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18日,紅軍先遣部隊來到了甘肅宕昌縣達哈達鋪,駐守哈達鋪的國民黨軍望風而逃,紅軍戰士順利占領了哈達鋪。
一進哈達鋪,戰士們都驚呆了,這個哈達鋪怎麼這麼富啊,滿大街都是商鋪,往街上一站,飯菜的香味直撲鼻子。
部隊首長首先想到的是解決戰士們的吃飯問題,因為這些從無人區爬冰卧雪、吃樹皮草根過來的戰士們已經好多天沒有吃過像樣的飯菜了。
後勤部門給戰士們買來了包子、羊肉等各種熟食,戰士們看見這麼多好吃的,那種心情簡直無法形容。
但是首長發話了,飯菜管飽,但是不能撐着,因為以前有過教訓,有的戰士因為餓急了吃起來沒飽,竟然撐壞了。
哈達鋪遠景
很快,紅軍大部隊開進了哈達鋪,毛主席和中央的上司也都來到了這裡。中央下令,在哈達鋪進行6天的休整。
這個哈達鋪是個什麼所在?中央為何要選擇在這裡休整?它在中國長征中有怎樣的意義。
1、長征途中的加油站
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被迫離開蘇區,進行戰略轉移。
這是一次悲壯的轉移,紅軍離開了自己的根據地,希望找到新的落腳點,也就是建立新的根據地。但是蔣介石是不會給紅軍這樣的機會的,他派出大軍一路對紅軍進行圍追堵截。像曆史上人們熟悉的什麼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都是長征途中的經典戰役。這些戰役除了能表現毛主席戰術水準之高,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戰争的慘烈。
失去了根據地,也就失去了可靠的彈藥和糧草的補給,紅軍可以說在一年的時間裡都是在沒有後勤保障的前提下跟國民黨軍鏖戰。
當然紅軍可以靠打勝仗進行補給,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紅軍減員非常嚴重,長征初期,紅軍有8.6萬人,到達哈達鋪的時候,紅軍才剩下7000人,後期的紅軍已經無力跟國民黨軍正面對抗,是以隻能走人煙稀少的地區,這樣才有了爬雪山、過草地的極端艱苦的行軍。即便這樣,蔣介石的部隊依然窮追不舍。
當時紅軍有多艱苦,從陳赓大将的回憶錄中可見一斑。在回憶錄中陳赓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當時陳赓擔任幹部團的團長,他有馬可以騎乘,行軍途中,他遇見一個小戰士,陳赓看這位小戰士行走艱難,就說:“你騎一會馬吧。”
小戰士卻說:“老同志,我身體比你好,還是你騎吧。”
陳赓
陳赓認為小戰士肯定是餓的,就要把自己的糧食分一些給他吃,小戰士拿出自己的幹糧袋給陳赓看:“你看我還有很多糧食。”
當陳赓再一次看到這位小戰士的時候,發現這個小戰士已經死了。他看見小戰士的幹糧袋還有糧食,就打開來看,卻發現裡邊是一塊牛膝骨,骨頭上有很多的牙印。
像這位小戰士一樣,有很多戰士就死在了行軍路上,因為饑餓和疲勞已經超出他們的生命極限。有的戰士在休息的時候,就永遠沒有站起來,甚至有的戰士走着走着,就一頭栽在地上死掉了。
很多戰士死得非常可惜,他們從岷山上下來,所有的艱難險阻都經曆過了,鼻子裡已經聞到了麥香味,再堅持一下,他們就可以吃到飽飯了,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他們卻永遠倒下了。
不要說沒有後勤補給的紅軍,連後勤補給充裕的胡宗南部,在追擊紅軍追到松潘的時候,也遇到了困難,據說他的部隊當時每天隻能吃到一頓飯。但是紅軍呢,紅軍甚至多少天都吃不上一頓飯,他們隻能吃草根樹葉,有的戰士連皮帶都煮來吃了。
但是到了哈達鋪,情況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哈達鋪,是川甘交界處的一個小鎮,從明朝開始,哈達鋪成了一個貿易發達的重鎮,堪稱富甲一方。在這個偏僻的小鎮,居然有800多家商鋪!每一家商鋪裡都堆滿了貨物。
而且這裡的物價還出奇地便宜:一百多斤的豬,隻需花5塊大洋就能買到,一頭羊的價格是2塊錢,1塊錢可以買5隻雞,1毛錢能買10枚雞蛋,一擔青菜隻需幾毛錢。
而且駐守這裡的國民黨兵在倉促逃跑的時候,還扔下來幾百擔大米和白面,另外還有2000多斤食鹽。紅軍當即拿出其中的一部分分給了一些貧苦的百姓。
紅軍一路缺衣少食,特别是最接近哈達鋪的時候,條件艱苦到了極點,忽然來到這麼富裕的哈達鋪,簡直像來到了天堂。
鑒于紅軍戰士長期處于饑餓狀态,身體素質嚴重下降,戰鬥力也受到影響,中央決定在哈達鋪進行休整,讓戰士們在這個天堂般的地方好好休息一下,也好好補養一下虧虛的身體。
為此,部隊的各夥食機關殺豬宰羊,戰士們的夥食好得讓人不敢相信,一頓飯居然有三葷兩素,總政治部甚至提出了口号——“大家要吃得好”。這還不算,全軍還給每個戰士每人發了1塊銀元。
整整6天,戰士們是頓頓有肉吃,比過年吃得還好。是以那幾天,戰士們見了熟人都開玩笑地說:“過年好!”
