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6年11月14日,北宋开宝九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要早一些。
宋太祖赵匡胤夜里睡不着,跑到阁楼上看夜景,对着漫天飞雪突然来了兴致,把自己的弟弟、时任开封府尹的晋王赵光义叫进宫里来喝两盅。
亲兄弟的酒局不希望有外人叨扰,所以宋太祖就把所有人都撵到屋外去了。站在外面的宫女太监离得远,也听不清屋里的哥儿俩在唠啥。只是隐约透过映在窗户上的影子,看到晋王赵光义好像离开了桌子,挥舞着双手,在推辞什么一样。
雪越下越大,在地上堆了厚厚的一层。赵匡胤不知道是喝嗨了还是怎么的,竟然跑到门外,拿着柱斧戳雪玩,还边戳边说道:“好做,好做!”
这句话明显是对弟弟赵光义说的,可以理解为“好好干啊”,也可以理解为“干得好啊”。说完赵匡胤困劲上来了,回屋倒头就睡,呼噜声打得震天响。
兄弟间喝顿酒本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这顿酒却注定要载入史册。
因为就在喝完酒的几个小时后,刚满五十岁的宋太祖赵匡胤突然死亡。然后赵光义就继承了哥哥的皇位,成了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
而那一夜的酒局也被称为“烛影斧声”,在后世引发了巨大的争论。元代诗人张宪就在诗中写道:“深宫烛影夜无人,漏下严更天四鼓。寡妇孤儿不敢啼,戳地有声金柱斧。”《辽史》中也说:“宋主匡胤殂,其弟炅自立。”
诡异的酒局,隐秘的谈话,摇曳的黑影,手中的柱斧……这些关键词凑到一起,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密室杀人案的情节。也正是因为“烛影斧声”这件事本身就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所以宋太宗继位的合法性一直被人质疑。
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赵光义真的是杀兄夺位的凶手吗?
明眼人一看,赵光义的杀人动机简直不要太充足,毕竟哥哥一死,大宋的皇位就归他所有,还能有比这更大的好处吗?
还真未必,毕竟哥哥不死,这个皇位也可能是赵光义的。
自唐末五代以来,大家都默认一个“潜规则”——如果哪位宗室能同时凑齐开封府尹加亲王爵位这两个头衔,那他就是皇位的继承人。
巧了,赵光义的头衔就是晋王兼开封府尹,是字面意思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是习惯上默认的下一任皇帝。
但赵匡胤为什么放着亲儿子不传,偏要把皇位传给弟弟呢?
这也算乱世的特殊国情,动荡的局面需要成熟的继承人来保证权力过渡的稳定。所以五代中的皇帝选择立弟弟、立侄子、立养子的案例比比皆是,立儿子的反而不常见。
赵匡胤称帝后也延续了这个传统,他一开始就是把弟弟当继承人来培养的。
有了这个前提,不管赵光义怎么积攒力量,招揽人才,组建团队,赵匡胤都听之任之。也曾有人给赵匡胤打小报告,说应该提防赵光义过于做大做强。但赵匡胤的反应却是勃然大怒,说你怎么敢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然后直接把打小报告的人给宰了。
按现在的标准,赵匡胤绝对算是个“弟控”。弟弟的房子供水困难,他亲临施工一线,监督工程进度;弟弟生病卧床,他亲自给弟弟做艾灸理疗;弟弟喝醉了,他特许弟弟在宫中骑马,还亲手把弟弟“扶上马”“送一程”,甚至逢人就夸弟弟“龙行虎步”,一看就是“太平天子”……各种暗示明示的迹象都让人觉得赵匡胤是要把天下传给弟弟的。
但是,人是会变的。
血缘继承的特性,人性自私的本能,都必然导致皇帝更倾向于“父死子继”,而不是“兄终弟及”。赵匡胤也是人,必然无法逃脱这个基本规律。
当王朝初立、危机四伏之时,选择弟弟当然是最优方案。但随着北宋局势逐渐稳定,各项制度逐步确立,赵匡胤已经看到了结束乱世的曙光。既然如此,一个念头就不受控制地在他的脑海里疯狂滋生——似乎,大概,也许,把皇位传给儿子,也不是不行吧?
虽然史书里盛赞赵匡胤是多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兄弟俩是如此感情深厚、兄友弟恭,但那都是官方的通稿,并不能代表事实的真相。
实际上,兄弟俩之间的明争暗斗一点都不少。
比如,赵匡胤小时候有个启蒙老师,被称为“陈学究”。赵匡胤对这位老师不太感冒,而赵光义却偷偷把陈学究招揽到自己的业务团队,很多事情都让陈学究参与决策。赵匡胤知道后非常生气,把弟弟臭骂了一顿,逼着他把陈学究给撵走了。
还有一次,赵光义的贴身宦官申请把宫中储备的大块木料拿来做小家具,赵匡胤直接在批语里飙脏话:破大为小这个馊主意你也能想得出来,信不信我分分钟砍了你的狗头啊?
