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創作激勵計劃#在西漢後宮,有一位“超長待機”的奇女子,從太子妃到皇後,到太後,再到太皇太後,一人霸占後宮六十餘年,曆七任帝王,這記錄放眼史書也難有人比,此女子就是漢元帝的皇後--王政君。
漢元帝并不喜歡她,王政君能當上皇後純屬肚子争氣,這事兒還要從她的壞名聲說起。
01 因“克夫”一招選在君王側
王政君原本有個不好的名聲,就是克夫。王家累世名門,其祖先可以追溯到戰國時齊國的王族田氏,後秦滅齊,怕招來殺身之禍,遂改姓王。
但即便到了漢朝,王家也是官宦之家,王政君的爺爺王賀,是漢武帝的繡衣禦史,從事紀檢工作;他的父親王禁學得是法律,當過廷尉史,從事司法工作。
她的母親李氏是王禁正妻,育有兩子一女,懷王政君時“夢月入懷”,人人都說這孩子将來大福大貴。
王禁有個毛病,就是好色,家裡妻妾成群,李氏不堪忍受王禁花天酒地,就與他離了婚,但孩子一個也不能帶走,王政君與父親的三女八男一起長大,一個女子在家裡也沒怎麼受重視。
到她快到嫁娶年齡時,她爹先是将她與許家訂了一門親事,結果還沒過門,那未婚夫便死了。之後東平王想娶她為姬妾,結果後來也死了。
兩個未婚夫都死了,雖然隻是巧合,但在封建時代,無風不起浪,很快,王政君就被冠上“克夫”的名聲。
這個名聲可不是什麼好名聲,搞不好一輩子嫁不出去,王禁頓覺大事不妙,趕緊給女兒找了個術士來相命。
這一相,術士六個字改變了王政君的命運,說“當大貴,不可言”。
此言一出,王禁都震驚了,貴不可言,連東平王都得不到她,那隻有皇帝才配得上她了。
王禁不僅将“克夫”一事抛到腦後,此後還加強了對女兒的培養,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之後就被送入後宮,當了良家子。
是以,她認識的第一代帝王便是漢宣帝劉詢。
漢宣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西漢史上出現了又一個繁盛時期“孝宣之治”,18歲的良家子王政君也是這一時代的見證者。
那麼,王政君是如何當上太子妃的呢?與她穿的一件紅衣有關。
漢宣帝立嫡長子劉奭(shì)為太子,當時劉奭最寵愛的女子是司馬良娣,可惜這位寵妃命不長,得了重病,恩寵不久就死了。
但她在死前還不忘拉别人下水,臨終對劉奭說,她不是正常死亡,是被那些整日妒忌她的妻妾們詛咒死的,太子也受了些刺激,在司馬良娣死後,果然對那幫姬妾置之不理,一概不見。
這件事後來傳到了漢宣帝耳朵裡,他也沒說什麼,不見舊人,選新人總可以吧。于是他讓自己的第三任皇後王皇後,為太子安排新的良家子去作陪太子。
(題外話:本文加了5秒解鎖廣告,養家糊口啊,離破産不遠了,感謝各位長期以來的點贊支援~祝您工作順利!)