當然,吃歸吃,紅軍的紀律一點不含糊,因為哈達鋪有一半居民是回民,是以部隊一到哈達鋪就宣布了三條紀律:一、不得擅入清真寺,二、不得任意借用回民器皿用具,三、不得在回民住家、殺豬和吃豬肉。
本來紅軍到哪裡,對百姓都是秋毫無犯,這樣的民族政策一出,戰士們就更是嚴格自律。有一支紅軍的部隊來到哈達鋪大草灘,那裡是回民聚居區,紅軍戰士們都在野外露宿。當地的百姓看到以後,非常感動,主動請戰士到自己家裡居住,軍民關系搞得非常融洽。
紅軍除了救助貧苦的百姓以外,還邀請部分百姓代表參加部隊的會餐,幾乎每個連隊都有一兩桌飯菜專門為百姓準備。很快部隊和百姓就打成一片。也就是說,戰士們即使在休整的時間,也沒有閑着,而是在為民族團結做工作。
因為紅軍裡邊有女兵,特别吸引了當地百姓的注意,有的大嬸大媽就把女兵們請到自己家裡,給好吃好喝,但是我們的女戰士有紀律,到百姓家竄門可以,但是吃拿百姓的東西堅決不幹。
自古哪有女子當兵的,大嬸大媽們不相信,就仔細端詳這些女戰士:這些女戰士都穿着軍裝,有的腰間還帶着手槍,但是他們跟男兵不一樣的是都留着齊耳的短發。大嬸大媽實在不敢相信,有的就摸女戰士們的胸,更有的甚至跟着女戰士上廁所,這下她們真相信這些女戰士是真的了。
因為跟群衆關系處的好,是以當部隊開拔離開哈達鋪的時候,很多哈達鋪的年輕人都報名參加了紅軍,而且參軍的青年中還有不少是回族同胞。
6天的休整對于饑餓、疲勞到極點的紅軍來說,真是太重要了。戰士們天天吃香喝辣,天天過年,身體得到快速恢複,戰士們的情緒和戰鬥力,迅速爆表。是以後期黨史研究專家們有了一個說法,把哈達鋪稱為長征途中的加油站,這個說法真是太形象了。
2、北上陝北的決策地
哈達鋪對于紅軍和我黨的意義決不止于此,它還有更深層的意義。因為直到紅軍到了哈達鋪,我黨我軍高層還不知道紅軍最後的落腳點到底在哪裡。在哈達鋪,紅軍雖然得到了很好的休整,像加足了油的汽車,但是不知道這輛車到底往哪兒開,也是一件困擾我黨我軍的大事。
但是在哈達鋪,我黨我軍卻意外找到了方向。
自從遵義會議确立了毛主席在我黨我軍的地位以後,毛主席的一些重要決策無疑對我黨我軍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
毛主席和中央的上司進駐哈達鋪以後,他就指令身邊的從業人員到哈達鋪的郵局去尋找國民黨的報紙,從業人員很快就拿來了《大公報》《中央日報》等一些報紙,在這些報紙上,毛主席看到了兩個令他無比興奮的消息,一個消息是,劉志丹上司的紅軍在陝北堅持鬥争,并建立了根據地;另一個消息是,徐海東率領紅二十五軍率先到達了陝北,并跟劉志丹的紅軍勝利會師。
在報紙上,毛主席還看到了陝北根據地的地圖,當然國民黨稱之為匪區略圖。這也等于告訴我們,那裡有我們的根據地。
時任紅一軍團政委的聶榮臻,也找到了一些《山西日報》,他在看報紙的時候,看到了關于閻錫山派兵進攻劉志丹紅軍的消息,他急忙派人把這份報紙送到了毛主席的手中。
通過這些報紙毛主席得到一個确切的消息,在陝北,劉志丹的紅軍建立了紅色根據地,徐海東的二十五軍也到了陝北。毛主席忽然産生了一個靈感,中央和紅軍就去陝北,在陝北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并以此為中心,上司中國革命。
而在這之前,中央一直在苦苦尋找紅軍的落腳點。自從紅軍離開中央蘇區,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尋找新的落腳點,所謂的戰略轉移,說白了還不是從一個落腳點,轉到另一落腳點嗎?
