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生赢在和氣,敗在脾氣,成在大氣

人生赢在和氣,敗在脾氣,成在大氣

晚清重臣曾國藩曾說:“人以氣為主。”

身體有氣,則身強體魄,精神有氣,則容光煥發。

而人生,也有三氣,平易近人添和氣,遇事不慌磨脾氣,海納百川養大氣。

和氣就像是船,脾氣如浪,大氣則是岸,做人能夠和和氣氣,不發脾氣,心懷大氣,才能駛向成功的彼岸。

01

人生,赢在和氣

曾國藩曾說:“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災星。”

做人,脾氣若是大了,和氣便會消失,沒有了和氣,便會長了脾氣。

是以,想要有所成就,必先學會控制脾氣,培養和氣。

曾國藩早期時脾氣一度很差,但經過不斷的自我反思與改進,後來的脾氣好的讓人敬佩。

在祁門之圍中,李秀成率領大軍逼近曾國藩營中,面對危機情況,有的士兵打算臨陣脫逃。

曾國藩洞悉後,并未生氣,而是下令宣布:“有此想法者,可以預支三個月薪水,等到事件平息後可以再次回歸。”

聽到這一号令後,這些士兵羞愧難安,從此再也不逃跑。

其實面對叛軍,曾國藩完全可以大發雷霆,并且把他們軍法處置,但他并未這樣做,而是選擇寬容待人。

人們常說:“和氣待人紛争少,微笑待人朋友多。”

正是因為曾國藩的這種和氣,才能使得大家為之信服。

很多時候,包容并不代表放縱,寬恕也不代表無能,以和氣迎人正是一種智慧的象征。

《菜根譚》中講道:“心和氣平者,百福自集。”

做人,心存善念,和氣待人,好運會不請自來。

人生赢在和氣,敗在脾氣,成在大氣

02

敗在脾氣

《菜根譚》說:“性躁心粗者,一事無成。”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脾氣,便會有什麼樣的命,脾氣好的人,人生順風順水,脾氣不好的人,難成大事,一生更是坎坷坦蕩。

林則徐年少時,年輕有為,才華出衆,但由于脾氣暴躁,常因一兩句不如意的話便怒火中燒。

為避免林則徐因脾氣壞事,他父親給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兩個大漢押着一位年輕人上堂,狀告他十惡不赦,對家中長輩不孝,這位判官心性急躁,脾氣耿直,一聽立馬派人将年輕人壯大五十大闆。

行刑完畢,正欲退堂時,來了一位老人,狀告兩位大漢是盜賊,不僅偷走了自家的牛,還捆走了自己的兒子。

判官一聽,大驚失色,拍案跳起:“我的脾氣原來被人利用了”。

故事聽完後,林則徐深受啟發,立馬親筆題字“制怒”,并且挂在書房的最顯眼處。

從此以後,林則徐遇事三思而後行,不讓脾氣操控心緒,做事有章法,有頭腦,并且通過虎門銷煙,舉世聞名,成為一代民族英雄。

《菜根譚》中說:“不宜暴怒,不宜輕棄。”

脾氣,是我們每個人行走世間的通行證,控制好脾氣,便能控制我們的人生,反之,若是讓壞脾氣操控自己,便會吞噬自己,甚至毀掉一生。

項羽才能出衆,但因脾氣暴躁,剛愎自用,最終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反之,劉備脾氣溫和,善于用人,最終一統天下。

好脾氣,受用一生,壞脾氣,一生阻力。

人生路上,隻有學會控制脾氣,放下怒氣,才能走向成功。

人生赢在和氣,敗在脾氣,成在大氣

03

成在大氣

李斯曾言:“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古往今來,但凡是能成大事者,都是大氣的人。

春秋時期,公子小白打敗公子糾,成為赫赫有名的齊桓公,他有意扶持一路相伴的鮑叔牙。

但鮑叔牙深知自己能力不夠,婉拒了宰相這一職位,并且力推管仲為宰相。

不過管仲曾輔佐過公子糾,還射過當今的齊桓公一劍。

齊桓公心裡十分抗拒,但在鮑叔牙的勸解下,他選擇冰釋前嫌,并且重用管仲。

事實證明,齊桓公的決定是正确的,在管仲的輔佐下,齊國百姓安居樂業,幸福美滿,齊桓公也是以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俗話說:“有大氣者方能成大器。”

做人大氣,不僅是一種性格,更是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

大氣之人,為人寬和,不計較,大氣之人,目光長遠,不拘泥。

人生在世,隻有心懷謙卑,大氣做人,才能容下他人,成就自己。

《菜根譚》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待人和氣,是一種善良;不發脾氣,是一種修養;為人大氣,是一種品格。

想要人生之路又穩又順,脾氣不能有,和氣不能丢,大氣不能忘。

乖氣會緻戾,和氣會生祥。

人這一生,正是赢在和氣,輸在脾氣,成在了大氣!

論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