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治”有良策!松江大學城探索高校電動自行車治理新模式

作者:上海松江
“數治”有良策!松江大學城探索高校電動自行車治理新模式

學府林立、書香浸潤的松江大學城現有高校師生近10萬人,其保有的電動自行車不僅數量龐大、品質不一,且存在着地少人多,車輛停放充電難等突出問題。

為切實加強校園電動自行車安全管理、及時排除消防隐患、築牢火險防線,近日,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校區率先探索建立起由校園自有電動自行車監管和校園智能充電監測雙管齊下的高校電動自行車智能治理新模式,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強化智能管理,并切實排除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過載充電、擠占消防通道等隐患風險,多措并舉築牢高校電動自行車火災防線。

建檔智管,數字賦能

6月21日,記者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校區西門口看到,不少電動自行車車主被卡在門前無法通行。而這正是近日上海外國語大學所探索建立的自有電動自行車校園管理系統落地後的新變化。據了解,該系統通過加裝晶片綁定校内臨時牌照将校内師生自有電動自行車納入統一管理,通過感應進校、智能監管等方式規範校内電動自行車使用,并有效破解電動自行車違停占用消防通道、僵屍車難清理等前期檢查中的痛點問題。

“數治”有良策!松江大學城探索高校電動自行車治理新模式

“統一綁定以後,通過校園自有電動自行車智能管理系統有效規範校内電動自行車流量,杜絕電動車肆意流動、違停堵塞消防通道以及僵屍車難清理等長期懸而難解的頑疾。”哈啰校園全國營運負責人張呈強介紹,學校既能夠對全校師生電動自行車保有情況摸清底數、定車定人,還能夠通過智能管理系統對這些車輛進行實時秩序管理,将檢測到違停或是電池超限使用的問題及時以短信形式發送給車主本人,通知他們立即挪車或對車輛進行報廢。

“數治”有良策!松江大學城探索高校電動自行車治理新模式

“登記綁定非常友善,下課路過短短5分鐘就順利搞定了。而且有了新牌照,騎車進出校門也更快、更友善了!”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學生齊梓雯告訴記者,裝上校内臨時牌照後直接可以感應入校,校園裡電動自行車穿行、停放的體驗感大大提升。

層層固防,嚴防火險

在第四教學樓北側的一處非機動車車棚裡,一個個電動自行車充電插座也悄悄完成了智能化更新。原來,上海外國語大學近日還在全校範圍内安裝了智慧充電監測系統,在專門配備3A級室外防水插座的基礎上,為每一個插座都加裝了監測子產品,師生們可自行使用手機掃取二維碼進行免費充電。而在落實“充電定人”的基礎上,該系統還能夠對每個插座的充電時間、電流波動進行實時監測,一旦充電逾時或出現充電過載、短路等突發情況,系統會自動斷電并立即報警。此外,該系統還能夠通過動态監測系統的背景資料分析,對大功率電動自行車或者不符合國家标準的電動自行車自動停止充電。

“數治”有良策!松江大學城探索高校電動自行車治理新模式

“目前松江校區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為1400餘輛,累計安裝智能充電插座1200餘個,基本滿足了師生們日常使用的需求。”上海外國語大學保衛工作部(處)處長龔凡介紹,在通過數字賦能強化校園電動自行車全流程數智治理的同時,學校也通過對車棚内室外防水插座的實時智能監管杜絕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充電,及時掌控校内師生電動自行車充電全過程,将自動斷電、監測報警等智能處置及噴淋滅火設施相結合,層層嚴防,盡可能杜絕電動車火災風險。

“數治”有良策!松江大學城探索高校電動自行車治理新模式

後續,上海外國語大學還将進一步完善校内電動自行車“白名單”機制,并嘗試引入租賃式電動自行車供師生選用,通過疏堵結合的形式進一步優化校園電動自行車管理,全方位築牢消防安全防線。

文字:李爽

圖檔:李爽 部分由受訪者供圖

編輯:韓佳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