但是,從蘇區出來以後,紅軍一直被國民黨軍圍追堵截,尋找落腳點幾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中央紅軍剛從蘇區撤退的時候,試圖前往湘西去跟紅二、紅六軍團會師,并在湘西建立根據地,但是兇惡的敵人在湘西布置重兵堵截根本不給機會。紅軍被迫向敵人勢力薄弱的貴州進軍,打算在川黔建立根據地,受到敵人的圍堵之後,又試圖到雲貴川建立根據地,但是,由于戰場形勢的變化,這些目标都沒有實作。
後來紅軍又試圖建立川陝甘根據地,又由于張國焘的分裂行為,紅軍被迫繼續北上。
1935年9月12日,在俄界村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中央又做出新的決策,準備向北進軍,在靠近蘇聯的邊界地區建立根據地,這樣既可以跟共産國際時刻保持聯系,又容易得到蘇聯的幫助。
但是在哈達鋪,毛主席和周恩來、博古、張聞天幾位核心上司人,經過讨論,認為毛主席提出的在陝北建立根據地,上司中國革命的觀點是當時最正确的主張,休整之後的紅軍于是向陝北進軍。
10月21日,紅軍來到吳起鎮,在那裡毛主席親自指揮了中央紅軍長征中的最後一戰,此戰消滅了追擊紅軍的國民黨第6師的主力,打退了馬鴻賓的一個騎兵團,繳獲了大量武器裝備和戰馬,使紅軍得到補給。左權則帶領軍委警衛連和工兵連,清除了一些大地主和土匪設立的據點。
至此,中央紅軍勝利完成了長征,在陝北紮下了根,并翻開了中國革命嶄新的一頁。
3、政策轉型的轉折點
我黨在南方蘇區的時候,鬥争的目标是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在全國範圍内建立蘇維埃政權,為達此目的,我黨在蘇維埃進行土地改革,讓廣大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那時候喊得最多的口号是“打土豪,分田地”。
應當說,黨實行的相關政策,确實取得了偉大成就,在南方廣大的地區,我們建立了很多蘇維埃根據地,實行紅色割據,按照這樣的勢頭發展,我們很快就能奪取全國的勝利。
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被迫長征,各個根據地也相繼被迫放棄,轟轟烈烈的紅色割據遭受了空前的損失。
與此同時,日本加緊對我國的侵略。早在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幾乎是兵不血刃就侵占了我國的東北。日本随後在東北建立了僞滿洲國,扶持溥儀做了僞滿洲國的皇帝。
日本人侵占東北後并不滿足,其全面侵略我國的狼子野心早已是盡人皆知。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我黨在長征中就開始思考調整戰略思想。
1935年8月1日,也就是紅軍先遣部隊進入哈達鋪一個月前,中央釋出《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也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八一宣言”。從此,黨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反抗日本侵略上。為此黨提出了不分階級、不分黨派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進行抗日,以挽救國家的淪亡。
在對待蔣介石的态度上,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以往是推翻蔣介石的統治,後來改為逼蔣抗日,最後改為聯蔣抗日。
1935年10月,黨中央釋出《為目前反日讨蔣的秘密訓示信》,第一次提出:“黨要毫不猶豫地去與一切反日讨蔣的團體和個人進行聯合,共同向危害中國的重要敵人——日本帝國主義及漢奸蔣介石進攻。”
在這個檔案裡,中央首次把抗日和反蔣并列在一起,并且把抗日放在了反蔣之前,以突出強調抗日的重要性。
不久中央又釋出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政策》的檔案,文中特别提出建立廣泛的抗日統一戰線的思想,為以後我黨上司全國的抗日鬥争提出了基本的原則。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政變,扣留了蔣介石,在内戰陰雲密布的情況下,中央派周恩來前去斡旋,終于讓蔣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戰、聯共抗日”的政治主張,從此,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抗日戰争的最後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說,我黨在進入哈達鋪前後所釋出的兩個檔案,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做好了心理準備。
在進入哈達鋪之前,我黨還不夠成熟,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共産國際。而共産國際并不了解中國的情況,對中國革命的指導常常出現錯誤。
還有一個嚴重的教訓是共産國際派到紅軍來的李德,其實并不懂軍事,他對紅軍做了很多錯誤的指揮,給紅軍造成很大的損失。而毛主席最了解中國的情況,又具有天才的軍事才能,當時的中央卻排擠毛主席。直到遵義會議,才确定了毛主席在紅軍和我黨的上司地位。
進入哈達鋪以後,我黨變得更加成熟了,起初黨中央還想着到中蘇邊境去建立根據地,以友善得到共産國際的指導。但是後來,黨中央做出進軍陝北的正确主張,并鞏固和發展了陝北根據地,使陝北最終成為上司中國人民抗日和上司解放戰争的中心。
總之,哈達鋪,雖然是西北地區的一個偏遠小鎮,但由于它富甲一方,物質豐富,給經過一年艱苦鏖戰的紅軍,提供了充分的補給,特别是給極度饑餓和疲乏的紅軍戰士提供了豐富食物,使戰士們的身體得到恢複,進而精神百倍地走向新的戰場。哈達鋪不愧是長征途中的加油站。
哈達鋪的意義還在于,黨中央在那裡做出了進軍陝北的決策,還在進入哈達鋪前後調整了黨的戰略思想,把抗日提到了議事日程上去,為日後我黨上司轟轟烈烈的偉大抗戰,打下了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