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味中藥,它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它深受大衆喜愛,餐桌上、水杯中,随處可見它的身影……猜猜它是誰?對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黃芪。黃芪從清代開始即被推崇為“補氣諸藥之最”、“瘡家聖藥”之美稱。有關黃芪的醫療功效,曆代醫書都有明确論述。
黃芪
命名和品種
黃芪之名,李時珍《本草綱目》曰:“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養之長,故名。今俗作黃芪”。黃芪大多為褐黃色、淺黃色、淡黃白色,然亦有赤褐色或赤色,黑褐色或黑色之不同,不可一概而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載蒙古黃芪、膜莢黃芪兩種,品質較優。但目前各地入藥的黃芪品種較多,除蒙古黃芪、膜莢黃芪外,還有木黃芪、岩黃芪、梭果黃芪、多花黃芪等,品質較劣,功力較弱,功用有别,臨證應用,應加以注意。
黃芪
中醫
中藥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幹燥根。主産于山西、甘肅、黑龍江、内蒙古。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和根頭,曬幹,切片。本品氣微而味微甜。以切面色淡黃、粉性足、味甜者為佳。生用或蜜炙用。
本品性味甘,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
人參、黨參、黃芪三藥皆有補氣、生津、生血之功,且常相須為用以增強療效。
人參作用較強,被譽為補氣第一要藥,并具有益氣固脫、安神增智、補氣助陽之功。
黨參補氣之力較為平和,專于補益脾肺之氣。
黃芪補益元氣之力不及人參,但長于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尤宜于脾虛氣陷及表虛自汗等症。
黃芪
《神農本草經》:“黃芪,味甘,微溫。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癞疾;五痔鼠瘘,補虛,小兒百病。一名戴糁。生山谷。”
《本草乘雅半偈》
核曰:出蜀郡漢中,今不複采。唯白水、原州、華原山谷者最勝,宜、甯二州者亦佳。
修治:去頭上皺皮,蒸半日,劈作細條,槐砧锉用。茯苓為之使,惡龜甲、白鮮皮。
先人雲:黃芪一名戴糁,戴椹,百本。戴在首,如衛氣出目行頭,自上而下,從外而内,百骸百脈,鹹衛外而固矣。又雲:芪可久可速,能知衛氣出入之道路,便能了知黃芪之功用矣。
參曰:黃中色,《通志》雲:始生為黃芪,耆宿也。指使不從力役,如人胃居中,營衛氣血,筋脈齒發之屬,莫不始生于胃,而衛氣之吸,營血之濡運,筋脈之展搖,齒發之生長,亦莫不從胃指揮宣布。所謂外者呴中之使也,營血筋脈悉屬有形,統禦節制,唯一衛氣,所謂衛者氣之帥也。癰疽久敗、大風癞疾、五痔鼠瘘,鹹無衛氣衛外,故肌肉腐爛。黃芪味甘氣溫,肉似肌腠,皮折如綿,宛若衛氣之衛外而固者也。故能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阖。唯衛氣虛弱,不能固護肌肉者宜之。倘涉六淫,毒熱熾盛,又當謝之,未可謬用。補虛者,補衛氣之虛,小兒陰常有餘,氣常不足,故百病鹹宜也。
《神農本草經讀》
黃芪氣微溫,禀少陽之氣,入膽與三焦;味甘無毒,禀太陰之味入肺與脾。其主癰疽者,甘能解毒也。久敗之瘡,肌肉皮毛潰爛,必膿多而痛甚,黃芪入脾而主肌肉,入肺而主皮毛也。大風者,殺人之邪風也。黃芪入膽而助中正之氣,俾神明不為風所亂;入三焦而助決渎之用,俾竅道不為風所壅;入脾而救受克之傷;入肺而制風木之動,是以主之。癞疾,又名大麻風,即風毒之甚也。五痔者,五種之痔瘡,乃少陽與太陰之火陷于下,而此能舉其陷。鼠瘘者,瘰疬之别名,乃膽經與三焦之火郁于上,而此能散其郁也。其曰補虛者,是總結上文諸證,久而緻虛,此能補之,非泛言補益之品也。
