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法陸海交戰,馮子材受命後,擡棺出征

中法陸海交戰,馮子材受命後,擡棺出征

1883年12月,法軍進攻黑旗軍和清軍駐越南西部,中法戰争正式爆發。中法戰争持續了大約一年半,大緻可分為三個階段:

(1)早期陸戰:1883年12月,法軍對黑旗軍和清軍發動山西戰役,1884年3月發動北甯戰役。1884年5月11日,李鴻章與法國代表在天津簽署了《中法會議簡明條約》,同意不對法越南條約提出任何問題。

(2)中期,海陸戰和海戰是中流砥柱:1884年6月,法國和越南簽署了第二份《順化條約》。不久之後,北黎沖突爆發,炮擊駐在郎山附近的清軍。與此同時,法國将戰争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由阿梅德·庫爾貝率領的艦隊抵達福建和台灣。1884年8月,法軍在台灣基隆遭遇劉明川率領的抵抗,撤退到海邊,8月23日,突襲福州馬江,擊敗福建海軍陸戰師,摧毀了福州造船局馬尾造船廠。此後,法軍對台灣實施海上封鎖,一度占領基隆和淡水。1885年3月,法軍占領澎湖,但在浙江鎮海戰役中被擊退。6月,他在澎湖病逝世。

(3)後來的陸戰:1885年3月,法軍于越南攻占郎山後,直接進攻中越邊境,年事已近的馮子才率軍在真南關擊敗法軍,打死傷敵軍一千多名,然後一舉動兵師恢複朗山。同時,劉永福的黑旗軍也在臨滘地區取得勝利,收複了十幾個地縣。鎮南關戰役後,戰争局勢發生了很大逆轉。

中法陸海交戰,馮子材受命後,擡棺出征

中國和法國在越南問題上存在分歧。1883年12月,法軍增兵,從河内出發攻占山西,山西之戰标志着中法戰争的正式爆發。

中法陸海交戰,馮子材受命後,擡棺出征

"劉提都真壽北甯地圖"描繪了劉永福于1884年率領黑旗軍在河内以東的北甯與法國軍隊交戰,越南。中法戰争正式爆發前後,黑旗軍堅持抵抗法國。

中法陸海交戰,馮子材受命後,擡棺出征

戰争初期,法軍先後在山西、北甯取勝。清朝不希望戰争擴大,1884年5月11日,派李鴻章與法國談判,在天津簽訂《中法會議簡明條約》(見圖),同意不詢問法國與越南簽署的條約,等于承認越南為法國的保護國。6月,法國強迫越南簽署第二份順化條約,否定了清朝對越南的宗主權。

中法陸海交戰,馮子材受命後,擡棺出征

在最初的勝利和條約的勝利之後,法國利用勝利發動了更大的攻勢。1884年8月初,法國艦隊在古霸的上司下進攻台灣。8月5日,法軍進攻基隆(見圖),但被負責台灣軍事的劉明川擊退,這是第一次基隆戰役。

中法陸海交戰,馮子材受命後,擡棺出征

法國對台灣的入侵受挫,轉而進攻福建。1884年8月23日,法軍艦艇突襲福州馬尾,猛烈轟炸閩海軍陸戰師的艦艇,取得了巨大勝利。

馬尾戰役,又稱馬江戰役,是外事運動期間中國新海軍師與外國海軍之間的第一次重大海戰。服役時間很短,福建海軍陸戰隊慘敗。法國還摧毀了福州航運局下屬的沿海要塞和馬尾造船廠,奪取了對福建沿海和台灣的海上控制權,并威脅福建和台灣。這場戰争意味着始于1860年的"西洋運動"在二十多年後并沒有有效地改善中國的海岸防禦。

中法陸海交戰,馮子材受命後,擡棺出征

在赢得馬尾戰役後,法軍重新入侵台灣并進攻澎湖,一度占領了基隆,淡水和澎湖。圖為 1885 年 3 月法國軍艦在澎湖的馬公島墜毀。

法國海軍雖然在福建和台灣取得了勝利,但在浙江鎮海戰役中被擊退。與此同時,台灣和澎湖軍民奮力抵抗,也給法軍造成了不少傷亡。此外,法國軍隊受到疫情的困擾,海軍司令顧巴和許多法國軍隊在占領澎湖期間感染了霍亂。1885年6月,他在澎湖病逝,遺體被送回法國。

中法陸海交戰,馮子材受命後,擡棺出征

法國海軍取得了勝利,陸軍也取得了進展,從越南逐漸向北推進,威脅到中國南方。清朝朝廷緊急召見退役老兵馮子才,将他救出。馮子才奉命在遠征中把棺材擡出去,以示反抗法律的決心。

1882年,馮子才已經被解除了軍隊的職務,由于中法戰争時期的危急形勢,兩廣總督張志東要求他重新雇用這位老兵。馮子才在不久前難得的年紀,奉命擡棺材宣誓,把死當成回家,下屬們感動不已,士氣大大鼓舞。

中法陸海交戰,馮子材受命後,擡棺出征

1885 年 2 月 13 日,法國軍隊在著名将軍弗朗索瓦·奧斯卡·德·内格裡爾的率領下,占領了越南北部的重要地區祿山,并強行攻占了中越邊境要塞城鎮南關。在進攻真南關之前,尼格裡在領頭的職業生涯中并沒有嘗到過失敗的滋味。

中法陸海交戰,馮子材受命後,擡棺出征

左起:馮子才、振南關、尼日。清朝的真南關是中越邊境的主要通道,被稱為"中國南門",其戰略位置非同尋常。尼格裡率領法軍攻占朗山後,向鎮南山口挺進,馮子才在嚴密的陣地上等待,大戰役即将爆發。

中法陸海交戰,馮子材受命後,擡棺出征

1885 年 3 月 23 日至 24 日,中法兩軍在真南關進行了一場血腥的戰鬥。馮子才親自上戰場殺殺,打敗了法軍。振南關的偉大勝利扭轉了清軍在整個戰争期間的不利局面。清軍本可以趁着勝利南下,但清廷怕戰,急于媾和,白白浪費了一架大戰機。

1885年3月23日,四十六歲的尼格裡率先炮擊了南關鎮。第二天,法軍向三個方向進攻,比内格裡大二十多歲、六十七歲的馮子才和兩個兒子冒着死亡的危險,進入了敵人的肉搏戰。當清朝将領們把統帥看作先行者時,他們都勇敢地沖向了殺戮。尼日越南連勝後,他以為自己可以輕而易舉地攻占真南關,入侵廣西,但中國軍隊打得極其英勇,經過兩天的激烈戰鬥,法軍有被圍困的危險。為了避免被包圍,尼格裡迅速率軍撤退,遭遇了上司生涯中的第一次失敗。法軍新戰敗後,清軍南逃,清軍趕到前匆匆撤出朗山,3月29日,清軍重新奪回了朗山。與此同時,劉永福的黑旗軍也在林陶地區取得了勝利,收複了十多個地縣。法國的軍事失敗尤其嚴重,最終導緻其總理儒勒·弗朗索瓦·卡米爾·費裡(Jules François Camille Ferry)的内閣垮台。正當馮子才趁着勝利動員大軍準備挺進河内時,清廷決定談判和平條約,指令清軍停止行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