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前言·】——»

元中都曾经是一个历史之谜,曾经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几百年,并由此产生了许多的历史误会和认知的空白。近年来经过考古和史志工作者的努力,它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还原本来的面目·】——»

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还它以本来面目就成了一件非常迫切和有意义的事情了。在元代历史上,有两个中都。其一在今天的北京,于至元元年(1265年)定名中都,至元九年(1273年)改为大都。

元顺帝至正十八年被毁,那是1358年,红巾军仇恨的兵火,焚毁了它所有的地面建筑。它最终沦落为一片残垣与野草共存的废墟。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在200百多年间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使它成为莫衷一是的所谓沙城、白城子,北羊城,最后演绎成子虚乌有的辽将白天佐的家坡和阴森可怖的鬼域。

这个历史的误会发端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黄可润所著(口北三厅志》,有故坡,名沙城,西北有海子,驾鹅鸿雁之美满其中。就这样,经黄可润,中都遗址第一次从史学的角度被考订为北羊城。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许闻诗著《张北县志》又全盘继承了黄说,这段记载是然存在明显的不能自圆其说处,即皇城和牲畜交易场的无法统一。

«——【·建立元中都·】——»

民国二十四年《察哈尔省通志》问世,该书又袭用了许闻诗的说法,但未言"待考”新中国建立后,一直沿用是说。甚至到了1981年,张北县有关部门树碑保护遗址,仍确认其为北羊城。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历史自有其幽默和公正处,发端于史志工作者的误会最终到底还是由史志工作者来冰释了。20世纪90年代初,张北县的史志工作者对现名白城子的遗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实地调查,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于是对白城子遗址产生了新的思考。最后确认其不是什么牲畜交易场北羊城,而是显赫一时的元中都的遗址。与会的20多位专家学者提交了12篇学术论文。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一致认定白城子遗址为元中都遗址无疑,从此开始更有效的发掘至今。考古发现对研究元代历史,甚至辽金历史以及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历史虽然与我们捉了一次迷藏,但是最终还是禁不住人们无穷无尽的追寻面暴露了行迹,显现了本来而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的真实,

元中都也就成了我们的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六月甲午,刚刚即位10天的武宗海山还没有顾得上颁布任何新的。他甚至还没有完全卸去从漠北带回来的远路风尘,就下令建行官于旺兀察都之地,立宫阙为中都。

《元史·武宗纪》这是一道非同小可的命令,因为在人迹稀少的塞外建一座都城是一件谈何容易的事情!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行工部是工部的派出机构置行工部”的目的显然是要筹划和领导新都城的建设事宜。半年后的至大元年(1308年)春正月二月戊戌,包括上都卫在内的所谓六卫军是指元廷的侍卫亲军。

这2万多人仅仅是施工的劳力,工匠的队伍也应该不在少数。这确实是一支庞大的营建队伍,所以,施工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同年七月壬戌,“旺兀察都行宫成”从动议到行宫建成,历时正好1年。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不过,速度还是太快了。因为所建不是什么民房草舍,而是一座官殿。从调集施工队伍到行宫成,在天寒地冻的塞外,实际施工时间其实只有4个月。4个月建起一座官殿,这速度简直介乎于神话了。

所以今天,我们无论从残留的角楼台看,还是从出土的一些建筑构件看,其工程质量都是较为粗糙的。但无论如何,一座宫殿还是拨地而起了。武宗于喜悦之余又发出一系列指令。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全保卫工作的军事机构·】——»

元武宗建设中都的决心和气魄。在这里,我们且不去议论海山是不是一位好皇帝,也不去分析他在旺兀察都建都的做法是否失措,但他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军人是没错的。

武宗海山是忽必烈的曾孙。他的父亲答刺麻八刺是成宗铁穆耳的兄弟,很早就去世了。元武宗仅在位4年,没有看到中都城的完全竣工就因病去世了。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还有更令人遭憾的事他没有看到,新位的仁案,也就是海山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上台伊始就下台了,这些职司机构的撤销实际上是取缔了中都的都城资格。中都城从此冷落下来。后代的皇帝只偶然才有巡幸。

后来又因为在这里发生了一件鸠酒弑兄的恶性事件,使得这座城更其肃杀。那是天历二年(1329年)泰定帝于上都。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这个事件使得这座曾经的都城完全失去了人气。从此再无人光顾。据周伯琦记载,25年后,也就是至正四年(1354年)元顺帝巡幸上都,周伯琦扈从。

在返回大都的途中,仅仅才过了25年,顺帝的口气却像是在谈论一件久远的年旧事,可见当时的中都已经颓废到了何等地步。建成后的中都官阙,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没有文献插述过。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中都是典型的三重城相套,坐北朝南,由廓城、皇城、宫城回字形相套,这就是皇城格局皇城气势。在所有已发现的元代城址中,只有元大都才是这种格局,就连上都都不能与之相比。

官城内有明显的突出地面的建筑遭址27处。宫城中心大发处于四门南北东西连线的交点上。四条大道直通宫城四门,大殿有3层台基,中层南北长90米,中部因前后殿分野呈亚腰状。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东西宽48米。前殿东西两角3次折回,后殿东西两角3次折回。二三层台基共有7条14级踏道。前殿踏道直通南门,中间御道宽7米,两旁臣道各宽5.5米。

其龙首刻工细腻,刀法娴熟,线条流畅,形象逼真,堪称极品。出土的瓦当、滴水皆有龙纹,鸱吻也绝类龙形。前殿中轴线上1/3处的地砖下有一块方形青石板,板上纵横各划六格,共36格。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每格内有一组八思巴文数字,纵横及对角线每行六组数字的总和为111,名为六六幻方,此喇嘛教镇符,是镇宅辟邪之物。此镇物曾在西安安西王府的考古发掘中发现过。

根据以上的发现,只要稍有想象力的人就不难为昔日的中都城勾画出一派不仅壮观而且辉煌的景象来。那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官阙,角楼与宫墙上的琉璃瓦在碧日蓝天下熠熠生辉。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从某种角度讲,元中都的崛起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历史之谜。而它的迅速倾颓和湮灭也同样是一个奇迹和谜团。我们至今都不能非常准确地分析出元武宗兴建中都的真正用意和原因。

也难以置信在当时的技术和环境条件下,会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建成一座都城。更不能理解一座倾尽国力建起来的都城会一朝被轻易废弃。也无法明白一个朝代的一座都城何以会从历史的祝野中消失。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致使几百年找不见踪影。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但是有一点我们却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元中都绝不是成熟思考和科学论证的产物。

«——【·结语·】——»

中都城命运的短暂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学者专家们对于中都的何以兴废曾经做过许多的论证和推测,许多人都把中都城的短命归答于人事的更替,这只是看到事情的表层。

元中都,一座夭折的都城,却见证了元朝皇室夺位的腥风血雨!

其实,古今中外的许多史实早就告诉我们,凡是违背客观规律行事的产物都不会是恒久的。中都城的兴废正是这个道理的最好诠释。这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信息来源:

《元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