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企業出海墨西哥,股權再次被搶,會重蹈在印度的覆轍嗎?

作者:英财說

#長文創作激勵計劃#閱讀前麻煩點一下關注,便于您後期持續關注相關内容。

中國企業出海墨西哥,股權再次被搶,會重蹈在印度的覆轍嗎?

最近,大陸的锂業巨頭們在海外投資上遇到了不少麻煩。

先是加拿大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我們的企業在加拿大的锂礦投資撤資。緊接着,連智利那邊的SQM項目,也因為政府和國家銅業公司的合資計劃,讓天齊锂業的投資岌岌可危。現在,墨西哥也來湊熱鬧,取消了贛鋒锂業的锂礦特許權,理由是投資不夠,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這背後可能有更深的政治和戰略考量。這一連串的事件,讓我們不得不深思: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出海投資,不僅要面對商業競争,還要警惕那些看不見的政治風波。

中國企業出海墨西哥,股權再次被搶,會重蹈在印度的覆轍嗎?

取消中企锂礦特許權

贛鋒锂業,作為大陸锂行業的領軍企業,最近卻在墨西哥的投資項目上遭受了意外的挑戰。

根據媒體報道,墨西哥礦業局已撤銷贛鋒锂業在當地的锂礦特許權,稱該企業未能達到最低投資要求。

中國企業出海墨西哥,股權再次被搶,會重蹈在印度的覆轍嗎?

對于此,贛鋒锂業持有異議,并且解釋道,其投資額已經超出了墨西哥法律規定的最低限度。

實際上,贛鋒锂業于2022年8月份花費約15.56億元人民币購得英國公司手中的Sonora锂礦項目所有股權。此次投資源于贛鋒锂業旗下墨西哥子公司對多個采礦許可的持有,且此子公司由贛鋒锂業在英加兩國的營運實體全資掌控。

而Sonora锂礦項目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锂資源項目之一,擁有約882萬噸碳酸锂當量的锂資源,股權收購後,該公司又投入數千萬美元,并計劃在當地建立生産線,項目第一期投産後預計能夠形成每年2萬噸氫氧化锂的産能。

中國企業出海墨西哥,股權再次被搶,會重蹈在印度的覆轍嗎?

但是,在收購完成後不久的2023年8月,贛鋒锂業在墨西哥的9個礦産特許權被墨西哥礦業總局取消,這直接阻礙了項目的進一步開發。

如今倒好,錢投進去了,生産線也建好,就等着生産營運開始盈利呢,墨西哥一道“霸王令”下來斬斷了人家的生存之路。

這一切源于墨西哥頒布的一項法案。

中國企業出海墨西哥,股權再次被搶,會重蹈在印度的覆轍嗎?

2023年,墨西哥政府通過了《礦業法修正案》,該修正案禁止私人企業持有锂礦開采權,并将锂礦資源定性為國家戰略資源,将開采權獨家授予了國有實體,實質上就是将锂礦資源國有化。

而且時任墨西哥總統洛佩斯還在Sonora州宣布了将锂資源國有化的法令,并明确指出國有化後,外國公司将無法在墨西哥進行锂礦開采。

贛鋒锂業對于墨西哥經濟部的決定,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和反對意見,同時遞交了行政複議請求。然而遺憾的是,随着時間來到2023年11月,該部依然堅持了礦業總局原先的決議。

針對此結果,贛鋒锂業堅持認為,因為Sonora項目的特許權是在礦業法改革之前獲得的,是以它不應受到任何改革措施的直接影響。同時,他們強調,這種做法充分展現了墨西哥憲法中所指定的無溯及力原則。

大陸國内的礦業法律專家表示,墨西哥政府的行為可能已經違反了憲法,甚至可能損害了中墨兩國之間在經濟協定中的“最惠國”待遇條款。

中國企業出海墨西哥,股權再次被搶,會重蹈在印度的覆轍嗎?

可以說,墨西哥的這一系列“騷操作”,使得贛鋒锂業巨額投資面臨風險,而且與印度此前對大陸企業vivo等采取的強硬措施相比,墨西哥甚至更加無理,起碼印度還出價購買股權。

中國企業出海墨西哥,股權再次被搶,會重蹈在印度的覆轍嗎?

中企出海頻遭狙擊

锂礦因其在能源轉型中的重要性,被譽為“白色石油”。

有一些政府試圖通過政策手段來保護本國資源其實無可厚非,畢竟作為锂礦這類資源對于一國的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很重要。

但是,應該通過合理合法的手段去進行限制,而不是強取豪奪。

根據媒體報道,大陸一些企業在國際上遭遇了锂資源方面的挑戰。

例如,2022年11月,加拿大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強制中礦資源公司、盛新锂能公司以及藏格礦業公司縮減其在加拿大锂礦公司的股權投資。

中國企業出海墨西哥,股權再次被搶,會重蹈在印度的覆轍嗎?

