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在维持了一百多年的稳定之后,最终还是走向了衰亡和分裂。而汉末各地军阀割据的场面,也是一段令人心神动荡的岁月。从大体上来看,东汉末年最终走向衰亡,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从根本原因上看,东汉王朝腐朽的政治制度是首要原因。在这种情形之下,从西汉便流传下来的“外戚宦官乱政”,数次掀起朝局的动荡,也直接加剧了东汉王朝的衰亡。此外,东汉末年的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期间昏庸无道,极尽奢靡,也成为了东汉走上没落的导火索。
而从直接原因上考虑,则有另外三条导火索。其一,是连年的饥荒、瘟疫和叛乱,让许多百姓不再开始奋起反抗;其二,是各地军阀割据一方,并展开四处混战,也不再听从朝廷的调令;其三,是黄巾军长达九个月的祸乱中原,让东汉王朝彻底名存实亡。
说起这第二条,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军阀割据的局面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又是从哪个诸侯开始的呢?回顾历史,在汉灵帝执政期间,位列九卿之首(太常)的一个皇室宗亲,看到天下百姓民不聊生,便向汉灵帝提出,自己要前往边境,来为国家镇守一方。没想到的是,此人却没能坚持住本心,最终成为了汉末首位割据一方的军阀,从此掀开了天下大乱的序幕。此人,也正是后来的益州牧刘焉(即刘璋之父)。
刘焉,字君郎,出身于江夏竟陵,是西汉鲁恭王刘余的后代,亦是汉景帝的子孙。刘焉因为是汉室宗亲,所以就很容易的被举荐为了中郎。他在职期间,能举贤良之士为朝廷所用,所以官也越做越大。就这样,刘焉先后历任为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等职,皆有不俗的政绩。就在刘焉入主中枢,做到了太常(九卿之首)之时,他却做了一个反常决定。
刘焉打算放弃中枢高官的位子,自愿替国家镇守边疆。那么他为何会有这个打算呢?据《三国志·刘二牧》记载:“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焉内求交阯牧,欲避世难。”而《后汉书·刘焉传》给出的解释则是:“时灵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为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乱,乃建议改置牧伯,镇安方夏,清选重臣,以居其任。”也就是说,刘焉觉得天下大乱,以至于民怨四起,是因为地方长官没有做好他们的本分。在此情形之下,刘焉认为传统的地方刺史,其手中权力太小,无法对各地太守形成有效制约。
在此情形之下,刘焉向汉灵帝提出重设州牧的打算。据《三国志·刘二牧传》记载:“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不少人觉得刘焉从这此时起,便生出了割据一方的野心。不过在笔者看来,刘焉的出发点,的确是在为东汉王朝考虑。
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州牧、刺史和太守的职能演变。自汉武帝时期,刺史在名义上是代表中央,在地方上任职,以起到监察百官的作用。不过刺史的地位虽然超然,但在地方上的治理权,还是要次于太守的。而说到州牧,刘焉也并非是最早提出这个制度的人,第一个这么做的,其实是王莽。他在篡位称帝之后,将天下十三州重新划分为九州。为了让地方长官有能力镇压各地叛乱,王莽于是改刺史为州牧,并加以将军之职,允许他们扩张自己的力量,以此完成以暴制暴的目的。后来刘秀继位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又把州牧改回了刺史。
不难发现,刘焉向朝廷提出设立州牧,并非是出于自己的私心,而是希望汉灵帝可以效仿王莽的举措,借助地方武装势力,令其达到“以暴制暴”的手段。而且刘焉提出的人选,都是一些海内清名之士。而且刘焉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并非是地广民丰的益州,反而是条件不太好的交州。
不过一开始,汉灵帝并没有同意刘焉的这个打算。不过随着地方势力愈发混乱:“会益州刺史郤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而并州杀刺史张壹,凉州杀刺史耿鄙,焉谋得施。”朝廷最终决定,在地方上设立州牧,让他们自行武装力量镇压反对势力。
可惜刘焉的初心,终究是发生了变化。据《三国志·刘二牧传》记载:“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刘焉心境的转变,很有可能是在朝廷拒绝他的提议之后。汉灵帝的昏庸,再加上手下谋士的教唆,让刘焉心中,最终滋生出了一丝野心。
在刘焉入蜀以后,他任用在当地颇有民众基础的张鲁,令其去据守汉中。据《后汉书·刘焉传》记载:“遂任鲁以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脩将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断绝斜谷,杀使者。鲁既得汉中,遂复杀张脩而并其众。”张鲁在汉中隔断了朝廷与益州之间的往来,同时刘焉又上书说“米贼(张鲁)断道,不得复通”。在刘焉自导自演的一手好戏之下,他最终成为了益州名副其实的“土皇帝”。自此之后,刘焉便掀开了汉末军阀割据的乱象。
参考书籍:《三国志》、《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