王皇後選了五個美女,王政君位列其中。當太子來拜見皇後時,皇後就讓這五名女子與太子相見,并讓他從中選一位。
王政君身穿紅衣,十分顯眼,坐得離太子又最近,太子隻說有一個還可以,然後皇後就把那個穿紅衣最顯眼的王政君送入了太子宮。
人一到,太子便臨幸了她,說來也巧,太子與他的妻妾們相處了七八年,也沒誕下一子,與王政君僅交歡一次,她就懷孕了,還生下了一個男孩,就是劉骜,漢宣帝高興壞了,之後,王政君立馬晉升太子妃。
02 刹不住的“升職”路
公元前49年,漢宣帝劉詢駕崩,劉奭即位,是為漢元帝。王政君在當了三年太子妃之後也被冊封為皇後,兒子劉骜立為太子。
漢元帝性格“柔仁好儒”,而漢宣帝則是王道與霸道并用,兩任帝王執政理念不一樣,到太子劉骜時,則什麼理念也沒有,隻喜好飲酒和宴樂。
偏偏此時漢元帝身邊出現了一個寵妃,就是傅昭儀。如果說在她之前劉奭對後宮冷淡是一種常态,但在她出現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傅昭儀從小在宮裡長大,早年在上官皇後身邊當女官,而且她有個很大的優點:會說話、會做人。在漢元帝的後宮裡,她一人把裡外上下關系都打點得很和諧,沒一個不誇贊她的。
相比之下,王政君這個皇後就顯得有些木讷了,在輿論下也低了一頭。再後來,傅昭儀又誕下一子,名叫劉康,漢元帝愛屋及屋,對這個兒子百般寵愛,“坐則側席,行則同辇”,看樣子,大有改立太子的念頭。
是以,王政君也面臨了她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機,那麼她又是如何扭轉乾坤的呢?是繼續靠運氣還是人為呢?
王政君看似木讷,但也有精明之處,自打她當上皇後,家裡人都雞犬升天。她爹王禁封了陽平侯,家裡兄弟姐妹也都是受益者,胞兄弟王鳳、王崇看到此種情況,也十分着急,最終他們也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曆朝曆代要想說話讓皇帝聽進去,那必然是近臣,王家就找了一個近臣幫他們辦事,這個人就是史丹。
史丹這個人看似不靠譜,但實則行事謹慎,他與漢元帝算是親戚關系,他祖父的妹妹是廢太子劉據的史良娣,也就是漢宣帝劉詢的奶奶、漢元帝劉奭的太奶奶,是以,漢元帝對他相當信任。
史丹保太子的方法也不複雜,就像推銷員似的,不斷在漢宣帝耳邊說太子好,太子就是好,通過這種反複強調的方式讓漢元帝無法拒絕。
當然這種推銷方式其實是很講究對象的,有些人就不吃這一套。
但漢元帝不一樣,他生性柔弱,儒家思想觀念重,重禮重孝,早在漢宣帝時就說過一句有前瞻性的話:“亂我家者,太子也!”
當時作為父親的漢宣帝說自己兒子是“亂世之賊”,可見對其秉性認識之深刻,但出于他是愛妻許皇後所生,終究不忍廢掉。
漢宣帝都這麼心軟,更何況是漢元帝呢!再說漢宣帝在世時,對孫子劉骜也是捧在手心的,但漢元帝卻是到死時仍有改立太子的想法。
漢元帝在位15年,也沒什麼政治作為,最大的事件就是昭君出塞,身體也不好,在後期病重時,皇後王政君和太子劉骜都見不到皇帝,守在他身邊的是寵妃傅昭儀和兒子劉康。
病中的漢元帝多次拿漢景帝廢掉劉榮,改立幼子劉徹,因而有了漢武盛世的舊例和大臣唠叨,廢太子的意圖再明顯不過。
這時史丹也拿出了殺手锏,他跪在地上痛哭,說皇太子以嫡長立,如今已十多年了,名号被百姓熟知,天下沒有不認定他的。如今陛下寵愛劉康,民間各種流言四起,都以為您有動搖太子的打算。如果真是如此,恐怕公卿以下的大臣都會死谏,我也是其中一個,要不您就先賜死我給群臣看!
