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訪葛記焖餅,品舌尖非遺

作者:河财大黃河行

2021年1月29日,為了全面了解黃河流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河南财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赴鄭州及鞏義“河小文”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産青少年研學交流社會實踐調研團來到了鄭州市桐柏路,探尋葛記焖餅。

實踐調研團成員還未到達店鋪,一股香氣就撲鼻而來,令成員們食欲大振,對此次調研不禁多了一份期待。随後,調研團進入店内,點了幾份焖餅,在等待過程中,隻見牆上關于它的介紹吸引了成員們的目光。原來葛記焖餅的創始人為清朝人葛明惠,經其後人葛去祥研究發展,曾早在1995年和1997年分别獲得“中原名吃”與中華名小吃”稱号。不一會兒,焖餅上桌,成員們品嘗過後真切感受到焖餅的肉香醇厚,肥而不膩,鮮美可口。

緊接着,在征得店主的同意後,調研團成員進入後廚觀摩葛記焖餅的制作過程。首先是制作餅,其餅是用軟面烙成的千層餅,放涼後切成簾子棍形備用。焖餅時,鍋内用青菜鋪底,放上餅條和壇子肉,加高湯稍焖即成。店主向調研團成員們介紹到,過程雖然并不是很複雜,但是每一個過程均講究“時候”,時間太久或太短都會造成口味的不同,不僅如此,後廚對于選料更是嚴苛,從制餅的面粉到配菜的豆芽菜,均有其要求。從這個過程中,成員們感受到了非遺身上精益求精,日益創新的精神。

最後,調研團成員在臨走前還采訪了幾位顧客,詢問了他們一些關于省級非遺----葛記焖餅的問題,他們表示,青年人不應将焖餅僅僅看作是吃食,更應當注重的是它的非遺身份,并且青年人應該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激發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活力,增強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調研團成員們是以趟探索之旅受益匪淺。

至此,調研團的活動結束了,但這一次的特别之處在于此次的非遺,不僅看得見、聞得見,更嘗得出。相信經曆了一次“舌尖上的非遺”,調研團成員們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産興趣将更濃。

通訊員:劉亞萍

赴鄭州及鞏義“河小文”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産青少年研學交流社會實踐調研團

2021年1月29日

訪葛記焖餅,品舌尖非遺
訪葛記焖餅,品舌尖非遺
訪葛記焖餅,品舌尖非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