有的官员在工作上犯了大错,眼看就要被皇帝处理,但只要找到赵光义出面,就能把事情摆平。甚至就连赵匡胤下旨要逮捕的罪犯,赵光义也敢庇护,完全不把皇帝的旨意和律法的尊严放在眼里。
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某种程度上可以证明赵匡胤和弟弟的关系并没有说的那么融洽。
多年来,赵光义利用手中的权力和海量的资源,招揽了一批文武幕僚,其有名可考的核心团队成员就有六十六人之多,整个团队每年的活动经费更是高达“数百万计”。
史书上有这么一个段子,非常能说明情况:
太尉党进是赵匡胤的爱将,平时嚣张跋扈,谁都不放在眼里,最大的爱好就是放生猛禽。有一次,党进看到一个下人正在调养一只鹞鹰,冲上去就要继续自己伟大的慈善事业。
但那个下人却说:这是晋王(赵光义)养的,你要是敢乱动我就去告诉晋王!
一听说是晋王的,党进的态度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变,自掏腰包给了那个下人一笔钱,让他赶紧去市场上给这只鹞鹰买点肉吃,并细心嘱咐他千万得好好养啊,可别被猫啊狗啊给伤着了哟!
看看,这一国军队总司令,还有两副面孔呢。
事实上,当时的北宋已经形成了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个政治中心。赵匡胤发现弟弟的实力已经壮大到无法随意拿捏的程度,自己想改弦更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老赵说到底也是个重感情的体面人,让他亲自下场和弟弟撕破脸,这个他是做不出来的。
但老赵做不出这种事,不代表别人不能。当朝宰相赵普就是个心思通透的“体己人”。
作为一起创业的元老重臣,赵普和赵匡胤、赵光义兄弟都非常熟悉,他一早就看出了赵匡胤心里的别扭,所以“善解人意”的赵普自然要替皇帝分忧,强烈反对传位给赵光义了。
朝堂上,他和赵光义互为政敌,没少给赵光义上眼药。赵光义想任用亲信,赵普就给他拆台;朝中谁和赵普关系好,赵光义也是各种打击报复。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就连赵光义都承认,只要赵普在宰相的位置上坐一天,自己就没希望继承皇位。
可是,赵普虽然是当朝宰相,但赵光义羽翼已成,他的支持者不断攻击赵普,最终逼得赵匡胤不得不拿掉赵普,以此来缓和与弟弟的关系。
公元973年,开宝六年八月,赵普被罢相外放,被踢出了中央决策层。
也就是在这件事发生的一个月后,赵光义封晋王,获得了大家心中默认的“储君之位”。其亲信卢多逊升参知政事,楚昭辅升枢密副使,他的势力已经开始控制中枢。
此时距离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已经过去了十二年。如果没有他十二年来的苦心经营,这个“储君之位”又怎么可能落到他头上?史书中总是强调赵匡胤传位弟弟的主观意愿,却忽略了赵光义这个弟弟实际上已经强大到继承人非他莫属的地步。
对于赵匡胤来说,正面压制弟弟已经不可能,只能侧面迂回,培养自己儿子的势力。
就在赵普罢相、赵光义封王后不久,赵匡胤也一改之前对两个儿子的“吝啬”,封长子赵德昭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次子赵德芳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让两个儿子正式参与政务。
尤其是进入开宝九年(976)后,赵匡胤明显加大了动作。
二月,他派长子赵德昭出面接待了来访的吴越王钱俶。这种高规格的国事访问,以往都是赵光义负责的,但这次赵匡胤却把这个露脸的活儿交给了儿子赵德昭,分明是有意地抬高儿子,打压弟弟。
三月,赵匡胤带着赵光义巡游洛阳,突然提出想迁都洛阳。而洛阳的最高地方长官正是赵匡胤次子赵德芳的岳父。
虽然赵匡胤为“迁都洛阳”找了一大堆国防军事、政治民生之类的理由,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赵匡胤想脱离赵光义经营多年的开封,为后续可能的动作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赵光义当然也看得出来。所以他强烈表示反对,最终逼得皇帝哥哥放弃了这个想法。精明如他,又怎会察觉不到气氛的微妙变化?