漢元帝心腸軟,聽此說,又見史丹這般誠懇,終究沒有邁出想走的一步,進而也為西漢帶來了滅頂之災。
劉骜的太子之位保住了,王政君也有驚無險地跨過了這道坎,在升職路上繼續前進。
公元前33年,漢元帝劉奭病逝,太子劉骜即位,是為漢成帝。王政君也從皇後更新為皇太後,從此不用再看人臉色行事。
這一時期的王政君過得最舒服,嫁家人也都封了侯,王鳳成了大司馬大将軍兼尚書事,王崇成了安成侯,其他異母兄弟也都封了侯,恩人史丹也封侯拜将,輔佐皇帝,就連後宮都不用她太操心,因為此時兒子劉骜寵愛的女人是班婕妤,就是那個出名的才女。
劉骜對班婕妤專寵了好多年,之來就來了兩位不速之客,趙飛燕和趙合德兩姐妹進宮了。
班婕妤什麼都好,就是不會有放縱的風情,這種缺失漢成帝很快從趙氏姐妹身上得到了,此後也走上一條不歸路。
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出身于民間,沒受過什麼教育,以當歌女為生,受到的訓練就是攝人心魄。沒過幾年,她們的真面目便暴露出來了。
趙飛燕向漢成帝告狀,說許皇後和班婕妤詛咒她們姐妹,結果漢成帝竟将許皇後廢了,又去拷問了班婕妤。
班婕妤面對氣勢洶洶的興師問罪,她平靜以對,說:“妾聞‘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修正尚未蒙福,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訴。如其無知,訴之何益。故不為也。”
意思是說,我聽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人一生行善都不一定會有福報,更何況做奸邪之事的人呢?如果世上真的有鬼神,他們隻會聽善良的祈禱,反之,向他們惡訴,又有什麼用呢?是以,巫術詛咒的事情,我不會做的。”
漢成帝看其善言,就赦免了她,并賜黃金百斤。而趙氏姐妹驕妒,并不甘心,唯恐班婕妤給她們帶有危機。班婕妤也深知其中利害,便自主請求搬去長信宮陪伴皇太後王政君,皇上也答應了。
王政君當然歡迎班婕妤的到來,她一生都少有家人陪伴,如今身邊來個知書達理多才多藝的媳婦,誰不喜歡呢?
在長信宮裡,婆媳二人平靜度日,而在長信宮外,趙飛燕姐妹卻在興風作浪。
漢成帝想把趙飛燕扶上皇後之位,王政君不同意,嫌棄她出身太低。漢成帝就給“死人”封了個侯,把趙飛燕死去的老爹加封成陽侯,洗白了趙飛燕,之後便昭告天下,冊立趙飛燕為皇後,趙合德則成了昭儀,夜夜專寵二人。
劉骜縱情于聲色,最終也死在了聲色之上。
說起來,劉骜之死,王政君也有責任。作為母親沒有對兒子起到督管作用,而是放任他胡作非為,但劉骜無所作為,也受制于朝政派系。
母親王家人一門七侯,權力幾乎都集中到了王家人手中。對此狀況,劉骜也想過改變。
比如他用外戚對付漢元帝重用的宦官勢力,成功了;又用母親王家對打父親妃子馮昭儀的家族,也成功了。
但到最後,玩來玩去,他用母親的王家對付妻子許家的勢力,這就出了大問題了,最後造成王家勢力一家獨大,連爺爺母家也奈何不了他們。
算了吧!隻能算了,就這樣王家完成了蛇吞象,但王政君此時還有要求。她有八個兄弟,最小的弟弟盛年早逝,沒能封侯,她覺得可憐,就把這個弟弟的兒子封了侯,劉骜也答應了,王政君的這個侄子在曆史上很出名,就是大名鼎鼎的王莽。
糊塗啊,誰糊塗,是漢宣帝還是漢元帝,更或者說是王政君?他們都有問題,在家國之間,都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家為上,國為次,就這樣,西漢的喪鐘已經敲響了。
漢成帝劉骜死了,因有生之年沒生下一子,于是過繼了弟弟劉康的兒子劉欣,并将其立為太子,在他死後,劉欣即位,是為漢哀帝。
