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 3989 期
作者 | 餐飲老闆内參 蔡大柒
品質餐飲新格局:
商務需求減少,二線以下城市正增長
成本上升,消費降級,價格内卷,餐飲格局正以更劇烈的方式重塑着。2024年上半年,客流下降,包房空置,停業、倒閉,諸多品質餐飲品牌遺憾離場,隻剩幾聲歎息。
近日在福州舉辦的2024黑珍珠餐廳指南食見先鋒大會上,我們看到美團餐飲資料梳理出更清晰的局勢:
近三年内,品質餐飲相關就餐需求搜尋量增長了1.3倍,其中宴請和商務需求日趨減少,個人及家庭消費占比持續加大。同時,二線以下城市品質餐飲門店數量呈明顯增長,市場處于成長期。
供給結構和使用者結構都發生了變化,不同等級的城市有着不同的發展态勢。高線城市的經營者一旦固守在過往的經營模式,危機必将四伏。
動蕩之後,總有轉機,“破局”無處不在。關鍵在看清時局,更在于破除思維裡的“局”。在食見先鋒大會,我們見到了豐富的“破局”案例,如何緊跟需求,尋找新周期的“解題”思路。
比如讓品質餐飲服務大衆。需求端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宴請和商務需求日趨減少,個人及家庭消費占比持續加大。擁抱大衆,服務大衆,是品質餐飲獲得新客群,尋找新的增長曲線的不二路徑。
像上海的黑珍珠一鑽餐廳老興鮮,堅持“當日制、當日售”“一菜一鍋”的烹饪原則,迎合了大衆線上種草、線下消費的習慣,以點評口碑的“沉澱”,持續吸引新客群,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超50%。
同樣增長的還有深圳的水岸十裡,2024年上半年營較2023年下半年增長了29%,鮮活的時令菜正服務着更廣泛的消費客群。
比如不打消耗品牌的價格戰,以質價比取勝。價格戰可以帶來短期效果,但會逐漸“消耗”品牌根基,不利于品牌的長期發展。
◎食見先鋒大會,朱俊分享蟹宴的流程全景圖
意識到這一點的餐飲人開始以質價比取勝,現場分享蟹宴打造經驗的食廬創始人朱俊提到這樣一句話,增長的本質是時間長度裡好内容的不懈創作。食廬正以蟹宴強勢發聲,以豐儉由人的菜品結構為大衆提供更高質價比的用餐體驗。
再比如品牌的差異化與獨特性。
在品質餐飲發展的近幾年,我們看到地方菜系的突圍,他們攜帶着地方文化與食材,拓展出一片天地,如遇外灘,如菁禧荟,也如鼎膳·匠宴,将非遺文化融入餐廳,将蘇州人的四時生活融入四季宴席,古法傳承,今法烹饪,引來衆多追随者。
格局動蕩,但總有破局者。上海、深圳與蘇州的三家品質餐廳更詳盡的破局思路,或許能給餐飲人更多啟示。
食廬:營收200萬的蟹宴打造秘籍
上海徐彙西岸,幾個巨大的油罐挺立,曾經龍華機場的儲油罐,如今成為西岸不可缺少的藝術色彩。今年食廬的蟹宴,移步到了上海油罐藝術中心舉辦。
◎食廬蟹宴舉辦地
自2015年舉辦蟹宴以來,舉辦地一直在“流動”,從外灘老建築,到畫廊、美術館,再到今年的油罐藝術中心。
食廬創始人朱俊覺得,美食這件事,可以更豐滿一些。不單單是美食體驗,還包含了更多人文藝術屬性。走出門店以後,雖然挑戰更大,但帶給人的幸福感、體驗感會很不一樣。
每年的蟹宴舉辦地是朱俊親自標明的,和藝術人文相關,也與當下的時代風潮相關。“美食要像一場音樂會,團隊一起策劃,進行編排創意,多次排練後,最終呈現給客人。活動那幾日,客人相當于觀衆,來檢閱我們,來享受我們創作出來的作品。”
