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胡大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長
如今,心血管病已成為我國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①。實踐證明,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上,積極防控危險因素,就能有效延緩或避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在衆多高危因素中,血脂異常要特别引起我們的警惕。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長胡大一教授特别提醒,有三大人群應特别注重血脂的監測與管理,這包括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吸煙史或肥胖的高齡高血壓患者和血脂異常的人群。胡大一教授強調,患者需通過改變生活方式與藥物治療的雙重手段,盡早、盡快達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于2.6mmol/L(100mg/dL) 的理想目标。
心血管疾病成健康“頭号殺手”,要加強血脂管理
在全球,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位居全球死因首位②。随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呈現持續上升的特點。胡大一教授指出,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是我國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①,這已成為威脅我國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2020年12月最新釋出的我國首部《中國心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有400萬人因心血管病死亡,占總死亡的40%以上,也就是說,在我國每年總死亡的人中,四成都是心血管疾病患者③。
“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症)是導緻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緻病性危險因素之一,然而我國血脂控制達标率還不足30%,加強血脂管理迫在眉睫。”胡大一教授如是說道。
我國首部《中國心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應運而生。什麼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胡大一教授介紹,心血管病的一級預防就是指在急性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發生之前,通過控制吸煙、高血壓、血脂異常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降低心血管臨床事件發生風險的預防措施④。由此可見,危險因素防控是心血管病一級預防的核心。
糖尿病患者:40歲後每年定期查尿糖、查血脂
糖尿病患者如若出現血脂異常的并發症,他們的心血管事件風險會相應增加。研究顯示,和單純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合并血脂異常的患者,他們的心肌梗死風險會增加1.9倍,腦出血風險會增加2倍,腦梗塞風險會增加2.3倍⑤。
資料表明,逾六成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異常的問題⑥。目前,《指南》已将40歲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直接列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胡大一教授建議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應該每年定期檢查尿糖、血脂等名額。糖尿病患者血脂異常的發病率高于常人,需要更為嚴格的控制。平時要格外注意生活方式的改變。如果糖尿病患者發現血脂異常,生活方式幹預不能使血脂達标,則需要及時進行藥物治療,才能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保證健康生活。
高血壓患者:需盡早開始血脂管理
高血壓患者一旦出現血脂異常的并發症,其心血管事件風險将增加3-4倍⑦。有研究顯示,在中國,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的患者人數高達61.5%⑧。然而,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對自身的血脂異常問題還不知曉,管理意識亟待提高。
對此,胡大一教授特别提醒:“高血壓合并有血脂升高,最大的危害就是導緻心肌梗死和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對于70歲以下的高血壓患者,如果合并一些危險因素,如吸煙、肥胖、微量白蛋白尿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人群,要格外注意生活方式的改變比如說戒煙、減肥、鍛煉、飲食合理等等,如發現血脂異常要及時就醫評估并開始藥物幹預。而到了70歲甚至更高齡,隻要有高血壓,都應該盡快按照指南進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評估,并馬上開始積極控制危險因素3,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注意積極用藥治療。“
除此之外,胡大一教授強調道,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患者應該複查血脂、檢查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等名額,一方面可以評估自身的血脂達标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監測藥物的不良反應。
他汀藥物不耐受人群:可選擇天然調脂方式
他汀類藥物對于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是很多人的必備藥物。胡大一教授指出中國血脂異常人群具有自己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第一,絕大多數中國患者基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準在3.4 mmol/L以下,對于大劑量他汀不耐受。第二,與西方人群相比,中國人群對他汀更“敏感”⑨。
對他汀不耐受的患者,天然調脂方式是良好的選擇。首先需要注意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堅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遠離煙草、避免暴飲暴食和保持理想體重。攝入健康的飲食,強調攝入蔬菜、水果、堅果、全麥、瘦肉或動物蛋白和魚類,并盡量減少反式脂肪、加工肉、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甜味飲料的攝入量。
生活方式改變的同時也應該根據血脂檢測與評估情況及時進行藥物幹預。胡大一教授分享了自己在國際醫院的從醫經驗,他表示,不僅中國患者,部分國外患者在不耐受他汀時,也會選擇天然調脂方式。此外,對于肝酶升高、脂肪肝或其他慢性肝病的患者,選擇天然調脂方式也更安全,患者接受度也更高。
高危人群血脂管理,溫和持久是關鍵
《指南》中指出,研究證明,無論采用什麼方式,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得越低、持續時間越長,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越多。
那麼,高危人群如何進行血脂管理呢?胡大一教授給出了4個關鍵詞:
第一個:健康生活。ASCVD一級預防首先推薦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飲食、身體活動、控制體重、戒煙和限制飲酒等。其中飲食對血脂水準影響最大,健康飲食是降低“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關鍵,推薦限制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攝入,增加果蔬、谷薯類及魚類攝入的地中海飲食模式。當改善生活方式不能使血脂達标時應考慮藥物治療。
第二個:持久嚴控。對危險因素嚴格管控,所有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不要隻盯着自己的血壓、血糖、體重名額,即便自己的體檢化驗單上血脂顯示正常,也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對“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嚴防死守,把它長期控制在相對低的标準。“壞膽固醇”與心梗關系密切。不同人群“壞膽固醇”的名額不同,是以化驗單上這一項沒有“↑”也不可掉以輕心,而更應關注自己“壞膽固醇”的目标值。“壞膽固醇”重度升高者(>4.9mmol/L)、4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高血壓合并多種危險因素的患者等,屬于高危人群,應将“壞膽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對于已經明确診斷患有冠心病的,則要控制在1.8mmol/L及以下⑩。同時,“壞膽固醇”水準越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越好。
第三個:定期檢測。建議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後女性至少每年檢測一次血脂;動脈粥樣硬化性源性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應每3~6個月檢測一次血脂;首次服用調脂藥者,應在用藥6周内複查血脂、肝腎功及肌肉名額。如血脂能達到目标值,且無藥物不良反應,逐漸改為每6~12個月複查 1 次;如血脂未達标且無藥物不良反應者,每3個月監測 1 次⑪。
第四個:溫和調脂。對于血脂異常的幹預和治療重在一個“調”字,特别是一些高齡、有各種慢性病的患者,更應注意溫和、天然的調脂方式,兼顧有效性與安全性。
聲明:此材料僅作大衆疾病科普教育素材,不做任何推薦,不用于任何推廣目的。
參考資料:
①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概要. 中國循環雜志, 2020, 35(9): 833-854.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0.09.001
②European Heart Network. Europea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tatistics 2017 edition. Available from: http://www.ehnheart.org/cvd-statistics/cvd-statistics-2017 [Last accessed: November 2020].
③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20 年12 月第 48 卷第 12 期 Chin J Cardiol, December 2020, Vol. 48, No. 12
④Blumenthal R, Foody J, Wong N. Preventive cardiology: a companion to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M]. Maine: Saunders, 2011:4.
⑤Fan D,etal.Lipids Health Dis. 2018 May 8;17(1)102
⑥Yan L, et al. J Clin Lipidol. 2016;10(1):150-60.
⑦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2017)寫作組.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8,01:10-25.
⑧李勇, 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6,44(8):665-670
⑨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修訂聯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訂版).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7,16(1):15-35.
⑩《“管理膽固醇,防心梗”核心提示》
⑪諸駿仁,等.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J]. 中國循環雜志,2016,10:937-953.