借用一句经典台词就是:留给赵光义的时间不多了。
除非,哥哥赵匡胤剩下的时间更少。
所以是时候做点什么了。
就在“烛影斧声”发生的前一天,一桩灵异事件引起了赵匡胤的注意。有个叫张守真的道士称自己得到了“神谕”,赵匡胤派心腹宦官王继恩去找张道士,却得到了这样一句话:“天上宫阙已成,玉锁开。晋王有仁心。”
这话什么意思呢?
高情商说法:恭喜陛下拎包入住天上宫阙,人间的闹心事交给有帝王仁心的晋王就好啦!
低情商说法:陛下您赶紧死吧,好给你弟弟腾位置……
后人普遍认为,这个张守真是赵光义的人,企图用神鬼预言为赵光义的上位制造舆论。也就在这个所谓的“神谕”出现后,赵匡胤就把弟弟叫进宫里来喝酒了。
在那个兄弟密谈的大雪之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首先要明确一点,那个引人遐想、怎么看怎么像凶器的“柱斧”,它就不是个斧头,而是用水晶或金属做成的摆件装饰品。还有观点认为所谓的“柱斧”,其实是“柱拂”。对,就是道士手里的拂尘,是古人用来驱赶蚊虫的,反正和“凶器”就没有一毛钱关系。
而赵匡胤是在喝酒几个小时后,在睡梦中突然死亡的,连遗言都没有留下。这样的猝死通常只有两个可能:一是中毒身亡,二是突发急病。
如果赵光义想在酒桌上给哥哥下毒,从操作层面上来说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因为宋代已经出现了相应的作案工具——一种设有机关的“阴阳酒壶”,一半装毒酒,一半装正常的酒,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给受害者下毒。据说赵光义的二儿子就是这么被人毒死的。而赵光义又有疑似下毒害人的“黑历史”——南唐后主李煜过生日,赵光义给李煜送了杯寿酒,当晚李煜死了;吴越王钱俶过生日,赵光义派人陪钱俶喝酒,然后钱俶也死了。
咱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和赵光义喝过酒的人,特别容易把生日变成忌日就是了。
但考虑到赵匡胤的身体情况,也不能完全排除疾病的原因。
看流传下来的皇帝画像就能发现,北宋的前六位皇帝——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全都是大胖子。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肥胖人群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北宋九位皇帝中的四位——真宗、仁宗、英宗、神宗都确诊了脑血管疾病,从家族遗传的角度来说,赵匡胤也患有遗传性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非常高。
再加上赵匡胤当上皇帝后还有一个奇葩爱好,就是半夜不睡觉,到处瞎溜达。
比如被当成美谈的“雪夜访赵普”和被当成疑案的“烛影斧声”,全都是发生在三更半夜。这很可能就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神经衰弱,不然正常人谁半夜不睡觉总往外跑啊?甚至不能排除赵匡胤患有恐惧症、抑郁症或狂躁症之类疾病的可能。
赵匡胤爱喝酒,年轻的时候喝断片是经常的事,称帝后虽有所节制,但没事也总是爱喝两口。在“烛影斧声”发生的当天,老赵拿着柱斧跑到门外戳雪的童真行为,怎么看都有点喝多了耍酒疯的意思。人在喝酒后吹冷风,酒劲会上头得特别快,所以他立刻就回屋睡着了,并且“鼻息如雷”。
爱喝酒,身体肥胖,神经衰弱,有家族遗传病史,睡觉打鼾严重……如果你去医院跟大夫如此描述自己的身体状况,估计大多数医生都会怀疑你有高血压或脑血管疾病,建议你做个详细的体检了。
但在赵匡胤猝死前的一个月里,他看起来又精力充沛,到处出访,频繁参加各种公开活动,并没有留下任何身体不适或者求医问药的记录,也不像是个要病死的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结合现代医学去考虑,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就是事先没有明显征兆,发病突然,病程发展迅速,致死率极高。就在赵匡胤去世前一年,即开宝八年(975)九月,向来弓马娴熟的赵匡胤在一次狩猎活动中突然遭遇意外——赵匡胤胯下的御马“马失前蹄”,把赵匡胤甩到了地上。这给老赵气得不行,抽出佩刀就把马给杀了。
但是当气消了之后,赵匡胤立刻开始了反思,他表示这次意外和马没有关系,是我身为天子却玩心太大导致的,从此以后老赵就把打猎这个爱好给戒了。
这个故事听起来完全是一个明君圣主知错能改的典型案例。
但《邵氏闻见录》在此处却比官方史书多记了一笔,那就是赵匡胤抽刀“杀马”前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吾能服天下矣,一马独不驯耶?”