5天蟹宴,約有150人來到這個新奇的場所用餐。用餐之前,很多人先去看了展,看了畫。不經意間,藝術與美食有了關聯。
地點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菜品的打造,朱俊用了四個字“大道至簡”來概括。
“我們的菜看上去不是那麼複雜,但是融入了很多烹饪技法,有傳承,有創新,又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積累,整體呈現上也會比較時髦和摩登。”
如食廬蟹宴中經典的蟹麒麟,将蟹的各部位拆出來,烹饪後,再還原成蟹,仍是威風凜凜的模樣,隻是各部位都被精心烹饪過,各有風味。單這一道菜拆解出來,就包含了多道複雜的工序。
“我的目标很清晰,我們做蟹宴就是要做到上海的佼佼者。”這是2015年開始籌備蟹宴以來朱俊的目标,也是團隊的共識。
每年舉辦地點的變化,帶來了烹饪難度的更新,像今年的舉辦地在油罐藝術中心館長的辦公室,裡面有很多珍貴的書,千萬級的收藏品。
如何在水電都有所限制的場地,呈現高水準的蟹宴,考驗研發能力,也考驗團隊現場的協作能力。
籌備百天以上的蟹宴,是對團隊的一次磨砺,是組織力的提升,以便團隊能應對更複雜的市場變化。其次,這也是一次難得的品牌露出,向市場展現品牌的活力。
更為重要的, 這是一次對消費者擲地有聲的宣言,秋風起,食廬打磨完善的蟹宴已經上市,可以來共賞蟹味了。
9月末,來吃吃食廬的蟹宴,已經是很多老食客和餐廳心照不宣的默契。蟹宴推出後,營收也在逐年遞增,2023年食廬蟹宴營收近200萬。
每月時令菜品的更新,加上全年重點打造的蟹宴,是食廬沉澱下來的上新節奏,舒緩有序。這背後,還代表了朱俊對精緻餐飲的了解。
“我心中的精緻餐飲,并不是高客單價,或者環境好,包房超級大,有茶桌喝沙發。我了解的精緻是美食帶給你的感受,你可以把一碗面,把一桌菜做得很精緻。未來的精緻餐飲可能是要更貼近生活,更容易被人體驗。”
精緻餐飲激烈動蕩的當下,食廬的生意并未受到影響,原因或許就是朱俊對精緻餐飲獨特的了解,“我們餐廳最大的特點就是收放自如,沒有壓力,完全可以很放松地去聊天,商務活動也可以,親朋好友相聚也可以。”
年中一次我們去食廬用餐,選在了餐廳深處的包廂,用完餐走出來,大廳裡滿是客人,滿是歡聲笑語,熱熱鬧鬧,毫不冷清。
這便是朱俊想要打造的餐廳,“餐廳裡有客人講話的聲音,有一點熱鬧,又有菜的香味飄在整個餐廳裡。”
豐儉由人是食廬重要的标簽,菜品沒有華麗的擺盤,不會有很強的用餐壓力,也沒有銷售上的引導性消費,隻是選好食材,将更多的烹饪技巧融入菜中。
在食廬,不光有吃了多年的老客人,他們的孩子也常來吃,點菜時甚至都不用菜單,對店裡的菜如數家珍。
環境上,食廬一直在打造摩登、新潮的用餐環境,很多餐具、燈具的選擇都會大大超标,如在凱德店,就有來自西班牙4000元一盞的台燈,但為了客人體驗的提升,朱俊都願意去做。
食見先鋒大會上,黑珍珠餐廳指南理事周曉燕也提到,目前消費者更理性,更注重質價比。誰能提供更高質價比的用餐體驗,誰就能獲得更多消費者的喜愛。這樣的觀點也與食廬的打造理念深深契合。
水岸十裡:
回歸時令,讓精緻餐飲服務大衆
物産豐富的江南,春有山野時蔬,夏有江鮮河鮮。秋日,蜿蜒的海岸線,漁船靠岸,滿載漁貨。即便到了冬日,也有筍幹與醬貨,将一年的富饒綿延到年尾。
富饒物産成就了江浙菜系的廣博與細烹,也成就了一批精緻餐飲品牌。當江浙菜系來到江南以南的深圳,還能成立嗎,熠熠生輝嗎?
