了?他们的事业发展、小家庭的发展,都是外地。因此,人脉圈也在外地。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再好的同学,要互相帮助,也是鞭长莫及的样子,而身边的人,还可以搭把手。
社交,无非是钱财利益、情绪价值之类的交换,若是不能,那就算了。
03
习惯旁观的人,在群里看大家聊天,寻找一点点青春的回忆。
为什么不参加聚会,也不聊天,但是也不退群呢?
大部分的同学群里,能够常常聊天的人,也就那么几个“熟面孔”。他们一般是性格外向,喜欢展示自己,或者是喜欢组织聚会的人。也有一部分人,在外头混得不错,炫耀一番。
当然,也有一些同学,会聊起往事,说读书的时候,谁喜欢谁,谁追求谁,谁帮助了谁。也有一些曾经不敢说,后来大胆说的故事。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同学群,看到同学们的变化。有的同学,曾经一头乌发,后来也秃顶了,早已不是当初的白衣少年;有的同学,还一点都不显老,也喜欢打扮;有的同学,已经做奶奶了,却还保持青春的样子。
看到同学们一路上的改变,真的令人感慨万千。不过,自己感慨就好了,不要告诉大家。
也许在外地混,不想参加聚会的人,通过其他同学的小聚,也能够看到青春的影子。
长期不开口聊天,不等于直接忘记大家了。也许每一条消息,都看过,都会触动自己。
04
懂得为人生留退路的人,不和同学交往也不退群,来日也许用得上。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这人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三五句话说不清。
今天在外地混的同学,也许在明天回到了本地;今天在本地混的同学,也许改天就到了外地。
一些在外地混的同学,但是户口还在家乡,对于家乡的一些体制内的同学,是需要保留关系的。
万一有一天,为了到家乡买房子,办理户籍,或者开证明等,这就涉及到关系网的问题了。
保留了同学群,其实就是保留了一个潜在的关系网。
从同学群里,直接“艾特”某个同学,和贸然去找某个同学私聊,这情况是大不一样的。在群体的人,格外有一种亲切感。
事实上,某个同学帮不了你,但是你在群里表达了诉求,就有其他的同学,会搭话,可以帮助到你。
世界万物都在变,谁都不能做一根筋的人。预留方方面面的退路,这才是聪明。
05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是啊,对于那些在同学群里,不说话,不参加聚会的人,我们不要过多去排斥他们,尊重他们的选择。
有人喜欢热热闹闹的聚会,有人喜欢炫耀,也有人一直低调,还有人习惯了隐身,各有千秋。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从毕业那一天,我们的同学情谊,就慢慢淡了。后来又在群里相聚,那也是多了一种联系方式,而不是把一个班的感情,都找回来了。
允许每个人做自己,比起苛求人参加聚会,在群里展示自己,显得更加有修养。
如果一天你也不想聚会,就大大方方地拒绝邀约好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顺其自然。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