葉天士雲:小兒稚陽也。稚陽為少陽,少陽生氣條達則不病,是以概主小兒百疾也。餘細味經文,俱主表症而言,如六黃湯之寒以除熱,熱除則汗止;玉屏風散之散以驅風,風平則汗止。諸方皆借黃芪走表之力,領諸藥而速達于表而止汗,非黃芪自能止汗也。諸家固表及生用發汗、炒用止汗等說,贻誤千古,茲特正之。
《本草備要》
黃芪
補氣,固表,瀉火
甘溫。生用固表,無汗能發,有汗能止(丹溪雲∶黃芪大補陽虛自汗,若表虛有邪,發汗不出者,服此又能自汗。朱震亨,号丹溪,着《本草補遺》)。溫分肉,實腠理,瀉陰火,解肌熱。炙用補中,益元氣,溫三焦,壯脾胃(脾胃一虛,土不能生金,則肺氣先絕。脾胃緩和,則肺氣旺而肌表固實。補中即是以固表也)。生血生肌(氣能生血、血充則肉長,經曰∶血生肉),排膿内托,瘡癰聖藥(毒瓦斯化則成膿,補氣故能内托。癰疽不能成膿者,死不治,毒瓦斯盛而元氣衰也,痘症亦然)。痘症不起,陽虛無熱者宜之(新安汪機治痘症虛寒不起,用四君子東加黃芪、紫草多效,間有枯萎而死者,自咎用藥之不精,思之至忘寝食,忽悟曰∶白術燥濕,茯苓滲水,宜痘漿之不行也。乃減去二味,加官桂、糯米,以助其力,因名保元湯。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名四君子湯。王好古曰∶黃芪實衛氣,是表藥;益脾胃,是中州藥;治傷寒尺脈不至,補腎元,是裡藥。甄權謂∶其補腎者,氣為水母也。日華謂∶其止崩帶者,氣盛則無陷下之憂也。《蒙筌》曰∶補氣藥多,補血藥亦進而補氣,補血藥多,補氣藥亦進而補血。益氣湯雖加當歸,因勢寡,功被參、 所據;補血湯數倍于當歸,亦從當歸所引而補血。黃芪一兩、當歸二錢,名補血湯。氣藥多而雲補血者,氣能生血,又有當歸為引也。表旺者不宜用,陰虛者宜少用,恐升氣于表,而裡愈虛矣。汪機,号石山,着《本草會編》。王好古,号海藏,着《湯液本草》。甄權,着《藥性論》。日華,着《大明本草》。陳嘉谟,着《本草蒙筌》)。為補藥之長,故名耆(俗作 )。
皮黃肉白,堅實者良。入補中藥槌扁,蜜炙。達表生用(或曰,補腎及治崩帶淋濁,宜鹽水浸炒。昂按∶此說非也。前症用黃芪,非欲抑黃芪使入腎也。取其補中升氣,則腎受蔭,而帶濁崩淋自止。即日華∶氣盛自無陷下之憂也。有上病而下取,有下病而上取,補彼經而益及此經者,此類是也)。茯苓為使。惡龜甲、白鮮皮。畏防風(東垣曰∶黃芪得防風,其功益大,乃相畏而更以相使也。李東垣,着《用藥法篆》)。
現代藥理
黃芪多糖能促進RNA和蛋白質合成,使細胞生長旺盛,壽命延長,并能抗疲勞、耐低溫、抗流感病毒。黃芪水煎液、多糖、皂苷對造血功能有保護和促進作用。黃芪總皂苷具有正性肌力作用,黃芪總黃酮和總皂苷能保護缺血缺氧心肌。黃芪水煎液有保護腎髒、消除尿蛋白和利尿作用,并對血壓有雙向調節作用。此外,黃芪有抗衰老、抗輻射、抗炎、降血脂、降血糖、增強免疫、抗惡性良性腫瘤和保肝等作用。
紅芪
中藥紅芪為豆科植物多序岩黃芪的幹燥根。主産于甘肅南部地區。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和根頭,曬幹。味甘,性微溫;歸肺、脾經。功能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适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内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煎服,9~30g。炙紅芪功能益氣補中,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
紅芪
時間: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