水岸十裡是一個鮮活的答案。今年剛剛入榜黑珍珠餐廳指南的水岸十裡,店開在深圳前海,一個嶄新的城市地标,深港金融合作“機遇之地” 。
20年前,水岸十裡創始人張曉光(人稱光哥),從杭州南下,将浙江菜帶到深圳。
與江浙菜系在當地激烈的競争格局比,深圳有着更大的市場容量,特别是到了精緻餐飲這一層,選料講究、烹饪精巧的江浙菜是粵菜之外的另一番好選擇,缺口仍在。
如何發揮江浙菜的優勢,培養出更穩固的消費客群?水岸十裡的答案,“江海時鮮,食材為先。”
此時在水岸十裡用餐,你能吃到紅燒舟山小白鲳和陽澄湖雞頭米炒甜豆。食材之前,是産地,也是一種自信,将江浙好食材移到深圳來,新鮮呈現。
敢有這樣的自信,是水岸十裡持之以恒的供應鍊建構,以“挑手”為網,源頭采購,深入到原産地。
挑手們必須前往食材的核心産區,熟悉當地價格、核心産品資料等。不是每年去一次,而是一年多次,充分了解當地行情。
像店裡常用的羊肉,來自浙江湖州,挑手們每年要去好幾次,最後确定哪一批羊,差不多500頭,羊要選小羊,選好飼料喂養,不能吃太肥,這些細節最終都會影響口感。
四五人組成的挑手團加上店裡的驗收團,不下20個人的團隊把控着整個餐飲集團的食材脈絡,店裡暢賣的臨海蜜橘和奉化水蜜桃就是這樣子挑選出來的。
除了核心産區挑選外,水岸十裡在江浙一帶還有“地”,有“雞場、鴨場、養豬場”。
“我們在杭州有塊地,專門種雞毛菜。雞毛菜這個東西可難對付了,小小一顆,一會長老了,一會有蟲,打理起來很麻煩。但是口感好,吃起來軟糯,每天至少要用500斤,多的時候1000斤。”
雞毛菜一種就是20年,這之外,還和養殖的商戶定向合作,長期供應。店裡東坡肉、紅燒肉的豬肉來自浙江金華的兩頭烏,梅幹菜一定來自紹興與富陽,當年收割曬幹後供餐廳使用。
作為店裡的01号挑手,光哥有着嚴格的挑選标準和豐富的知識儲備。
和好友的飯局上,他講起一隻大閘蟹一生要脫殼19到21次,講雞頭米的生長,如何從碩大的葉片中開花,又因結了果,沉到水中……一餐吃完,都是知識點。
以他的标準挑選食材,自然要曆經九九八十一難,才有餐桌“真經”,他堅信“吃到嘴裡的東西是沒辦法騙人的”。
随之而來的是巨大的成本,“每年的空運費,總額要超過千萬”。像店裡招牌的江米魚,清晨的漁獲當晚到店,薄鹽抱腌後清蒸,鮮嫩油潤,口感與海米大不同,鮮活的好滋味屢屢俘獲食客。
在降本增收的餐飲大背景下,如此大的成本壓力,餐廳如何消化?如何在保持食材特色的情況下,又兼顧效益。
水岸十裡的破局之法是思維轉身。自疫情期間創立的水岸十裡,很早就意識到環境的變化,不再是過往的延續,是開了新的篇章。
“精緻餐飲從今年開始有了大的動作,開始走親民路線,服務于大衆。但水岸十裡的調整更早,從2023年就開始行動了,不是簡單的降價,而是調整菜品結構和原材料,用菜品來改變消費者的認知。”
時令菜越來越多出現在餐桌上。此時,正值秋日,東海的魚獲,陽澄湖的大閘蟹,水八仙之一的雞頭米,富饒滿桌。
食客在一餐中吃到了時令,吃到鮮活的當下,吃到江南風物,廚師烹饪技法的沉澱也讓菜品展現非常的口味與口感,用餐時覺得精緻美味,買單時覺得好吃不貴。
正當季的食材因大量上市,價格不高,成本降了不少。此外,食材空運前,還會在源頭進行篩選,到達深圳後,也會根據不同餐廳的食材标準,供應給不同價位的餐廳,一條帶魚也能拆分成幾段,物盡其用。
