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周06】簡述周朝的根本社會制度(一)禮樂制度

周公制禮作樂,作用在于整理社會秩序,規範所有群體的基本行為。

目的在于謀劃王朝的長治久安。

【西周06】簡述周朝的根本社會制度(一)禮樂制度

任何人按照禮樂這個體系來做事,不僭越,不胡來,整個社會就不會亂掉。

什麼是禮?盡管規定繁多,無法詳述,不過核心概念就是兩個字——有别。

【西周06】簡述周朝的根本社會制度(一)禮樂制度

王、侯、卿、大夫、士以及庶民這些階層,在社會活動和起居生活等方方面面要有明顯的差別,即“尊尊”——地位尊貴的人受到尊崇,貴賤有别。

貴賤有别的确是舊社會的落後思想,現在我們在法律意義上人人平等。

【西周06】簡述周朝的根本社會制度(一)禮樂制度

然而隻要社會分工不同,人與人的社會地位終将不同,“分别”并不會徹底消除,尊尊依然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必要方式,現代隻是和古代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已。

比如,某個重要活動市長在台上講話,作為普通群衆不可能沖上去說:“你上一邊去,我來說兩句。”

【西周06】簡述周朝的根本社會制度(一)禮樂制度

如果人人可以這麼操作,那就是無序平等和極端自由,其實更加可怕。

那麼怎麼才可以社會有序且關照地位更低的人?孔子将“尊尊”引申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強調社會對應關系的同時,更強調對應的身份責任。

作為君,要履行君的職責,像個君的樣子,否則臣就可以不忠。同樣的,父子也是如此,父母不關愛教養子女,子女就可以不孝。

【西周06】簡述周朝的根本社會制度(一)禮樂制度

地位尊貴的人受到尊崇的前提,是你要認真履行本職,要用手中的權力為大衆謀利。

如果隻為自己謀利,則視人民如草芥,人民必然視其如寇仇!

是以說崇禮并不是封建餘毒,可以大幅度降低法制管理社會的成本,隻是要根據現代社會加以改良。

【西周06】簡述周朝的根本社會制度(一)禮樂制度

再來聊聊“樂”。樂的表象是樂器演奏和舞蹈表演,由于可以讓在場不同等級的人聽見看見,制造氛圍和産生共鳴,是以其核心理念是“和”,即和諧融洽。

周公以及後世的儒家學者,一緻認為人類基因層面的血緣紐帶是和諧的基礎,是不能被忽視和打斷的。是以他們非常強調“親親”,在家族内部對親屬的親愛是人倫之本,社會穩定的基石。

【西周06】簡述周朝的根本社會制度(一)禮樂制度

孔子崇尚的仁,也是建立在親親之上,是親親對社會的情感拓展。

他認為不孝不悌的人,沒有愛心,自己的親人尚不能關愛,怎麼會關愛沒有血緣關系的其他人。

總的來說,禮為尊尊,樂為親親,既要有别,也要有和。三千年前,周公面對人性與現實,制禮作樂點亮了中華文明之光,直到今日仍然具有深刻的影響。

【西周06】簡述周朝的根本社會制度(一)禮樂制度

曆史上試圖否定這套理論的學派,比如墨家的兼愛思想,正常人根本無法實踐,最終走向沒落。又比如法家冷冰冰地把手插入家庭内部,想要實作脫離血緣的個體精準管制,成本太高不可操作,反噬太大為人诟病。

隻有儒家,繼承和發展了禮樂傳統,使其更加豐厚完備,是國人的骨血,是世界普遍認同的價值體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