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石头。
一个85后,酷爱解读《天道》与《天幕红尘》。
每日一更,喜欢的话,请点个关注。
《天道》解析,全网首发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h1 class="pgc-h-arrow-right">什么是天国?</h1>
天国是每个人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
这个解释应该可以被很多人所接受。
可是这样的天国去与不去又有什么区别。每个人心中的境界不同,所看到的天国也是不相同。
因信而得救,因信而得上天堂。
如果去的都是一个天国,那么天国应该是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最后需要出离的是各自的观点,立场。
什么是窄门?
不因上天堂与下地狱的因果关系,而具有的极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门。#天道#
如果窄门是通往天国的唯一入口,那么我们所有当下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最终所追求得不过是为了寻找一个心不苦的所在。
<h1 class="pgc-h-arrow-right">当下即是天国。</h1>
“如果是骆驼穿针的天堂,我敬仰他们,因为我做不到。”
丁元英看见的天国并非是来自于神的应许。
太深的觉悟和太复杂的炼造过程,是一道靠人性本能,很难迈进的窄门。
众生与上帝的约,并非仅仅因为信便得救。
而是还有更复杂的修炼过程和更深层次的觉悟。
因信而得救,因不信而下地狱。
这并非是得救的标准,而是智与善的魔术,非读懂的人不能理解。
王庙村的妇女用自己的立场观点,给丁元英虚构了天国的假象。
她的观点就是只要你信就行了,信就能得救。
因此,她极力地想拉丁元英入教。
她的认知条件里,只要你信了,就能得救。
这个观点如果继续延伸,延伸到更深层次的地方认识,很多知识和道理的用,不是因为你听过便有用。
最终还是要反馈到一个如是观照上。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因信者而得度,因不信而下地狱。</h1>
重点还是要落在这个信上,该信什么?
知识和道理是无用的,用才有用。反馈在事相上,便是所谓的精神支撑是什么!
如果天国也是具备美丑善恶的属性,那么这个天,是什么天?
天国不具备美丑善恶属性。
天是什么?天是神,是上帝,是创造万物者,是全能全知者,是遍在不可见者……一句话,天是道,是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
王庙村妇女所指的天国,是一个可望而不及的地方。凭与神的约可以进天国,不能进入天国,同样也应为与神的约。
了妄唯真即是天堂。
救主的文化,唯有救主可说。
丁元英看到的“天堂”,即是天堂。
刘牧师问:“你信神吗?”
丁元英答:“信,了妄唯真即是神?
破除一切事物的外在立场观点,而直指事物本质既是神。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即是神。
牧师所指的”神“,是指某类的观点。
而丁元英回答的”神“,是事物规律。
用叶子农的话说,便是见路非路,即见因果的境界。
剥离开外在的因素,直见事物本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丁元英与刘牧师的讨论,我并不认为是谁高明谁愚蠢的问题。
而是彼此价值观的不相同,或者说是彼此对神的定义的境界不相同而已。
窄门是基督道德理想的最高价值。当你穿过这道窄门之后,你才能见到上帝。
王明阳茫然地问:“天国在哪儿?”
小丹庄重地说:“天国在你心里。”
价值观的不相同,便引出立场,观点,好恶的不一样。
但不意味着,因为彼此观点不相符,各自持着的道理是无效的。
仅仅是观点不能彼此兼容而已。
按照刘牧师的标准的,丁元英的对基督的理解,是离经叛道的。
“神和人是什么关系?”
“不一不异”
<h1 class="pgc-h-arrow-right">《天道》的很多观点,都是出离的观点。</h1>
让读者用另外一个视角,去审视,去发现。
无所住。
小丹遇难之前,丁元英曾经在心里默默地告念,真希望有一个,祈祷就管用的天。
《天道》的道理和知识,站在不同的角度,立场,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认知和认识。
随着你的觉知层次,越来越靠近真理真相。同时,也会让你陷入无尽的思考陷阱里面。
看到这本书,就像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能听见不一样的声音。
同一件事,因为角度不同,得出结论也不相同。
叶冯刘和肖亚文,面对同样的事实,为什么会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
有了一个丁元英,王庙村就真能得救了吗?
……
已经被翻遍的问题,当重新被审视以后,又会看见不一样的结果。
认知层次的差别,便是来自这里吧。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就是路。
可是,我们的路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