一年四季時令上新也讓餐廳,從采購到前廳後廚,按照一定節奏輪轉起來。采訪時,前廳的服務員們正在進行秋季時令菜的考試,用餐時,他們是江南風物的“導遊”,上菜後細細講述。
“環境、菜品、服務,這三點已經是基礎了。目前形勢下,必須更親民,誰在這方面看得越清楚,措施越到位,做得越落地,後續的路一定會走得好。
自疫情期間誕生的水岸十裡,一直有一個念頭,“不能因為目前經濟環境而松懈,要用自己的努力去彌補。誰能快速領悟環境的變化,誰就會赢。”
這樣強勁的信念感,讓水岸十裡得以快速轉身,通過口碑傳播,客群越來越穩固,2024年上半年營收較2023年下半年增長了29%,新的門店也在籌備中。
像水岸十裡一樣,越來越多的品質餐飲正轉身,擁抱大衆,服務大衆。大會現場,諸多黑珍珠餐廳主理人也提到,消費者需求從宴請變成了自己消費,是對餐廳出品和特色提出了更高要求,反而加速了品質餐飲行業的創新和轉型。
鼎膳·匠宴:
時令四宴,文化讓餐廳有根有差異
大會現場,越來越多的地方特色品質餐飲參與分享,閩菜、潮汕菜、雲南菜、甯波菜交替出現。他們正展現破局的另一種思路,深入挖掘地方文化,打造品牌差異化。
這樣的案例還有蘇州的鼎膳·匠宴。來鼎膳·匠宴用餐,難忘懷的除了菜,還有散落餐廳各處的非遺文化作品。
八間非遺主題文化包廂,與蘇州的非遺傳承人合作。金磚廳内的禦窯金磚,敲之如金玉之聲,冰梅廳内是精巧的蘇派鳥籠,展現着蘇派技藝的精細娟巧,閉眼聽,似有鳥語花香……
渭塘珍珠、元和缂絲、蘇派磚雕、陸慕泥盆、巧生銅爐……諸多非遺作品建構着這家餐廳的文化骨架。
鼎膳·匠宴另一重要标簽是四時四宴,春是春宴,夏是三蝦宴,秋天有蟹宴,冬宴依據青魚展開。
這樣的創新在蘇州餐飲圈極為少見。在鼎膳·匠宴的創始人陳小妹觀察中,蘇州餐飲并不像外面那樣競争激烈,蘇州還是個很文雅的地方。
夏日抱籽的河蝦,蘇州人将蝦籽、蝦腦、蝦仁取出,烹成三蝦,作為澆頭,與蘇式面相搭。這樣的做法,是蘇州人對精緻餐飲的不懈追求。
“三蝦宴是我首創的,一炮打響。全國都沒人做,或者隻做一道菜,三蝦面、三蝦豆腐之類的,但我從冷菜、熱菜,到點心、甜品,全都融入了三蝦的概念。”
鼎膳·匠宴的三蝦宴,開場的太湖莼菜三蝦凍,選鮮嫩莼菜為主味,用三蝦提鮮,随後是蝦籽、蝦油與白切肉、天目筍、鴿腿相和,呈現出鮮味與新味;酒香蝦腦糟方肉,蘇州人夏日常吃的蘇式糟方為靈感,融入蝦腦,蝦腦鮮與糟方酒香相得益彰……
◎酒香蝦腦糟方肉
細數完這一桌三蝦宴,不難發現與時令,與蘇州人生活的緊密相連,入夏要吃的黃鳝,剛上市的茭白,夏日消暑的荷葉湯……
三蝦宴從5月份開始上市,做到了8月中旬,持續三個月。
時令宴席的推出,帶來極大的新鮮感,引來了當地食客的熱捧。當然,借助蘇州的文化引力,還有衆多外地遊客,“我們很多老客戶可能一年要來蘇州四次,吃我們的時令宴席,過了季就不供應了。”
蘇州富饒的物産給了陳小妹永不枯竭的靈感,當然還有蘇州身後的文化底蘊。她做了27年餐飲,創新是其一直的風格,鼎膳·匠宴打造的最初,是希望有一間餐廳能将蘇州生活方式展現出來,将蘇幫菜不高端的舊印象打破。
和她聊天,隻要聊到菜,定是眼睛放光,語調高昂。蘇州人的四季飲食,蘇幫菜裡的古法菜品,這些都融入到餐廳菜品的打造中。