翻译过来就是,老子连天下都能搞定,还摆不平你这匹臭马?
一个人下意识说出的话,往往最能反映内心的真实情绪。赵匡胤的这句气话虽然显得霸气十足,但细细琢磨一下,总是有一种略显无奈的憋闷感。
“吾能服天下矣,一马独不驯耶?”
身为皇帝真的能随心所欲地“服天下”吗?不驯的真的只有这匹马吗?
用反问的语气来表示肯定的意思,可以强调事实,也可以是宣泄不满。
赵匡胤的这次当众失态,更像是焦虑过度引发的情绪失控,甚至有观点认为此时的赵匡胤很可能已经出现了轻微的脑出血或脑梗死,进而引发了肢体运动功能的损伤。而这种身体的细微改变,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
另外,在“烛影斧声”发生之前,赵匡胤曾出京祭拜自己的父母,哭坟的时候莫名其妙地来了一句:我以后就不能再来看你们二老啦!
按理说这也不是什么远隔千山万水的距离,“不能再来”这个结论又从何而来?也是在这次出行中,赵匡胤非常莫名其妙地给自己选定了陵寝地址,甚至连陵寝的名号都定了。
也许,此时的赵匡胤已经感到了自己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点,所以他需要做点什么。
在宋朝的官方史书里,当“晋王有仁心”事件发生后,赵匡胤就立刻把弟弟赵光义叫进宫“属以后事”。字里行间给人这样一种感觉:太祖知道自己要死了,所以叫弟弟来交代后事。
但是这也说不通啊。
如果是这样类似立遗嘱的行为,为什么只有兄弟俩在场?按理说应该找个第三方当公证人才对,不然这个所谓的遗嘱根本就不作数啊。
如果我们把官方史书中删掉的一个信息加回来,就会获得一个全新的思路。
那就是当赵匡胤听到张守真说“晋王有仁心”之后,第一反应是“要砍了这个胡说八道的玩意儿”,只不过当晚赵匡胤就死了,这事就没来得及办。
也许“烛影斧声”发生的那一夜,事情的发展是这个样子的。
张守真:陛下,晋王有仁心啊!
赵匡胤:你过来,看我不打死你!
赵光义:我的好哥哥,别激动,别激动!来,咱俩喝一杯哈!
赵匡胤:我的好弟弟,你干得好,干得好啊!这个小风一吹有点晕,我先睡,剩下的事醒来再说!
赵光义:好嘞,我先撤了。
赵匡胤:呼噜,呼噜,呼噜——卒。
嗯,情况就是这样。
当赵匡胤听说了所谓的“神谕”后,第一反应是要把发“神谕”的人弄死,第二件事就是叫弟弟来“聊聊”,然后他当晚就死了。
按照这个逻辑,赵匡胤有可能是被弟弟气成脑梗或心梗的。甚至所谓的“下毒”也不一定非得是致命毒药,只要是能导致发病的药物,就能有同样的效果。
哥俩儿喝酒的这天正好是宋代的法定休息日,官员都不上班。而且赵匡胤的军中亲信也大多随军出征北汉,正是皇帝身边守备空虚的时刻,实在是很适合搞点阴谋。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猜测。除非我们能看到赵匡胤的尸检报告,否则就永远无法百分百确定他死亡的原因。
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赵匡胤此时的猝死,对赵光义来说是最有利的。因为夜长梦多,如果赵匡胤再多活十年八年,事情可能就完全是另一种局面了。
在这桩“烛影斧声”的千古谜案里,赵光义的“弑兄”虽然存疑,但“夺位”却是实锤,如果不是他事先准备充分,临场反应及时,这个皇位还真不一定能轮到他来坐。
当侍寝的宋皇后在后半夜发现皇帝去世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赵匡胤的心腹宦官王继恩去找赵德芳进宫。注意,是小儿子赵德芳,而不是长子赵德昭。
宋皇后这么做可能是因为赵匡胤生前就打算传位给赵德芳,也可能是因为赵德芳是宋皇后抚养长大的。宋皇后没有子嗣,作为养母,她当然希望和自己更亲近的赵德芳继位。
但宋皇后的心路历程,跟宦官王继恩并无关系。
按照官方史书中的说法,王继恩“早就知道”皇帝真正想传位的是晋王赵光义,所以他根本就没听宋皇后的吩咐,而是出宫后直奔开封府去找赵光义了。
这就是赵光义的“事先准备”——王继恩虽然是皇帝的贴身宦官,但他早就是赵光义的人了,之前配合张守真发布“晋王有仁心”的也是他。能收买皇帝的心腹宦官,赵光义的用心自然不单纯。
更神奇的是,当王继恩顶着风雪赶到开封府时,发现赵光义的幕僚之一、传说中擅长医术的程德玄正哆哆嗦嗦地蹲在门口,就好像知道有人要来一样。
程德玄有医学知识,这种知识可以用来下毒,也可以用来预判赵匡胤的发病,但不管怎么说这位老兄的确是成功预测了“烛影斧声”的发生,所以才提前守在门口。
但当程德玄带着王继恩找到赵光义把事一说,赵光义却犹豫了半天也没决定要不要入宫。因为半夜入宫本来就是一件很犯忌讳的事。当年武惠妃骗唐玄宗的太子李瑛说宫里出了盗贼,李瑛信以为真,带着三个兄弟全副武装地冲进宫里来抓贼,却被诬陷为造反,最终落得个废黜赐死的下场。如果这也是哥哥赵匡胤设下的局怎么办?赵光义必然要考虑这种可能的风险。
赵光义犹豫不决,王继恩却急得直跳脚,催促着赵光义赶紧走吧,不然就让别人抢先了啊!
