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肉骨頭又被親切的稱為醬排骨,它是無錫曆史悠久的著名地方風味菜肴。肉骨頭的肉質酥爛,味香濃郁,肥而不膩,甜鹹适口,色澤紫紅,香氣撲鼻,湯汁濃厚,入口即化,味濃骨離,還略有甜味。慕名前來品嘗的人絡繹不絕。
肉骨頭之是以很出名,有這樣幾個傳說。
傳說一:有一天,三隻仙鳳下到凡間,飛過江南時變成三隻小鳥,它們在破石臼裡住過一夜,并在裡面拉了屎。這仙鳳屎是無價之寶,被稱為淨水明珠。一對老夫妻就用刷過石臼的刷帚洗過鍋,把仙氣帶進鍋裡。煮出來的肉骨頭鮮美無比。以後,他們每煮一次都留下一些汁,和下一鍋一起煮,鍋鍋都是同樣的味道。後來他們開起醬排骨熟肉店,破石臼上的大石橋也改名為三鳳橋。随着食客越來越多,三鳳橋肉骨頭逐漸名聞無錫,名聞江南。
傳說二:當地盛傳着一個神話式的故事,有個農民陸小生的妻子病了,想吃肉,陸小生就買了排骨,用“破稿薦”(稻草墊)燒好給她吃。陸妻吃了,頓時就好了,大家都說這個破稿薦是個叫化子用的,這個叫化子一定是神仙,陸妻的病是神仙治好的。後陸就擺出了一個賣肉骨頭攤子就叫“陸稿薦”,從此肉骨頭就出了名。
傳說三:傳說在宋朝時期,有一天,濟公和尚慕名來到無錫,遍遊了九龍十三泉後,在大年三十夜間大雪紛飛,這時濟公肚子很餓,就向一肉莊老闆讨點肉吃。老闆慷慨送他一大塊肉,他一口氣吃了個淨光。離去時,濟公送給肉莊老闆幾根蒲扇上的硬莖,叫老闆将這東西放在肉裡一起煮。老闆從命,結果燒出的肉很不一般,奇香撲鼻,美味無比,整個無錫城的人都能聞到。從此,無錫肉骨頭就出名了,肉莊老闆的生意也大大興旺起來。
傳說四:據說在八百年前,濟公和尚來到無錫南門外南祥寺,将狗肉放在砂缸裡,然後投入熾熱的香爐中,一夜過去,肉香四溢。寺中和尚仿效濟公燒狗肉法來燒制豬肉,十分美味可口。至今,無錫各熟肉店肉骨頭的燒煮方法各有不同,逐漸形成南北兩個派系。制作方法主要差別在于緊汁與湯汁。後來有人在三鳳橋附近開設肉莊,聘請了兩派名師,融合兩派長處,獨創一格,并以三鳳橋地名為牌号。從此三鳳橋肉骨頭名聲大震。
如果有機會去無錫市吃傳統名菜肉骨頭,你的感慨就不隻是一句太好吃了。你還可以和當地人聊聊這道菜肴背後的傳說,和當地的群眾暢談一番。
喜歡文章的朋友,歡迎關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