秋風起,蟹腳癢,按照過往,蟹宴早早上市了,但陳小妹覺得今年氣溫偏高,還未到吃蟹的最佳時期,蟹宴晚了幾日,緊鑼密鼓的籌備之時,餐廳的電話時不時想起,大多是蟹宴的“催促資訊”。
“我們的蟹宴跟外面完全不一樣的,既有蘇州本地的好食材,又有古法的融入。”
蟹宴中的金秋橘酪蟹肉盅,以古法老菜“早紅橘酪雞”為靈感,原菜是本地的紅橘與雞肉同烹,這次新加入蟹肉;平江王府葷粉皮,葷粉皮非粉皮,是甲魚裙邊,與現拆蟹粉同烹,膠質滿滿,蟹味醇厚,略奢侈的做法來自蘇州過去的大戶人家……
◎平江王府葷粉皮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不止在蟹宴,更在鼎膳·匠宴的四時四宴。
對古法菜品的挖掘,一是靠案頭厚厚的古書,菜品有據可依,另一是,“我背後還有12個高人,他們是蘇幫菜的非遺傳承人,是蘇幫菜大師。”
每一次推出新宴前,陳小妹都會和他們交流、探讨,他們也會做一些古法老菜,經過調整後呈現給新一代的年輕消費者。
目前的餐飲大環境,文化成為了極好的營銷點,但文化的口号喊出去了,卻有種貌合神離的感覺,消費者隻在宣傳頁面看到了文化,卻未曾用餐中體驗到。
“文化與餐飲的結合,要有根,有據可查”,這是陳小妹的回答。
非遺文化的融入,是和蘇州非遺匠人合作,在餐廳設計之初就把非遺文化有機融入;菜品的文化沉澱,源自案頭的古法書籍,源自蘇幫菜老師傅的傳承與創新。這些都讓鼎膳·匠宴的文化屬性立得住,傳得遠。
◎2023年蟹宴菜單
今年蘇州的精緻餐飲市場略有波動,新店變少,消費者在中高檔的消費頻次變少了,但鼎膳·匠宴幾乎沒受什麼影響,反而多了不少年輕人來打卡。
像去年的姑蘇蟹宴推出後,就有不少來自上海、北京等地的消費者來打卡,上海消費者占到七成。
“很多老蘇州人一看就知道是蘇州老菜,來源是哪,食材好壞。年輕人會感受到這個菜品特别好吃,一講解後,會發現還有這樣的故事在,更加喜歡了。”
非遺文化與古法時令菜,讓鼎膳·匠宴脫穎而出,連續兩年上榜黑珍珠餐廳指南。有人邀請她去上海開店,但她覺得“飄”,覺得不踏實,沒有根。
她深深愛着蘇州,朋友要來,她覺得一天太趕,要住個兩三晚,住下來,定定心,逛逛小巷。
每個月她都會去老城裡三個蘇州本地阿姨開的小店,吃碗馄饨,吃個鴨舌,吃個大排。一個月不來,再見時他們就會說你這段時間忙得了,怎麼沒來了。滿是人情味。
餐飲進入深耕時代,求變求興是根本
“我覺得好的時候不要太驕傲,不好的時候也不要太氣餒,要看你的耐力,餐飲就是一個長跑。”采訪結尾,做了近三十年餐飲的朱俊留下了這樣一段話。
◎美團副總裁、美團到店餐飲事業部總經理魏巍
在2024黑珍珠餐廳指南食見先鋒大會上,美團副總裁、美團到店餐飲事業部總經理魏巍也提到,“餐飲行業一直是一個有長久韌性、求變求興的行業。”行業正呈現韌性增長,但市場趨勢、供給結構、使用者結構一直在變化。
目前行業進入了深耕時代,破局之法在轉型,在擁抱大衆,在提供更高質價比的用餐體驗,在深入挖掘在地食材與文化,讓餐廳有根,更有特色。
大浪淘沙,思維破局,或許在更激烈的市場浪潮下,才能真金顯現,留下更适應市場、洞察更精準、落地更快速的餐廳營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