是的,虽然赵光义是大家默认的“储君”,但毕竟没有正式的法律文件,一旦让大哥的儿子抢先进了宫,就可能导致皇位继承出现不可控的变数。
王继恩的话终于让赵光义下定了决心,于是他和王继恩、程德玄三人顶着风雪,三更半夜悄悄步行入宫。
走到宫门口时,王继恩还习惯性地想按照程序,先通报再进门。程德玄直接一嗓子喊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乎这个啊,直接往里闯就完了!
赵光义一想也是,那也就不客气了,跟在王继恩身后就往宫里闯。
那边宋皇后还在等回信呢,听到王继恩的脚步声后,很自然地问了一句:是德芳来了吗?
王继恩却回答道:不,是晋王到了。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非常值得玩味。
宋皇后见到闯进来的赵光义,又是吃惊又是害怕,但她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立刻脱口而出:我们母子,以后就全靠官家啦!
官家,是宋代对皇帝的称呼。宋皇后的这声“官家”直接表示放弃了对皇位的争夺。作为皇帝的枕边人,宋皇后非常清楚赵匡胤的真正想法,也了解赵光义在朝中的势力。原本皇帝死后,如果赵德芳能第一时间到现场,也许她们母子还有翻盘机会,但现在来的是赵光义,她就一丝机会都没有了,所以她只能屈服。
而赵光义也心领神会地应下了这声“官家”,并表示不要担心,以后一家人都好好过。
掌控了局面之后,赵光义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继承皇位的操作。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赵匡胤驾崩,死因不明。
二十一日,赵光义在哥哥的灵柩前接受了继位的遗诏。当然,遗诏只是用已故皇帝的语气写的遗书,大部分都不是死者本人写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也算赵光义即位的合法手续。
这之后赵光义还率领大臣举行了一个小规模的遗体告别仪式。大臣们看到赵匡胤的遗体“玉色温莹,如出汤沐”,显然尸体是经过处理的,至少从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凶杀谋杀的痕迹,但特意把人叫来看这事总让人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二十二日,赵光义改年号为太平兴国,这也不是个常见的操作。因为按照传统,新皇帝出于对先帝的尊重,都是到第二年才改年号。只有极特殊情况,比如当年唐肃宗灵武继位第一时间改了年号,就是为了逼老爹唐玄宗提前退休,造成政权更替的既成事实。
但赵光义却在即位第二天就改年号,这里面就有很强烈的抢班夺权味道,好像迫不及待要让局面稳定下来一样。
以上的种种不寻常,都说明赵光义的继位并没有他说得那么理所当然。所以他才选择了快刀斩乱麻,生米变熟饭,在最短的时间走完全部流程,坐实自己的皇帝身份。
正因为赵光义的继位过程如此曲折,才会有那么多的流言蜚语。而这份压力在皇帝生涯中也始终伴随着赵光义,对他的执政作风乃至整个北宋的历史走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赵光义即位后对内强化重文抑武,对外两次北伐辽国,都是这一底层逻辑的体现。
有趣的是,当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后,宋高宗赵构因为没有生育能力,只能从宗室子弟中选择一个继承人。最终赵构选择了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赵昚为继承人,即宋孝宗,此后南宋的皇帝从血脉上来说都是赵匡胤的后代。
兜兜转转百多年,皇位没了又回来。
但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留下的谜团,却依然让每个读史至此的人都抓心挠肝。
真想回到那一夜,听一听赵家兄弟俩在酒局上到底说了啥啊。
(摘自《野史未必假》 王磊/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