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内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中有5秒免費廣告可增加創作收益,感謝各位看官點選支援原創,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虎毒不食兒愛玲我并不怨你",這句輕如蚊蠅的呢喃是黃逸梵生命的最後一刻,誰能想到這位曾經上海灘的名媛、追求自由的叛逆女子,最終會在倫敦一間簡陋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孤獨地度過人生的最後時光,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卻也滿是遺憾,那麼黃逸梵有着怎樣的經曆呢?
黃逸梵本名黃素瓊是文學大家張愛玲的母親,她出身名門望族祖父是晚清名将黃翼升,這樣的家世本應讓她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命運卻給她開了一個玩笑,黃逸梵的父親早逝母親是家中受寵的妾室,這樣的家庭背景或許就是她日後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從小黃逸梵就展現出與衆不同的特質,她性格獨立思想前衛不甘于被傳統束縛。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她的這種性格無疑是格格不入的,然而正是這種特立獨行,注定了她日後的人生軌迹将與常人大不相同。
1915年黃逸梵嫁給了李鴻章的外孫張廷重,這門婚事在當時的上海灘可謂是轟動一時,兩個名門之後的結合,本應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然而現實卻并非如此美好,婚後她生育了一女一子,長女就是日後聲名顯赫的作家張愛玲。
寫作不易,看官老爺們如若感覺文章不錯,可點選觀看下方5秒廣告解鎖,檢視接下來的内容,廣告完全免費,放心浏覽。
然而婚姻并沒有讓這位充滿活力的年輕女子安分下來,她與丈夫張廷重在思想觀念上存在巨大差異,婚姻生活并不如意。張廷重是典型的舊式家庭出身的男子,而黃逸梵則是思想前衛的新女性,兩人之間的沖突就像是新舊時代的碰撞。
1920年一個驚人的決定改變了黃逸梵的人生軌迹,她決定出國留學追求自己的理想,這個決定在當時無疑是驚世駭俗的。一個已婚婦女抛下丈夫和孩子獨自出國,這在當時的社會是難以想象的,為了籌集資金她甚至不惜變賣家中财物,這種決絕的态度顯示出她對自由的渴望有多麼強烈。
就這樣她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前往異國的輪船,留下了年僅4歲的女兒張愛玲,這一别竟成了母女二人長達數十年的分離。當時的黃逸梵或許并沒有意識到,這個決定會給她和女兒的關系帶來多麼深遠的影響。
從1920年代到1940年代黃逸梵輾轉于法國、英國、香港等地,她的美貌出衆無論在上海灘還是在英國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這段時間裡她與多位男子有過感情糾葛,仿佛要将青春燃燒殆盡,她的生活就像是一部充滿激情的愛情小說,精彩紛呈卻也充滿了酸甜苦辣。
然而感情生活并非一帆風順,黃逸梵曾對一位"畢先生"動過真情,卻發現他同時與自己的好友交往。這段感情的失敗給她的内心留下了深深的傷痕,在英國她也有過幾段戀情但最終都以分手告終,這些感情經曆讓她嘗盡了愛情的甜蜜與苦澀。
令人驚訝的是在這段時間裡,黃逸梵多次懷孕但都選擇了堕胎,這個決定或許源于她對自由的渴望,又或許是因為生活的艱辛。無論如何這些經曆都給她的身心帶來了巨大的創傷,每一次堕胎都是對她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摧殘,但是她依然堅持自己的選擇,這種堅持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雖然身在異國他鄉黃逸梵的内心依然牽挂着遠在中國的女兒,她曾給張愛玲寫信傾訴自己的思念之情,但最終這些信件都未能寄出。也許是愧疚讓她無法面對女兒,也許是驕傲讓她無法低頭,這些未寄出的信成了她内心深處最柔軟的一角,也是她最深的遺憾。
在國外生活期間黃逸梵常常感到孤獨和思鄉之情,她雖然追求自由但内心深處卻始終無法割舍對故土的眷戀。這種沖突的心理或許正是她内心真實的寫照,她想要自由卻又無法完全擺脫傳統的束縛,這種沖突也許正是她一生的寫照。
1950年黃逸梵決定重返上海,這次回國或許是她想要彌補過去的遺憾,想要重建立立與女兒的聯系。然而當她踏上故土時卻發現物是人非,曾經熟悉的上海已經變得陌生,短暫停留後她又回到了英國,這次短暫的歸鄉讓她更加感受到了與故土、與親人之間的疏離。
時光飛逝轉眼間來到了1957年的冬天,此時的黃逸梵已經病重蜷縮在倫敦一間簡陋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中,生命的最後時刻她回顧自己的一生心中充滿了悔恨。她多次給女兒寫信希望能見最後一面,但終究未能如願,這種遺憾成了她生命中最後的苦痛。
在生命的盡頭張愛玲寄來了100美元,這成了母女二人最後的聯系,這100美元雖然金額不大卻承載了太多的情感,它既是女兒對母親的關心也是多年來母女關系的一個縮影。
黃逸梵臨終前輕呼女兒的名字,說出了那句令人心酸的話:"虎毒不食兒愛玲我并不怨你"。這句話仿佛是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也是對女兒的最後告白,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終于放下了所有的驕傲和固執,隻剩下對女兒的思念和愧疚。
回顧黃逸梵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她是一個充滿沖突的人物,她追求自由渴望愛情敢于挑戰傳統。她的生活方式在當時無疑是前衛的,甚至可以說是叛逆的,然而她的選擇也導緻了與女兒張愛玲關系的疏離造成了終生的遺憾。
黃逸梵的經曆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那個時代新舊思想的沖突,她想要突破傳統的束縛追求自我實作,她的行為可以說是那個時代女性覺醒的一個縮影。然而在追求自我的過程中,她也失去了最珍貴的親情,這種沖突或許是很多追求自由的人都無法避免的。
值得思考的是黃逸梵的選擇是否值得,她放棄了安穩的生活選擇了漂泊,她放棄了母親的角色選擇了自我實作。這些選擇給她帶來了豐富的人生經曆,但也帶來了無盡的孤獨和遺憾,她的人生就像是一場豪賭賭注是她的一生。
黃逸梵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思考,她的經曆告訴我們追求自由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視親情的價值。她的晚年充滿悔恨希望得到女兒的原諒,這或許是對她一生選擇的最大反思,她讓我們看到了自由與責任之間的平衡有多麼重要。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黃逸梵的選擇在當時是需要莫大勇氣的,在那個年代一個女性獨自出國留學與多人有感情糾葛,這些行為都是極為大膽的。她的經曆某種程度上推動了社會對女性角色的重新認識,她的勇氣和獨立精神無疑值得我們尊重。
黃逸梵也讓我們看到了母女關系的複雜性,張愛玲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到母親既有怨恨也有了解。這種複雜的感情或許正是源于黃逸梵的特立獨行,母女關系的疏離成為了張愛玲創作的重要源泉,也成為了她作品中一個重要的主題。
最後我們不能忽視黃逸梵的才華,她敢于追求自我勇于挑戰傳統,這種精神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張愛玲的創作。她的經曆成為了張愛玲筆下鮮活的素材,為中國現代文學貢獻了獨特的女性視角,可以說沒有黃逸梵就沒有張愛玲的文學成就。
資訊來源:
他無奈娶一村婦,最後生下舉世聞名的龍鳳胎,你肯定認識 2019-09-15 22:06·濱海融媒
文史 | 張愛玲母親黃逸梵:中國第一代出走的娜拉 2020-04-09 08:47·各界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