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來到鼓樓附近。
馬路對面的一家建築很是氣派,仔細一看,是耳朵眼會館。
耳朵眼會館,1892年建,距今已有128年的曆史。這可是清真晏的頭等艙啊,趕緊去看看吧。
會館前面,一溜兒排開的各種雕塑,生動再現了當年從磨面、和面、炒餡、制作、售賣的整個過程。娃對這些雕塑着實喜歡!
窮苦人家出身的創始人劉萬春, 為了養家糊口,湊錢購置了一盤小石磨、一口鍋和一輛小推車,同妻子和孩子們一齊動手,磨面、和面、做餡,推着小車走街串巷,現炸現賣。
劉萬春當時用的面、豆、糖、油四大原料,都是市面上最好的。他用楊村、武清、霸縣一帶出産的粘黃米包皮兒,用天津産的優質紅小豆和赤砂糖做餡,山東章丘的生芝麻油來炸。因為品質好,在當地十分有名。
一直到今天,耳朵眼炸糕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
為什麼叫耳朵眼炸糕呢?
據說當年的劉記炸糕鋪,緊挨着一條狹長的胡同。胡同進口特别窄,對面有人時必須側着身子才能通過。到了胡同的中後部就比較寬了,還有一大片空地,酷似人的耳朵眼兒。物美價廉的劉記炸糕,深得老百姓的喜愛 ,人們樂意去購買。“哪買炸糕去?”“耳朵眼炸糕去!”慢慢地,人們便風趣地稱呼為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1994年第五屆亞太博覽會榮獲金牌;1997年12月定為"中華名小吃“。耳朵眼炸糕,與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被譽為"天津三絕食品"。
既然遇到了,趕緊去買幾個嘗嘗吧。3.5元一個,價格真是實惠親民啊!紫薯口味、黑芝麻口味、桂花口味、紅果口味,四種傳統口味各來一個!
熱乎乎的炸糕,淡淡的金黃色,咬一口,外皮酥脆内軟粘,餡心細膩味香甜。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