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百里杜鹃沙厂乡 打好“一线战役” 产业富民强村

“综合‘六看六比’的情况,沙厂乡党委班子能力强、作风硬,在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得好,建议作为先进党组织。”

今年年初,百里杜鹃管理区开展“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沙厂乡党委从该区9个乡(街道、管理区)党委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先进乡镇党委。

春华秋实结硕果,真抓实干出成绩。一年来,沙厂乡充分发挥党委“龙头”作用,统筹整合资源、强化指导服务、主动开拓市场,着力打造集现代农业、三产融合、文旅康养为一体的“田园沙厂”,蹚出一条“农业增效满地开、集体村民双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抱团发展,整合资源在“一线”

深秋时节,走进沙厂乡辣椒烘干厂内,全自动化烘干生产线全速运转。鲜红的辣椒堆积成山,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卸货、传椒、上线、烘烤、包装,工厂内一派繁忙。

“自从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烘干厂,不仅不用再运到其他地方去烘干,而且工厂还直接上门收购,减少了运输成本,方便又实惠。”看着眼前挂满青红辣椒的田地,白果村村民李松笑得合不拢嘴。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百里杜鹃沙厂乡 打好“一线战役” 产业富民强村

今年,他种植了60亩辣椒,目前已经售出8万斤。说话间,李松手里也没停下,一会加工厂工作人员就要来收购鲜椒。

作为传统农业乡镇,沙厂乡辣椒种植面积超4000亩,年产量760万斤以上,但长期以来主要以粗放加工和散种散销为主,椒农辣椒存放难、运输难,产品价值低、利润薄弱。

今年,沙厂乡党委依托辣椒产业规模优势,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同原则,整合沙厂、白果、拉车3个村共计210万元的项目资金建设辣椒烘干厂,不仅满足本乡辣椒烘干需求,还能为周边乡镇椒农进行代加工。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百里杜鹃沙厂乡 打好“一线战役” 产业富民强村

“有了两个村的‘加盟’,加工厂的管理人员从原来的4个增加到12个,再加上乡级平台公司的支持,管理起来游刃有余,大家也很有信心把工厂办好。”白果村支部书记晏大海表示。

沙厂乡推行“多村联建”,通过党委来牵头,把地域相近、产业相同的村捏拢起来抱团发展,村集体“抱团发展”共同做大一个产业,有效破解村级“有资金没思路、有资产没项目、有资源没规模”的发展窘境,探索出一条“以强带弱、村村联建、抱团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为了加强对全乡“三资”管理,沙厂乡党委建立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三本台账,对底数清、权属明的闲置资源,由乡级统筹管理,将资产、项目、土地及市场资源交给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村(社区),带领群众发展增收项目。截至目前,该乡通过盘活老旧办公楼、闲置厂房、大棚等,年增收10.5万元。

上门问诊,指导服务在“一线”

“我们乡一些珍稀中药材,市场价值很高,但是种苗繁育技术不成熟,难以规模化种植。”

“这个问题交给我们,近期我们将邀请有关专家到乡里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

在沙厂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问诊会”现场,针对各村(社区)提出来的问题,沙厂乡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股室站办当场给出承诺。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百里杜鹃沙厂乡 打好“一线战役” 产业富民强村

2022年,沙厂乡成立了乡级平台公司——六合公司,统筹全乡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致力于推动本乡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在沙厂乡党委的带领下,六和公司围绕全乡“4+N”(烤烟、辣椒、蔬菜、中药材等4个主导产业,以及其他小规模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目标,分别成立政策指导、技术培训、产销对接、财务管理等4个专班,主动靠前服务,帮助考察行情、对接市场,在项目资金、用地指标、政策扶持上给予倾斜。

“乡里面邀请了很多专家教授来培训中药材种苗繁育和林下栽培技术,给我们分析市场前景,解决了我们的很多疑惑。”营竹村药农张小军说道。沙厂乡因开采冶炼“朱砂”而得名,历来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百里杜鹃沙厂乡 打好“一线战役” 产业富民强村

作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药农,他去年成功种植了20亩珍稀中药材杜鹃兰,净赚100多万元。这也在当地引发了连串的中药材种植效应,同村的许多群众纷纷参与种植。如今,营竹村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多达15户,种植面积突破500亩。

在探索中药材种植“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上,该乡通过乡级平台公司从育种、种植、收购、加工到销售等环节,参与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为做精做强林下中药材产业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沙厂乡已有5个村发展中药材产业,全乡种植包括杜鹃兰、蜘蛛香、重楼等各种名贵中药1400亩,形成了亿元规模产业,116户农户参与其中,带动1000多户农户就业。

牵线搭桥,市场开拓在“一线”

“今年晒的荫包谷、刚摘的鲜椒、本地黄芯洋芋,欲购从速。”

“给我来30斤洋芋。”

“我要20斤辣椒。”

在“沙厂乡农特产品资源群”里,沙厂社区党支部书记黄玲刚发出消息,便引来群成员争相抢购。

在这个群里,既有周边农户、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也有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沙厂乡农特产品的“资深客户”。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百里杜鹃沙厂乡 打好“一线战役” 产业富民强村

“酒香也怕巷子深。”对于村集体和农户来说,不怕生产不出好产品,就怕好产品卖不出去。农特产品销售难一直是沙厂乡“老大难”问题。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沙厂乡充分发挥“两统一干”作用,六合公司围绕生产端和销售端当好“媒婆”,积极搭建惠农服务综合平台,千方百计开拓市场,打通“内销+外售”“线上+线下”等销售渠道,既解决了销售难题,又将优势产品成功培育出来,让村级集体经济得以蓬勃发展。

一方面,乡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外出“跑市场”,组织站办负责人、村“两委”干部、种养殖大户到云南、成都、遵义等地调研考察拓展市场,开展产品推介;另一方面,乡党委组织30余名本乡在外经商创业成功人士召开座谈会,整合产品需求信息,依托在外成功人士对“家乡味”的乡愁情怀,搭建产品线上销售渠道。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百里杜鹃沙厂乡 打好“一线战役” 产业富民强村

同时,六合公司整合乡内农特产品资源,把好源头品质,找准市场定位,打造“乡愁产品”。实行需求和生产双向互动,即可由客户订单,村集体和农户生产;也可公布农特产品,由客户根据需求下单。六和公司负责进行上门收购,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将农特产品售出,还为顾客提供了送货上门和快递寄出的服务,进一步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

据了解,截止目前,沙厂乡已对外销售辣椒120多万斤、中药材3.3万斤、各类蔬菜200多万斤,6个村(社区)累计实现经营性收入222.48万,4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

通讯员 汪子人

编辑 翟培声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