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流傳,
“不吃裹蒸等于沒來肇慶”一說
這個是對肇慶裹蒸的一種認可,
也是值得來的一次文化體驗
此前央視新聞直播間直播過裹蒸制作
相信大家都看過報道
不過該團隊還剪輯了一條3分鐘的視訊
這個應該很多人沒留意
這裡肇慶市旅遊局微信與大家分享下,
總體拍得挺好的
↓↓
視訊來自:肇慶市旅遊局
肇慶裹蒸與人們熟悉的“端午粽”有明顯的差別。一般的粽子多用芒葉裹包,呈扭身四角形或長條形,而肇慶裹蒸則用本地特有的柊葉包裹、水草包紮,呈枕頭狀或埃及金字塔形。而且内涵也不同,肇慶裹蒸寓意果實豐碩,日子蒸蒸日上,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及代表喜慶,端午粽則是為了紀念屈原。
來自肇慶市旅遊局截圖
柊葉是特别的,剛出爐裹蒸,久經煲煮的柊葉已變深綠色,糯米表層吸收了葉綠素,呈現一層通透的淺綠,與糯米綠豆混合的清香令人垂涎欲滴,其味松化爽滑甘香,口感軟滑,吃後齒頰留香,肥而不膩風味獨特。
肇慶裹蒸曆史悠久,至漢代,肇慶的城鄉居民已有在春節包裹蒸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裹蒸還曾奉為貢品,南齊明帝肖鸾大年初一嘗食裹蒸粽後,為其美品傾倒,競舍不得一次吃完。特囑咐說:曾說:“我食此不盡,可四片破之,剩餘權當晚食。”可見對裹蒸之珍愛。清代詩人王仕祯有詩贊肇慶城鄉除夕熬煮裹蒸的盛況:“除夕濃煙籠紫陌,家家塵甑裹蒸香”。
肇慶裹蒸,内料以糯米、脫衣綠豆、豬肉為主,熱食清香四溢,入口松化爽滑,讓人回味無窮,被譽為“舌尖上的珠江恩物”,連美食專家都忍不住贊歎:“打開熱氣騰騰的肇慶裹蒸,柊葉的香氣撲鼻而來,糯米化為無骨的綿滑,那五花肥肉的沉默,為了迎接一頓歡愉的舌尖快感。”
視訊來自肇慶市旅遊局
現在每年春節或是一些重要特别的日子,部分肇慶老街坊,一般在老城區或鄉村,都會包制裹蒸,作為一種傳統習俗和文化,已經深植街坊心中。在春節期間,走走老城區和鄉村,你會邂逅裹蒸香,頗有家的味道。
裹蒸是肇慶的名片。它裹着糯米、綠豆、豬肉;更裹着傳統、人情、思憶。它散發的是美味,承載的是鄉情。
劍膽琴心攝,來自肇慶市旅遊局
讓更多的肇慶孩子都學會包裹蒸,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隻會吃,是永遠傳承不了手藝,隻會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去……"也永遠體會不了"粒粒皆辛苦",習勞知感恩!近年來像小悟龜公益會等社會團體都會組織一些相關活動,讓親子多一些體驗,傳承好傳統。
習勞知感恩,文化手相傳。肇慶裹蒸不但是一種傳統美食,更是一種文化,而一種民俗文化的傳承不應隻是一個口号,更是手手相傳一種溫度。
現在,“肇慶裹蒸制作技藝”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這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平時我們在市面上見到的裹蒸,大多是作坊批量生産,比如肥仔偉、皇中皇、裹香皇等,但有一點不變的是,都依然采取手工包制,保持原有味道。下面,旅遊君通過作坊式生産帶你認識下肇慶裹蒸是如何制成的。
首先來說說包裹蒸所用的葉子柊葉,這種葉子是肇慶特産,一般是采集後曬幹,再進行高溫蒸煮,直至煮出葉子的香味來,然後再用清水洗淨備用。
裹蒸的主要原料是糯米,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多次淘洗,把裡面的沙子和雜質淘出來。
在正式包之前,無論是糯米還是去皮的綠豆,都要在攪拌機裡加一定比例的花生油和配料進行充分攪拌。
肇慶裹蒸至今延續手工包制的傳統,在作業台上,一個技法娴熟的勞工在原料充足的情況下一天就可以包1000多個。
傳統裹蒸是以糯米、去皮綠豆、上等豬肉做原料,用肇慶特産柊葉包裹,主要原料糯米、綠豆和肥豬肉的比例掌握在10:6:4,包制好未經蒸煮的裹蒸一般一隻約重0.5公斤,當然,重量和大小上也是有其他規格的。
包制裹蒸需要講求一定的順序,一般是6片柊葉放在塑形模子裡,放料順序為糯米、綠豆、肥豬肉、綠豆、糯米,這樣糯米包裹綠豆,再一起包裹肥豬肉,煮制時肉香就會往外滲透,使整個裹蒸香氣撲鼻。
肇慶裹蒸譽滿嶺南,呈枕頭狀或是四角山包狀,是個大塊頭。據說包拯在古端州(今肇慶)因政績突出被調往京城,赴任之際,端州百姓用家中的糯米、綠豆,加上豬肉,制作成一種形狀像鐵拳的食物,讓包拯帶着路上吃。是以,肇慶裹蒸,更像包公鐵拳的形狀。
包制好的半成品要置于蒸煮爐中用猛火蒸煮8小時以上,邊蒸煮邊加入大量的開水,直至糯米、綠豆、肥豬肉完全融化。
蒸煮好的裹蒸吹涼後就進入了最終包裝的環節,這時候,勞工們會首先把它裝進真空袋中。
經過抽真空高壓殺菌的技術處理,可使原來不易儲存的裹蒸在常溫下保鮮三個月,讓遠在他鄉的顧客也能嘗到口感新鮮、品質保證的裹蒸。
最後,真空袋緊緊裹住的熟裹蒸會再穿上一件華麗的外衣,上面印有各項參數資訊,就可以裝箱外售了。
肇慶裹蒸香
來肇慶,記得品嘗下這種獨特的味道
也是感覺一方文化的好途徑!
各大電商平台都可以找到肇慶裹蒸(肥仔偉、皇中皇、裹香皇等),一個你可以帶得走的肇慶!
肇慶知音堂原創-裹香滿端城來自肇慶市旅遊局00:0003:48
△熱愛肇慶的家鄉年輕人原創音樂為裹蒸代言
而網友是這樣說的
有一種味道叫肇慶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