這一政策調整使得中礦資源和盛新锂能不得不出售其在加拿大的股權,而藏格礦業則申請将剝離期限延後到2024年4月30日。

而一些拉丁美洲國家諸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和哥倫比亞等,曆史上就曾多次引入外資以促進經濟發展,但随着貧富差距的擴大和群眾對外資的不滿,這些國家往往會采取将資源國有化的措施,以平息民怨并争取政治支援。

然而,這種政策往往導緻經濟效率低下,缺乏國際競争力,最終不得不重新尋求市場化和國際化的道路。

中國企業出海墨西哥,股權再次被搶,會重蹈在印度的覆轍嗎?

前段時間發酵的智利SQM“公私合營”事件就是如此。

作為全球第二大锂生産商的 SQM,其所屬智利阿塔卡馬鹽湖的開采權益備受關注。

而作為其第二大股東方的天齊锂業,早已投入40.66億美元擷取了該公司相當比重的股權。

然則,SJM與國企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達成的合作協定,即設立合資企業聯合開發阿塔卡馬鹽湖事項,卻對天齊锂業産生了直接影響。

按照協定規定,合資企業中的Codelco控股51%,而SJM的股份将降至49%;換句話說,自2031年起,SJM将失去其在智利阿塔卡馬鹽湖核心锂業務的主導權。

由此可見,智利政府借助Codelco的控股權,實質上推動了锂礦資源的國有化程序。

從2025年至2030年間,智利政府将通過Codelco及其他相關機構擷取合資企業70%的經營利潤;而自2031年開始,這一比例将提升至85%。

中國企業出海墨西哥,股權再次被搶,會重蹈在印度的覆轍嗎?

天齊锂業對此也表達了不滿,并且積極采取措施維護自身權益,不僅聘請了智利法律專家對SQM與Codelco成立合資公司的合規性進行論證,還嘗試通過法律途徑要求SQM召集特别股東大會來審議這一交易。

盡管如此,天齊锂業的努力依舊未能獲得智利金融市場委員會的支援,事件的最終結果仍無定論。

可以說,南美國家突然在锂資源政策上的轉變,讓大陸企業的“出海”危機重重。

也有業内人士表示,其實,南美國家在锂礦領域警惕的是部分歐美發達國家,而并不是中國。

中國企業出海墨西哥,股權再次被搶,會重蹈在印度的覆轍嗎?

或與美國有關

锂礦在新能源領域,幾乎成了無法繞過的關鍵點。

現在,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速度可以說是飛快,這不僅讓國内的電車、儲能市場受益,也讓中國在全球範圍内的競争力大增。

可是,就在中國企業準備大舉進軍國際市場的時候,問題來了,如今墨西哥收回锂礦特許經營權就是個例子。

按理說,取消礦産經營權這種決定應該是基于經濟或法律考慮,但實際上,背後很可能有美國的影子。

中國企業出海墨西哥,股權再次被搶,會重蹈在印度的覆轍嗎?

為啥這麼說呢?因為锂資源不隻是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戰略問題。

美國現在意識到,如果讓中國在锂資源上占得便宜,那麼在全球新能源産業的競争中就會處于下風。

是以,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就可能采取措施,限制或切斷中國的锂供應,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削弱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競争力。

這個政策其實并不新鮮。在全球化的經濟體系中,控制關鍵資源往往能夠對産業鍊的上遊和下遊産生決定性的影響。

美國作為一個在多個領域都希望保持領先的國家,自然不願意看到中國在新能源這塊蛋糕上分一杯羹。

通過政治、經濟手段影響其他國家的資源政策,也是實作這一目标的方式之一。

那墨西哥的角色在這裡就比較微妙了。雖然墨西哥政府表面上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戰略資源,但實際上,作為美國的近鄰,他們在很多時候都無法脫離美國的影響。在美國的壓力下,采取對中國不利的措施,也不是沒有可能。

中國企業出海墨西哥,股權再次被搶,會重蹈在印度的覆轍嗎?

對中國企業來說,這種情況無疑增加了海外投資的不确定性。投資前的各種調研和風險評估可能都沒有考慮到政治因素的突然介入。這就需要中國企業在未來的國際投資中,更加注意這種由政治因素引起的市場變化。

總的來說,锂資源的争奪不僅僅是商業競争,更涉及到國家之間的戰略博弈。對于中國來說,要在這場遊戲中走得更遠,就必須學會在複雜的國際政治環境中尋找自己的立足點。

這不僅是對企業戰略的考驗,也是對國家智慧和力量的考驗。畢竟,在這個充滿變數的世界經濟棋盤上,每一步都可能關系到未來的發展大局。

資訊來源:

《中企對墨西哥提起國際仲裁》 參考消息

《560億元巨頭,提國際仲裁!最新回應》 上海證券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