這下後宮可熱鬧了,一下出現了四個太後:太皇太後王政君(漢元帝之妻)、帝太太後傅昭儀(漢元帝妃、劉康之母)、皇太後趙飛燕(漢成帝之妻)和劉欣的親媽帝太後丁姬(劉康之妻)。
三個女人就一台戲了,那四個女人會成什麼樣呢?那當然是一鍋粥了。
此時身為皇帝親奶奶的傅昭儀相當嚣張,她張口閉口稱呼王政君為“老妪”,相當于老太婆。
王政君看似又升職了,但境遇大不如前,不過她有一個緻命的優勢,就是命長,她熬到傅昭儀和漢哀帝先後去世,然後自己闖入皇帝未央宮,二話不說先把傳國玉玺握到了手裡。
王政君忙着抓權,但她不是呂後,沒有那政治才華,做不了什麼大事,一心隻聽大侄子王莽的話。
此時王莽已身居大司馬,百官上朝也不過是個形式,如曹操一般的王莽,才是真正的主子,小皇帝漢平帝劉衎不過是個擺設。
王莽也很會表現,在姑母面前,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十分孝順,朝野上下對他也寄予厚望,認為他辦事精明強幹,被視為挽救危局的不二人選。
王莽為了控制漢平帝,與霍光玩得手段也差不多,也是把自己女兒嫁入皇宮,立為皇後。
漢平帝初始年幼不懂政事,待到14歲時懂事了,對王莽心生怨恨,也想反抗,但哪裡是對手,最後據司馬光《資治通鑒》記載,被王莽給毒死了。
漢平帝死後,王莽翅膀也硬了,也不再需要姑母撐腰了,由他挑選了2歲的劉嬰為“皇太子”,自己在背後操控攝政,這也算是王政君生命中所經曆的第六個“皇帝”了。
當王莽派人去向姑母王政君索要傳國玉玺時,平庸了一輩子的王政君終于看清了王莽的野心,他這是想篡漢呀,但為時已晚,大錯已築成,覆水難收。
此時的王政君也隻有大罵幾句洩憤,“而屬父子宗族蒙漢家力,富貴累世,既無以報,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複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天下豈有而兄弟邪!”
意思是說,你們父子宗族靠着漢朝的力量,世代富貴,不知回報,卻利用人家托孤寄子的機會,奪取政權,不顧念恩義。像你們這樣的人,連豬狗都不吃他剩餘的東西,天下難道會容下你們兄弟嗎!
王政君還詛咒王莽,說“待我老死後,你們兄弟将被滅族!”。
但怒罵阻止不了曆史的洪流,王莽三年後篡漢,建立了新朝,王政君也隻能眼睜睜的看着漢朝覆滅于侄子之手,想必内心也是苦不堪言,這是她經曆的第七朝。
但此時的王莽也沒有怠慢王政君,還為她修了一座長壽宮,落成之後請王政君去赴宴,結果又是一頓臭罵。
長壽宮是拆了漢元帝的宗廟修建起來的,王政君看着丈夫的宗廟被拆得一塌糊塗,心如刀割,不禁怒斥:“你竟然讓我在先帝的宗廟上飲酒作樂!”,之後悲憤離去。
五年後,公元13年,84歲的王政君去世,遺命是:與漢元帝合葬。
在他死後十年,王莽被殺,又過兩年,劉氏子孫重建東漢。
03 後世評價
王政君,後世對她的評價也成兩極分化,有人說她是西漢的罪人,識人不清,被人利用;也有人說她是後宮的賢者,隻不過是太寵王莽,或者說太過于擴大王家勢力了。
她的一生既幸運又不幸,幸運的是能從一個平凡女子,不費周章地一路直通太皇太後,還活了84歲,曆史少有;不幸的是,一生少有家人陪伴,也從沒有得到過丈夫的寵愛。
她既是一個傳奇,又是一個平凡之人,性格恬淡,在政治上沒有遠見,在其位不能司其職,一味謹守本分,最終被不本分的人算計。
說白了,她隻是一個超長待機版本的後宮之人,一生見證了太多人,太多事,太多的命運浮沉,看似赢了所有人,實則也是一出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