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甘肅美食之胡羊焖餅,漢文化與胡文化的完美诠釋胡羊焖餅的曆史淵源胡羊焖餅的做法

作者:申曉廚

提起敦煌,自然想到莫高窟、月牙泉

在影像中就是大漠、戈壁、胡楊、綠洲

而在古代文人騷客的眼中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等詩句流傳至今

說起敦煌的美食,驢肉黃面、拉條子、胡羊焖餅等

讓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h1 class="pgc-h-arrow-right">胡羊焖餅的曆史淵源</h1>

敦煌千百年來作為重要的古絲綢之路的重鎮,生活在這裡的人和西域的少數民族被稱為“胡人”,漢文化和胡文化互相碰撞、融合,自然而然對于當地的飲食文化受到影響,更是形成了獨特的、有地域特色的美食,胡羊焖餅就以胡人的膳食習慣,羊則是羊肉,而焖餅是敦煌獨特的面食,胡羊焖餅是以而得名。

甘肅美食之胡羊焖餅,漢文化與胡文化的完美诠釋胡羊焖餅的曆史淵源胡羊焖餅的做法

近幾年在敦煌的大街小巷、敦煌的夜市、各類酒店、甚至是燒烤店,都能看到胡羊焖餅的身影,現已成為敦煌美食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樣成為民間一道風味小吃。

焖餅在敦煌是一道待客的美食,如果上女朋友家,老丈人上一盤焖餅,說明你的事就算成了。

在敦煌有雞肉焖餅、豬肉排骨焖餅,而羊肉焖餅則是上上選擇,做法也基本類同,隻是選擇的食材有所差別而已。

<h1 class="pgc-h-arrow-right">胡羊焖餅的做法</h1>

羊肉做法

羊肉選擇新鮮的羊排,烹饪方式類似于紅燒羊排,羊排切段加入料酒、醬油、食鹽、生姜放冰箱冷藏腌制12小時以上。

甘肅美食之胡羊焖餅,漢文化與胡文化的完美诠釋胡羊焖餅的曆史淵源胡羊焖餅的做法

香料的選擇不宜過多,一般為蔥姜蒜、洋蔥、花椒、大料、幹辣椒等,簡單、少量的香料,否則會掩蓋羊肉本身的鮮美。

鍋中起油放入蔥姜蒜、洋蔥、幹辣椒、香料爆香,加入腌制好的羊排繼續翻炒,加入醬油、醬油、蚝油翻炒至羊肉金黃,加入開水漫過羊肉,小火慢炖30分鐘。

甘肅美食之胡羊焖餅,漢文化與胡文化的完美诠釋胡羊焖餅的曆史淵源胡羊焖餅的做法

盡量加多一點的水,分多次焖餅,另外盛出一部分湯汁備用。

餅的做法

這裡的餅不是通常我們看的的餅,而是薄餅,更确切點說是面皮。

其實看起來樸實無華的餅才是這道菜的精華所在,勁道入味、薄而不爛,更是融入了羊肉的鮮香,和濃厚的湯汁,讓食客忘記這是一張普通的面餅。

餅的做法很講究,面粉溫水加入食鹽和成面團,刷上一層食用油,蓋上保鮮膜靜置醒面30分鐘,分成大小均勻的面團,擀成薄餅。

甘肅美食之胡羊焖餅,漢文化與胡文化的完美诠釋胡羊焖餅的曆史淵源胡羊焖餅的做法

放在炖好的羊肉上,焖2-3分鐘,焖餅過程中,在面餅上淋上炖羊肉的湯汁,依次重複做好所有的面餅。

甘肅美食之胡羊焖餅,漢文化與胡文化的完美诠釋胡羊焖餅的曆史淵源胡羊焖餅的做法

成品出鍋

做好所有的餅,切成長條或者小片,全部放入焖羊肉的鍋中,将湯汁收汁完成即可出鍋,撒上适量的蔥花即可食用。

甘肅美食之胡羊焖餅,漢文化與胡文化的完美诠釋胡羊焖餅的曆史淵源胡羊焖餅的做法

成品上桌後,羊肉軟糯、入口味濃,真正體驗一把大漠羊排的味道,而餅的口感勝過羊肉,勁道有嚼勁的面餅,更是吸收了香料的香味,和羊肉的鮮味,幾乎沒有羊肉的膻味,清香入味,這是敦煌味道重羊肉和面食最好的诠釋。

喜歡我的分享,請關注@申曉廚

或者留言評論,分享您的有關羊肉的美食技巧

期待您的加入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