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商贩大量收购福寿螺,冒充田螺销售,食用争议

商贩大量收购福寿螺,冒充田螺销售,食用争议

都说我是锦鲤体质,关注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想要财运爆棚,就从点个关注开始吧!祝您日进斗金,财源滚滚!

福寿螺“变身”田螺食品安全这根弦还能绷多久?

近期,有关福寿螺冒充田螺销售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将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这种披着“田螺外衣”的入侵物种,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更由于可能携带寄生虫,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隐患,那么福寿螺为何能够堂而皇之的登上餐桌?其中又暴露出哪些监管漏洞?

商贩大量收购福寿螺,冒充田螺销售,食用争议

利润驱使下福寿螺摇身一变成了“盘中餐”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上世纪80年代作为食用螺被引入大陆,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加之其自身惊人的繁殖能力,福寿螺很快在南方地区泛滥成灾,对水稻、茭白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被列为大陆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商贩大量收购福寿螺,冒充田螺销售,食用争议

尽管福寿螺臭名昭著,但一些商家受利益驱使,将其“包装”成田螺,试图从中牟利,与价格相对较高的田螺相比,福寿螺成本低廉,且容易捕捉,这为其“变身”提供了便利条件,一些商家甚至采用特殊烹饪方法掩盖福寿螺的特征,使其更难被消费者辨别

福寿螺与田螺你能分清吗?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区分福寿螺和田螺的确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在经过商家处理之后,但两者在外观上仍存在一些细微差别:福寿螺外壳颜色偏黄,螺口较为扁平,而田螺外壳颜色较深,螺口更圆润;福寿螺的肉质颜色也比田螺更浅

商贩大量收购福寿螺,冒充田螺销售,食用争议

仅凭肉眼观察很难做到万无一失,消费者在选购时应尽量选择正规超市或农贸市场,并查看相关检疫证明,如发现疑似福寿螺,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向相关部门举报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还需多方合力

福寿螺冒充田螺事件的发生,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漏洞,从源头防控到市场监管,再到消费者教育,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加强管理力度,才能有效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商贩大量收购福寿螺,冒充田螺销售,食用争议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福寿螺的防控力度,定期开展清除行动,并加强对农贸市场、餐饮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销售福寿螺的行为,也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其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守护餐桌安全人人有责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不购买来源不明、没有经过检疫的食品; 作为商家,更应该诚信经营,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筑牢食品安全的“防火墙”,让“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对食品安全的看法和建议

本文致力于弘扬社会正气,无任何侵犯版权或肖像权的意图。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协商处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